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伯伦

作品数:144 被引量:1,425H指数:23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6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05篇水稻
  • 32篇栽培
  • 23篇性状
  • 21篇高产
  • 19篇粳稻
  • 11篇稻米
  • 11篇水稻品种
  • 10篇水分
  • 8篇栽培技术
  • 8篇食味
  • 8篇土壤
  • 7篇育种
  • 7篇穗型
  • 7篇胁迫
  • 7篇粳稻品种
  • 6篇稻米品质
  • 6篇水稻高产
  • 6篇水稻新品种
  • 6篇作物
  • 6篇高产栽培

机构

  • 144篇沈阳农业大学
  • 13篇辽宁省农业科...
  • 12篇通化市农业科...
  • 10篇黑龙江八一农...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辽中县农业技...
  • 3篇东丰县农业技...
  • 2篇西南大学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沈阳区域气候...
  • 1篇辽宁省丹东农...
  • 1篇辽宁省农业厅

作者

  • 144篇王伯伦
  • 61篇王术
  • 36篇黄元财
  • 28篇贾宝艳
  • 13篇刘新安
  • 11篇王成瑷
  • 11篇赵磊
  • 11篇张文香
  • 11篇赵秀哲
  • 10篇寇洪萍
  • 9篇郑桂萍
  • 9篇于洪兰
  • 8篇高连文
  • 7篇于贵瑞
  • 7篇蒋文春
  • 7篇侯文平
  • 6篇吕军
  • 6篇孟维韧
  • 5篇刘丽华
  • 5篇王慧新

