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灵安

作品数:46 被引量:710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农业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2篇土壤
  • 6篇作物
  • 6篇秸秆
  • 5篇盐渍土
  • 5篇
  • 4篇试区
  • 4篇土壤肥力
  • 4篇农业
  • 4篇咸水
  • 4篇黄淮
  • 4篇黄淮海
  • 4篇耕作
  • 4篇灌溉
  • 4篇肥力
  • 3篇有机质
  • 3篇玉米
  • 3篇生态
  • 3篇施肥
  • 3篇土壤有机
  • 3篇土壤有机质

机构

  • 43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邯郸市农业学...
  • 2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北京农业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农林科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6篇牛灵安
  • 30篇郝晋珉
  • 9篇牛新胜
  • 8篇吕振宇
  • 5篇沈广城
  • 5篇王绍雷
  • 3篇杨合法
  • 3篇闫勇
  • 3篇宇振荣
  • 3篇胡克林
  • 3篇马永良
  • 2篇覃莉
  • 2篇张书奎
  • 2篇张宏彦
  • 2篇张宝忠
  • 2篇张荣群
  • 2篇李季
  • 2篇孙振钧
  • 2篇孟鹏
  • 2篇李吉进

传媒

  • 5篇土壤通报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灌溉排水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科技翻译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土壤肥料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4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6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灌溉水矿化度及盐分带入量对小麦相对产量影响的统计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在搜集、统计大量咸水灌溉试验资料的基础上,选取咸水充分灌溉条件下矿化度和小麦产量的完整对应数据103组,统计分析了灌溉水矿化度及单位面积盐分带入量对小麦相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小麦相对产量呈线性递减趋势,当矿化度大于1.0 g/L时,灌溉水矿化度每增加1 g/L,小麦减产约5.6%;与矿化度类似,随着单位面积盐分带入量的增加,小麦的相对产量也线性降低,盐分带入量每增加1000 kg/hm2,小麦的产量将减少约2%。进一步的检验结果显示,应用灌溉水矿化度及单位面积盐分带入量均可较为可靠地估算小麦的相对产量,估算相对误差基本可控制在16%以内。
尚伟石建初牛灵安左强
关键词:咸水灌溉矿化度小麦
一种农田灌排两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农田水利设施技术领域的一种农田灌排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混凝土雨水管作为汇聚雨水的场所,混凝土雨水管上端设有铁丝密目网以过滤雨水中夹带的秸秆等杂物,混凝土雨水管内部设有兼作灌溉出水口及雨水排泄口的...
牛灵安吕振宇周震郝晋珉王绍雷
玉米秸秆覆盖冬小麦免耕播种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3
2007年
5年的玉米秸秆覆盖免耕定位试验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较,覆免处理土壤含水量比其他处理增加5.56%-17.0%;表层(0-10cm土层)土壤容重比其他处理降低9.35%-10.9%;覆免处理土壤总孔隙度(10,20cm土层)比清茬免耕处理增加13.80%;覆盖免耕处理水稳性团聚体(≥0.25mm)(0-10cm土层)比清翻处理增加104.5%。在0-20cm土层,覆免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比其他处理增加10.6%-15.8%、覆免处理碱解氮含量比清翻处理增加23.3%、覆免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其他处理增加29.0%-33.8%。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改善了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冬小麦产量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以充分发挥该项农作措施的优势,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牛新胜马永良牛灵安郝晋珉张树奎
关键词:玉米秸秆土壤理化性状
玉米锈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02年
文章对玉米锈病的病原菌类型和症状作了详细描述 ,介绍了该病在我国近年的发生危害情况 。
梁木通付彦荣魏秀敏孙钦龙牛灵安
关键词:玉米锈病侵染规律
黑麦草培肥细质沙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黑麦草Lolium是禾本科黑麦草属植物,其根系发达,在0~30cm的土层中,总根量(2505kghm-2)是小麦总根量(960kghm-2)的2.61倍,其根系富含磷、钾营养,长期施用既可以增加土壤氮素,也有利于土壤磷、钾含量的增加。黑麦草轮作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小麦轮作高4.48%,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也分别高30.70%和41.37%,说明黑麦草根茬对增加土壤养分、培肥地力作用显著。与3%麦秸相比,施用黑麦草对形成各种形态腐殖质的作用均较大;与羊粪相比,施用相同水平的黑麦草对形成松结态腐殖质的作用更大,而对形成紧结态腐殖质的作用相当;与腐殖酸铵相比较,施用相同水平的黑麦草对形成松结态腐殖质的作用较小,而对形成紧结态腐殖质的作用则较大。施用不同水平的黑麦草比施用相应水平的羊粪和3%麦秸的原土复合度为高;但其原土复合量有高有低。与腐殖酸铵相比较,施用黑麦草有利于提高原土复合量,但对原土复合度的影响不大。
牛灵安郝晋珉赵玉萍李璐韩梅韩秀欣连保法
关键词:黑麦草结合态腐殖质
