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云飞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万杰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细菌纤维
  • 2篇细菌纤维素
  • 2篇木醋杆菌
  • 2篇糊精
  • 2篇极限糊精酶
  • 1篇淀粉
  • 1篇异淀粉酶
  • 1篇植酸
  • 1篇植酸酶
  • 1篇酸酶
  • 1篇麦芽
  • 1篇活性
  • 1篇发酵
  • 1篇发酵生产
  • 1篇发酵条件
  • 1篇大麦
  • 1篇大麦芽

机构

  • 5篇山东万杰医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5篇王云飞
  • 4篇黄丹
  • 2篇王清路
  • 1篇王申涛
  • 1篇王红艳
  • 1篇窦烨
  • 1篇蔡勇

传媒

  • 5篇中国酿造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淀粉脱支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阐述了2种淀粉脱支酶的作用机理,简要综述了2种淀粉脱支酶的类型、研究历史及测定方法、对淀粉粒结构与品质的影响及应用前景。
王云飞张伟丽黄丹窦烨
关键词:异淀粉酶极限糊精酶
植酸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阐述了植酸酶的理化性质及作用机理,简要论述了植酸酶在饲料添加剂、肌醇磷酸盐或肌醇的生产、谷物沉淀加工废弃物的处理、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王红艳王云飞王申涛
关键词:植酸酶
大麦芽中极限糊精酶活性测定条件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探讨了发芽时间、温度、pH值对大麦中极限糊精酶活性的影响,以在啤酒酿造中快速筛选具有高极限糊精酶活性的大麦品种。结果表明,大麦中极限糊精酶促反应最适温度50℃,最适pH5.5,且发芽1d~8d范围内的大麦,发芽时间越长所需的提取时间越短。
王云飞王清路黄丹
关键词:大麦极限糊精酶活性
不同培养方式生产细菌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对静态及RBD反应器培养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的持水性、纯度、结晶度及纤维丝结构进行测试,分析了2种不同培养方式下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的性质与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RBD反应器培养的细菌纤维素较静态培养的细菌纤维素具有更高的持水性和纯度;静态培养所得纤维素的结晶度比RBD反应器培养的结晶度大,纤维丝带也更致密、纤细。
黄丹蔡勇王云飞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木醋杆菌
木醋杆菌QAX993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条件的探讨被引量:7
2008年
探讨了温度、初始pH值、种龄、接种量和发酵周期对细菌纤维素产量的影响,以确定生产菌株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条件。结果显示,木醋杆菌QAX993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培养条件是发酵温度30℃、初始pH值最适范围为6.0~6.5、种龄为16h、接种量为10%、发酵周期6d。
黄丹王清路王云飞
关键词:木醋杆菌细菌纤维素发酵条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