传媒

  • 30篇沈阳农业大学...
  • 8篇垦殖与稻作
  • 8篇辽宁农业科学
  • 8篇盐碱地利用
  • 6篇新农业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北方水稻
  • 5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作物学报
  • 3篇种子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吉林农业科学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黑龙江八一农...
  • 2篇中国稻米
  • 2篇农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21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14篇2006
  • 8篇2005
  • 17篇2004
  • 10篇2003
  • 7篇2002
  • 3篇2001
  • 4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东北地区稻米垩白发生规律研究被引量:24
2003年
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水稻主栽品种为样本 ,分析了东北全区域活动积温与水稻垩白率、垩白面积、垩白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垩白率是影响这一地区稻米垩白品质的主要因素。稻米垩白率的发生与当地活动积温呈显著负相关 ,并与水稻低温冷害发生规律相一致。一般气候正常年份东北各地都可以生产出低垩白优质米 ,异常低温气候条件增加垩白率。针对垩白的发生规律和特点 ,提出了降低稻米垩白的生产技术对策。
矫江王伯伦
关键词:稻米
水稻优化育种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采用“多元杂交,混系结合,株型理想,优化选择”方法,选出了9个水稻新品种。其中沈农8718、沈稻7号通过国家审定,沈稻4号、沈稻5号等通过辽宁省审定。新品种的产量超过对照品种。经检测,7个品种的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米一级或二级标准熏其余达到三级标准。新品种各性状组配合理,抗病性、耐寒性、耐寒性较好。研究结果证明采用的优化育种方法是可行的,可以实现理想稻育种目标。
王伯伦王术黄元财贾宝艳
关键词:水稻多元杂交理想株型选择育种
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0
2004年
通过9种栽培密度处理穴11.2~28.1穴·m-2雪,研究了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灌浆速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升高,但超过适宜密度后下降,适宜栽培密度为15.0~18.7穴·m-2。灌浆速率为上部优势粒>中部优势粒>上部弱势粒>下部优势粒>中部弱势粒>下部弱势粒。在适宜密度条件下蛋白质含量较高,垩白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较低。产量提高可以使蛋白质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率、整精米率下降,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提高。
王成瑷王伯伦张文香赵磊赵秀哲高连文
关键词:栽培密度水稻灌浆速率
栽培方式对沈农8801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2004年
采用5种行距和3种穴距,研究了水稻新品种沈农8801的高产高效益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沈农8801宽窄行稀植栽培穴40+20雪cm×穴15~20雪cm产量和经济效益明显高于超稀植栽培40cm×20cm、密植栽培30cm×10cm和高度密植栽培20cm×10cm。每穗颖花数、每穗成粒数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穗大并不影响籽粒增重,这是宽窄行稀植增产的原因之一。宽窄行稀植栽培单穴叶面积增长较快,成熟期仍有较大的绿叶面积,在具有较大干物质积累的基础上,又具有较大的谷草比,是高产的关键。
王术王伯伦黄元财王铮戴俊英
关键词:栽培方式水稻
不同水稻品种播期与品质的关系被引量:55
2004年
通过对6个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稻米品质性状在播期间和年季间的变异特征。通过对各播期米质性状的综合评定得出,沈农315、奥羽316和沈农9457适于推迟播期到第2期或第3期;垩白是辽宁省地区推迟播期、品质改良的关键因素,垩白度较高的品种随着播期延迟垩白度显著降低,相反则升高;温度因子中灌浆结实期的日较差和齐穗后的有效积温对品质性状影响较大;品种的灌浆速率与垩白度有较大关系,而播期对灌浆速率影响很大。
秦阳蒋文春张城黄元财王伯伦
关键词:水稻播期
“沈农91”水稻新品种大面积推广
谈松钟文田刘新安吕文安王伯伦谈伟孙忠仁朱秀山白锡斌张惠臣
以高产、抗倒、抗病,株形好的“沈农91”水稻良种为龙头,坚持良种与良法配套推广。利用一整套高产高效益栽培技术体系,按不同生态区确定品系、园田软盘育苗、衡播旱育壮秧、稀植、抛秧、生育需要合理灌溉、因地制宜科学施肥等技术推广...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抗倒伏性良种繁育
水稻新品种“沈农129”选育
曹炳晨王进民王志斌张龙步王伯伦陈温福李世英孙满柱金承富刘忠义孙振权郭玉华孙继祥赵绍佳王日升
“沈农129”是以1983年仕青系96稻田中发现的变异株为材料,采用株系循环优中选优法育成的中熟优质水稻新品种。1987-1988年品种比较试验,1988-1989年省区试,1989-1990年省生产试验,1991年10...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选择育种中熟品种
稻米脂肪酸与食味的关系及土壤水分的调控效应被引量:3
2009年
为探明不同品种稻米脂肪酸与食味的关系及土壤水分的调控效应,进行了不同水稻品种及土壤水势为-30~-35kPa和-60~-65kPa的控水处理对糙米优势、中位、劣势粒成分及食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垦鉴稻5号"、"富士光"、"东农V10"的籽粒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垦稻8号"和"空育131";"空育131"食味值极显著高于"东农V10"、"垦鉴稻5号"、"垦稻8号","富士光"、"东农V10"、"垦鉴稻5号"极显著高于"垦稻8号","富士光"显著高于"东农V10"和"垦鉴稻5号"。食味值与脂肪酸、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2002年r为-0.577**、-0.910**,2003年r为-0.845**、-0.980**)、蛋白质与脂肪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2002年r为0.582**,2003年r为0.866**);各品种籽粒成分的变异系数均表现脂肪酸>蛋白质>直链淀粉。抽穗前控水除"绥粳3号"分蘖期控水处理外,两品种("上育397"和"绥粳3号")各粒位籽粒的脂肪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CK;同一生育时期两品种的脂肪酸含量多以控水强度大的处理高,但差异多不显著;长穗期控水对两品种各粒位籽粒的食味影响最大,均极显著低于CK;两品种各粒位籽粒成分的变异均以脂肪酸最大,但对食味的通径系数均以蛋白质最大。建议今后在稻米的食味及营养评价中列入脂肪酸指标。
郑桂萍刘沐江刘丽华汪秀志殷大伟高洋王伯伦
关键词:稻米水稻品种脂肪酸食味土壤水分
东北地区稻米碾磨品质区域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以生产水稻主栽品种碾磨品质和活动积温指标为依据 ,首次研究了我国东北全区域范围内稻米碾磨品质指标的区域变化规律。结果是 :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际之间糙米率稳定性最大 ,整精米率稳定性最小 ,精米率介于两者之间。整精米率发生规律可以用直角三角形图示形象说明。
矫江王伯伦寇洪萍
关键词:碾磨品质水稻糙米率稳定性整精米率稻米
农作物综合抗旱性指标的评价分析被引量:42
2005年
阐述了作物综合抗旱性指标的研究进展、各指标应用的局限性。目前评价作物抗旱性的综合指标都仅仅是从产量方面去考察,为此,本着作物产量与品质并重的原则,提出了作物的“综合抗旱指数”(CDI),数学表达式如下:CDI=(DC或DI×100+I)/2。通过对两个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程度的控水处理,发现长穗期综合抗旱指数最小,因此,长穗期不仅是水稻产量的水分敏感期,也是品质的水分敏感期。
郑桂萍李金峰钱永德吕艳东刘丽华王伯伦
关键词:作物抗旱性指标农作物抗旱指数作物抗旱性数学表达式生育时期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