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灵安

作品数:46 被引量:71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农业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2篇土壤
  • 6篇作物
  • 6篇秸秆
  • 5篇盐渍土
  • 5篇
  • 4篇试区
  • 4篇土壤肥力
  • 4篇农业
  • 4篇咸水
  • 4篇黄淮
  • 4篇黄淮海
  • 4篇耕作
  • 4篇灌溉
  • 4篇肥力
  • 3篇有机质
  • 3篇玉米
  • 3篇生态
  • 3篇施肥
  • 3篇土壤有机
  • 3篇土壤有机质

机构

  • 43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邯郸市农业学...
  • 2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北京农业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农林科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6篇牛灵安
  • 30篇郝晋珉
  • 9篇牛新胜
  • 8篇吕振宇
  • 5篇沈广城
  • 5篇王绍雷
  • 3篇杨合法
  • 3篇闫勇
  • 3篇宇振荣
  • 3篇胡克林
  • 3篇马永良
  • 2篇覃莉
  • 2篇张书奎
  • 2篇张宏彦
  • 2篇张宝忠
  • 2篇张荣群
  • 2篇李季
  • 2篇孙振钧
  • 2篇孟鹏
  • 2篇李吉进

传媒

  • 5篇土壤通报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灌溉排水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科技翻译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土壤肥料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4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6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灌溉水矿化度及盐分带入量对小麦相对产量影响的统计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在搜集、统计大量咸水灌溉试验资料的基础上,选取咸水充分灌溉条件下矿化度和小麦产量的完整对应数据103组,统计分析了灌溉水矿化度及单位面积盐分带入量对小麦相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小麦相对产量呈线性递减趋势,当矿化度大于1.0 g/L时,灌溉水矿化度每增加1 g/L,小麦减产约5.6%;与矿化度类似,随着单位面积盐分带入量的增加,小麦的相对产量也线性降低,盐分带入量每增加1000 kg/hm2,小麦的产量将减少约2%。进一步的检验结果显示,应用灌溉水矿化度及单位面积盐分带入量均可较为可靠地估算小麦的相对产量,估算相对误差基本可控制在16%以内。
尚伟石建初牛灵安左强
关键词:咸水灌溉矿化度小麦
一种农田灌排两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农田水利设施技术领域的一种农田灌排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混凝土雨水管作为汇聚雨水的场所,混凝土雨水管上端设有铁丝密目网以过滤雨水中夹带的秸秆等杂物,混凝土雨水管内部设有兼作灌溉出水口及雨水排泄口的...
牛灵安吕振宇周震郝晋珉王绍雷
文献传递
微咸水灌溉下土壤水盐动态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8
2010年
华北平原农业灌溉用水非常紧缺,水资源日益缺乏与粮食需求日益增多之间的矛盾尖锐。充分利用微咸水资源是缓解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以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1997-2005年冬小麦和夏玉米微咸水灌溉田间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充分淡水、充分淡咸水、关键期淡水、关键期淡咸水和不灌溉等5个处理下土壤饱和电导率和含盐量的动态变化,探讨了微咸水灌溉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盐动态呈受灌溉和降雨影响的短期波动和受季节更替影响的长期波动;在正常降雨年份,使用微咸水进行灌溉是可行的,不会导致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微咸水灌溉虽然导致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降低10%~15%,但节约淡水资源60%~75%。如果降雨量达到多年平均水平以及微咸水灌溉制度制订合理,微咸水用于冬小麦/玉米田间灌溉前景广阔。
马文军程琴娟李良涛宇振荣牛灵安
关键词:水份灌溉电导率含盐量
长期不施钾肥对华北平原潮土钾素动态演变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了施氮磷肥、秸秆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下长期不施钾肥对土壤速效钾变化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钾肥土壤速效钾处于下降趋势:30年内耕层(0~2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降低了26.46%~54.64%,年均降低0.88%~1.82%;而亚耕层(20~40 cm)降低了10.66%~42.22%,年均降低0.36%~1.41%。在前15年(1985~2000年)土壤速效钾含量减少的速度较缓慢,而中10年(2000~2010年)则较快,2010年以后则较为平缓。长期不施钾肥、但同时施用氮磷肥将促进作物对土壤钾素的消耗;较高作物产量可导致速效钾的大量减少,而单施氮肥或磷肥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较小。秸秆还田缓解了土壤钾素的减少,但对弥补土壤钾素的亏损作用很小。免耕相对于秸秆覆盖还田和秸秆翻耕还田对土壤钾素亏损的影响较少,但因其作物产量较低,秸秆翻耕还田较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
夏瑞莉牛灵安郝晋珉陈丽
关键词:秸秆还田耕作方式氮磷肥
