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旭林

作品数:60 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膀胱
  • 17篇肿瘤
  • 13篇前列腺
  • 12篇膀胱癌
  • 12篇膀胱肿瘤
  • 11篇增生
  • 11篇前列腺增生
  • 9篇结石
  • 8篇细胞
  • 7篇免疫
  • 6篇单克隆
  • 6篇单克隆抗体
  • 6篇人膀胱癌
  • 6篇抗体
  • 6篇克隆
  • 5篇基因
  • 5篇激素
  • 5篇病理
  • 4篇手术
  • 4篇受体

机构

  • 55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军区武汉...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汕头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60篇熊旭林
  • 34篇鲁功成
  • 18篇张齐钧
  • 12篇张润清
  • 10篇邵明忠
  • 8篇刘义炎
  • 7篇曾甫清
  • 6篇陈晓春
  • 5篇郭和清
  • 4篇鞠文
  • 4篇谢克基
  • 4篇姜永光
  • 3篇杨江根
  • 3篇李恒
  • 3篇董继华
  • 3篇赵军
  • 2篇方德信
  • 2篇马洪济
  • 2篇潘铁军
  • 2篇关中宏

传媒

  • 25篇临床泌尿外科...
  • 7篇国外医学(泌...
  • 6篇中华泌尿外科...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第三届全国泌...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国外医学(老...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全国外科学术...