微咸水灌溉对河北低平原区土壤盐分及棉花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基于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河北低平原区的2个试验站进行2g/L咸淡混合水灌溉后,对土壤盐分动态和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g/L混合水灌溉的土壤剖面盐分比淡水灌溉总体普遍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没有超过棉花的耐盐阈值,且含盐量能保持年际间平衡。2g/L咸淡混合水灌溉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没有影响。在河北低平原有咸水区内,2g/L混合水灌溉棉花是安全可行的。
焦艳平潘增辉张艳红牛灵安郑春莲
关键词:咸水灌溉土壤盐分棉花
集约化农业生产区浅层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异规律被引量:9
2008年
揭示区域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异规律,可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收集和实测河北南部平原—曲周县1990和1999年两个时期地下水埋深的资料,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时期地下水的平均埋深分别为4.64m和9.81m,它们的空间相关距离分别为13.6km和10.4km,呈递减趋势。由于该区地形地貌和种植业布局的转变,导致了地下水埋深空间分布呈南深北浅的趋势。从1990年到1999年,地下水埋深具体变化为>9.81m的区域从无增加到324.0km2,<4.6m的区域从281.8km2减少至15.3km2。地下水大量开采和种植业布局的转变是该区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李新波郝晋珉胡克林路鹏牛灵安
关键词:集约化农区地下水埋深地统计学
盐渍化土壤肥力演变规律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本文是在曲周试验区的长期定位试验和大田调查的基础上 ,研究了盐渍化土壤在改良、利用及培肥过程中,构成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的演变规律.研 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从治理初期的小于5g/kg提高到15 g/kg左右;土壤碱解氮从开 始的富氮假象,逐步出现土壤碱解氮含量迅速下降的现象,再缓慢上升到70~80mg/kg,有 的甚至超过了130 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从2~3 mg/kg或者只有0.5~1 mg/kg左右,有的 地块近于零提高到15~20 mg/kg,有的已接近60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则由治理初期的20 0 mg/kg,下降到30 mg/kg左右;土壤微生物量明显增加,理化性状不断改善,熟化程度逐 步提高;土壤肥力的变化表现出了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盐渍化土壤的合理施肥技术.
牛灵安郝晋珉
关键词: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量
科技英语翻译词义的确定被引量:19
2004年
科技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劳动过程 ,它需要译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中外文语言基本功 ,同时要求译者能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西方人写文章追求语言的变化 ,而汉语科技文章为了表述上的准确性 ,对同一概念的事物、行为、状态用同一个词汇来表达。同一个词在不同的专业和行业领域其含义及汉语表达不一样。一般性的词汇在科技英语中有时有特定的含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断产生新学科、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 ,同时也相应地产生了大量的科技术语需要翻译和定名 ,其方法主要有 :意译法、音译法、采用外来缩写词。
牛灵安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词义语言知识词汇
盐渍土改造区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性研究被引量:53
2005年
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基础上,于2002年10月对研究区域———河北省曲周县的耕地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将GPS、GIS技术应用到耕地质量调查工作中。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碱地综合治理的深入、外源物投入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改进、作物布局的调整,盐渍土改造区土壤养分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时间上,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从8.4 g kg-1增加到13.89 g kg-1,全氮平均含量达到0.937 g kg-1,速效磷平均含量从5.45 mg kg-1增加到23 mg kg-1,速效钾含量从34~285 mg kg-1之间逐步变化为67~191 mg kg-1之间的高肥力农业土壤;在空间上,土壤养分的分布与养分的地球化学过程、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及采用的相应措施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磷含量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外源物质投入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则由原来的随地球化学过程而变化,转变为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而相应变化。
牛灵安郝晋珉覃莉孟鹏李栓怀隋鹏飞
关键词:土壤养分速效钾速效磷钾含量盐渍土外源物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