县域土壤有机质变动及与粮食生产行为关系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基于土壤有机质(SOM)在土壤持续利用以及区域粮食安全的基础性作用,以曲周县为实证点,采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县域1980和2002年SOM进行普通Kriging法插值并获取空间分布图;以农户调查资料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验证粮食生产行为对SOM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全县SOM平均值由1980年的8.67g/kg提高到2002年的13.75g/kg,99%耕地的SOM增加量为0.67~9.21g/kg;2)SOM空间分异的随机因素增强,人为因素的作用已经超过自然因素的作用,农户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微观选择行为日趋发挥重要作用;3)不论是县域尺度还是农户尺度,粮食生产与土壤保护始终是一组博弈行为;政府宏观引导是农户突破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粮食生产行为选择观的必要措施.
丁忠义郝晋珉牛灵安侯湖平张富刚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粮食生产土壤保护农户行为
曲周试区秸秆还田配施氮磷肥的效应研究被引量:51
1998年
长期进行秸秆还田并配合施用氮肥和磷肥,不仅减少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对培肥土壤和提高作物产量有积极的作用。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合施用氮肥和磷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以播种前翻地深30cm,施P2O575kg/hm2,秸秆4500kg/hm2,不施氮肥的处理为最高,达1.19%。增加氮肥和秸秆还田量并采用免耕措施可以增加土壤碱解氮的含量,如免耕,施纯氮225kg/hm2,秸秆2250kg/hm2,不施磷肥的处理碱解氮含量达107.3mg/kg,秸秆还田并配施磷肥对提高土壤表层速效磷含量和维持土壤速效钾有积极的作用,免耕结合施P2O5150kg/hm2,秸秆2250kg/hm2,不施氮肥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高达43.2mg/kg,速效钾含量达133.0mg/kg;施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有明显的效果。在施肥方式上,以将麦秸翻入土中的效果最好。
牛灵安牛灵安郝晋珉郝晋珉
关键词:秸秆还田免耕磷肥
玉米秸秆覆盖冬小麦免耕播种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3
2007年
5年的玉米秸秆覆盖免耕定位试验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较,覆免处理土壤含水量比其他处理增加5.56%-17.0%;表层(0-10cm土层)土壤容重比其他处理降低9.35%-10.9%;覆免处理土壤总孔隙度(10,20cm土层)比清茬免耕处理增加13.80%;覆盖免耕处理水稳性团聚体(≥0.25mm)(0-10cm土层)比清翻处理增加104.5%。在0-20cm土层,覆免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比其他处理增加10.6%-15.8%、覆免处理碱解氮含量比清翻处理增加23.3%、覆免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其他处理增加29.0%-33.8%。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改善了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冬小麦产量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以充分发挥该项农作措施的优势,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牛新胜马永良牛灵安郝晋珉张树奎
关键词:玉米秸秆土壤理化性状
玉米锈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02年
文章对玉米锈病的病原菌类型和症状作了详细描述 ,介绍了该病在我国近年的发生危害情况 。
梁木通付彦荣魏秀敏孙钦龙牛灵安
关键词:玉米锈病侵染规律
黑麦草培肥细质沙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黑麦草Lolium是禾本科黑麦草属植物,其根系发达,在0~30cm的土层中,总根量(2505kghm-2)是小麦总根量(960kghm-2)的2.61倍,其根系富含磷、钾营养,长期施用既可以增加土壤氮素,也有利于土壤磷、钾含量的增加。黑麦草轮作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小麦轮作高4.48%,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也分别高30.70%和41.37%,说明黑麦草根茬对增加土壤养分、培肥地力作用显著。与3%麦秸相比,施用黑麦草对形成各种形态腐殖质的作用均较大;与羊粪相比,施用相同水平的黑麦草对形成松结态腐殖质的作用更大,而对形成紧结态腐殖质的作用相当;与腐殖酸铵相比较,施用相同水平的黑麦草对形成松结态腐殖质的作用较小,而对形成紧结态腐殖质的作用则较大。施用不同水平的黑麦草比施用相应水平的羊粪和3%麦秸的原土复合度为高;但其原土复合量有高有低。与腐殖酸铵相比较,施用黑麦草有利于提高原土复合量,但对原土复合度的影响不大。
牛灵安郝晋珉赵玉萍李璐韩梅韩秀欣连保法
关键词:黑麦草结合态腐殖质
微咸水灌溉对河北低平原区土壤盐分及棉花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基于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河北低平原区的2个试验站进行2g/L咸淡混合水灌溉后,对土壤盐分动态和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g/L混合水灌溉的土壤剖面盐分比淡水灌溉总体普遍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没有超过棉花的耐盐阈值,且含盐量能保持年际间平衡。2g/L咸淡混合水灌溉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没有影响。在河北低平原有咸水区内,2g/L混合水灌溉棉花是安全可行的。
焦艳平潘增辉张艳红牛灵安郑春莲
关键词:咸水灌溉土壤盐分棉花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