年份

  • 3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6篇1996
  • 4篇1995
  • 6篇1994
  • 5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91
  • 8篇1990
  • 12篇1989
  • 3篇1988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输尿管息肉9例报告被引量:11
1998年
报告1984~1997年收治的9例输尿管息肉,主要症状为腰痛和血尿,放射学检查是诊断输尿管息肉的主要方法,其特征表现为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但应注意与输尿管瘤、透X线结石及血凝块相鉴别;治疗应根据息肉大小、数量、部位及肾脏受累程度选择局部切除术、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和肾盂成形术等。并结合有关文献,就其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认为输尿管肾镜检查和处理是诊断和治疗输尿管息肉的最好方法。
鞠文鲁功成张齐钧张润清陈晓春曾甫清肖传国熊旭林
关键词:输尿管息肉输尿管肾镜放射线
多普勒超声在泌尿系统中应用的进展
1992年
近年来,多普勒超声(Doppler Sonography,DS)在泌尿系统中的应用有很大的进展。八十年代初期,DS的临床应用主要限于睾丸扭转的诊断以及结石手术的术中监测。然而,随着脉冲多普勒、双功多普勒、彩色多普勒技术的相继出现,DS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目前,DS已经应用于肾移植、肾肿瘤、肾动脉狭窄、血管性阳萎、精索静脉曲张、急性睾丸、附睾炎等一系列疾病的诊断和术后评价。多普勒技术和相对经济、快速、无创的超声显象相结合,已经使DS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以下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姜永光熊旭林
关键词:超声波诊断泌尿系统肾移植
血浆性激素水平与隐睾症的关系
1990年
作者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25例双侧或单侧隐睾患儿及15例同龄正常儿童的血浆睾酮(T)、双氢睾酮(DHT)和雌二醇(E_2)水平,旨在探讨隐睾症的内分泌因素。结果显示双侧隐睾组平均DHT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提示DHT是介导睾丸下降的活性雄激素;DHT产生过少是隐睾的内分泌因素之一。
刘义炎熊旭林鲁功成徐焕明
关键词:隐睾症睾丸下降睾酮双氢睾酮
肾小管性酸中毒与泌尿系结石被引量:1
1989年
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是一种以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具有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的特点。RTA多数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亦可继发于其他损害肾小管的疾病。过去认为RTA少见,但随着对该病病理生理的了解及各种检查手段的应用,有关RTA的报道日渐增多。三十年代就有人注意到婴儿患双肾钙化与高氯性酸中毒有关,此后Lightwood证实了RTA可引起婴儿肾钙化。RTA引起肾结石形成的病例报道也随之增多。RTA可导致肾钙化及肾结石形成,严重者可导致肾衰而死亡。如果能及时对RTA进行诊断和治疗,可有效地避免肾结石形成。可见RTA对尿结石的形成及防治有密切的关系。现就RTA的病理生理变化、分型、与泌尿系结石的关系及诊断治疗作一综述。
杨江根熊旭林
关键词:肾小管酸中毒泌尿系结石
关于前列腺增生症病因的研究被引量:9
1996年
关于前列腺增生症病因的研究熊旭林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早在1760年Morgagni就描述了本病是尿道周围腺体的良性增生。其发病率以尸检资料为主要依据,且随年龄增长而递增,有病时不一定有症状。国外Norwegian报道一组20...
熊旭林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病因
人膀胱癌耐药细胞亚株BIU-87/ADM抗药性逆转的研究被引量:6
1997年
目的:建立能克服膀胱肿瘤多药抗性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用递增阿霉素剂量的方法建立膀胱癌耐药细胞亚株BIU-87/ADM,BIU-87亲代细胞和BIU-87/ADM耐药细胞用环孢素(CsA)、奎宁(Quin)、潘生丁(PST)和二性霉素B(AmpB)联合柔红霉素(DNR)或鬼臼乙叉甙(EPEG)处理后,采用MTT法评价细胞毒作用.结果:上述四种逆转剂均能显著性增加DNR或EPEG对BIU-87/ADM的细胞毒作用,逆转倍数为1.5~15倍,逆转率为18.2%~89.5%,而对BIU-87的细胞毒作用增加不明显.结论:抑制化疗药物与P-糖蛋白(P-gp)结合是克服肿瘤抗药性的重要途径:CsA、Quin、PST和AmpB是有效的P-gp调节剂并可试用于临床研究.
郭和清鲁功成熊旭林张齐钧张润清董继华
关键词:膀胱肿瘤细胞系ADM耐药性逆转
泌尿系肿瘤的基因治疗
1996年
泌尿系肿瘤的基因治疗鞠文,熊旭林,鲁功成人类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激素以及免疫治疗。随着人们对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肿瘤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和重组DNA技术(RecombinantDNAtechnique)的发展,肿瘤治疗的一种崭新模式即基因治疗(G...
鞠文熊旭林鲁功成
关键词:泌尿系肿瘤基因治疗
单克隆抗体定位检测膀胱癌组织中的癌胚抗原
1993年
应用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65例膀胱癌组织切片进行癌胚抗原的定位定性研究,总阳性率为78.5%。认为癌胚抗原作为膀胱癌肿瘤标记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李纯德邵明忠鲁功成熊旭林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膀胱肿瘤癌胚抗原
正常睾丸的彩色多普勒显像被引量:2
1992年
资料和方法随机选择20名健康男性,排除睾丸、附睾炎症、肿瘤。年龄21~60岁,平均32岁,使用Acusonl28xp/10型彩色电脑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7MHz。受检者仰卧位,双腿并拢,阴囊垫高。先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观察睾丸内血流的走行、方向。睾丸作纵切和横切等多个切面观察,以便清楚。
姜永光熊旭林杨娅王加恩王新房黄幼珍鲁成发陈汉荣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显像多普勒超声仪多普勒频谱彩色多普勒诊断动脉环
内分泌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新概念
1993年
2.1 抗雄激素抗雄激素药物对BPH的作用可能是:①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产生,减少睾酮的分泌,使血浆睾酮水平降低;②抑制睾丸和肾上腺C19-21碳链(断裂)酶的活性;③抑制前列腺内的5α-还原酶的活性,阻止睾酮转变为DHT;④竞争性抑制前列腺内DHT与胞浆和胞核内结合蛋白的结合。醋酸环丙氯地孕酮(Cyproteroneacetate,CPA)是一种类固醇抗雄激素,能减低血浆睾酮并阻断雄激素与前列腺细胞胞浆结合。CPA可使实验狗的前列腺上皮细胞萎缩,证明其能预防前列腺增生。有人证明CPA具有以下作用:能有效地排空膀胱。
熊旭林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激素药物疗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