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冬艳

作品数:169 被引量:1,112H指数:1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经济管理
  • 42篇农业科学
  • 39篇天文地球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建筑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5篇土壤
  • 26篇地球化
  • 26篇地球化学
  • 20篇土地利用
  • 16篇农村
  • 15篇中生代
  • 15篇居民点
  • 15篇黑土
  • 14篇农村居民
  • 14篇农村居民点
  • 14篇建设用地
  • 14篇村居
  • 13篇岩石
  • 13篇化学特征
  • 12篇地球化学特征
  • 12篇重金
  • 12篇重金属
  • 12篇黑土区
  • 12篇城镇化
  • 10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68篇吉林大学
  • 8篇国土资源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东北师范大学
  • 6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长春市国土资...
  • 4篇吉林省地质资...
  • 3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东北大学
  • 2篇金日成综合大...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国土资源...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山东省国土测...
  • 2篇吉林省地质调...
  • 2篇吉林市国土资...
  • 2篇吉林省国土资...
  • 2篇中国国土勘测...

作者

  • 169篇王冬艳
  • 30篇李月芬
  • 29篇李红
  • 24篇许文良
  • 16篇王清海
  • 13篇林景仟
  • 12篇李冬梅
  • 11篇李文博
  • 10篇尚媛
  • 8篇唐丽静
  • 8篇付强
  • 7篇裴福萍
  • 7篇郭冬艳
  • 7篇赵志威
  • 6篇杨园园
  • 5篇刘兆顺
  • 5篇靳克
  • 5篇高山
  • 5篇刘宝涛
  • 5篇徐倩

传媒

  • 16篇世界地质
  • 13篇安徽农业科学
  • 9篇吉林农业大学...
  • 7篇国土资源科技...
  • 7篇资源开发与市...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经济地理
  • 4篇东北师大学报...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资源科学
  • 2篇玉米科学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地理科学
  • 2篇岩石学报
  • 2篇农村经济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

  • 5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11篇2017
  • 18篇2016
  • 9篇2015
  • 22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9篇2004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不同主体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被引量:1
2013年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不同的参与主体对资金带来的效益要求不同。基于此,应用技术经济学原理和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分别从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政府和个体利益最大化的投资商两个角度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不同的效益观念及评价方法加以阐述,并对不同主体投资效益不对等的原因进行解释。研究表明,政府与投资商之间的经济效益流转具有单向性,且当土地出让金范围介于政府决定的最小值与投资商所定的最大值之间时,该项目便可突破资金瓶颈顺利完成。
杨园园王冬艳朱亚财菲菲李茗薇
关键词:建设用地
用微量元素对东北大米产地识别的技术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讨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对东北三省大米产地识别的可行性,筛选出可以区分不同产地大米的标志元素,该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东北三省主要水稻产区土壤-作物籽实中Li、B、Be等23种微量元素含量,利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大米及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建立识别东北三省大米产地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大米中Mo、Zn含量与土壤中Mo、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3个省份大米中Ga、Pb、Sr、Zr、Ba元素分布表现出一致性,而另外18种元素表现出显著差异性(P<0.05)。对18种显著差异元素建立产地识别模型,发现正交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和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分析建立的判别模型能较好地对东北三省大米进行有效区分和识别,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分析中整体检验组的综合正确判别率为96.3%;在Fisher判别分析中利用逐步判别法筛选出的7种元素建立的判别模型能有效识别东北三省大米产地,判别正确率为93.8%。研究表明基于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能够对东北三省大米产地进行有效识别,可为保护地区特色产品提供技术参考。
金晓彤金晓彤王冬艳商屹李文庆
关键词:微量元素大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吉林省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诊断被引量:9
2016年
研究目的:以土地利用系统'结构—功能—效益'为理论框架,初次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诊断的灰色关联模型,以吉林省9地市(州)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定量诊断其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研究结果:(1)吉林省9地市(州)土地利用系统综合健康指数处于0.729 0~0.880 9之间,中、东部地区整体优于西部地区。(2)中、东部地区中,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延边州的系统综合健康状况为V级健康水平,辽源市、白山市为Ⅳ级亚健康水平。其中,辽源市的系统功能、效益健康指数偏低,白山市的系统结构、效益健康指数偏低。(3)西部地区的系统综合健康状况均为Ⅳ级亚健康水平。其中,四平市、松原市的系统功能健康指数偏低,白城市的系统功能、效益健康指数偏低。(4)为改善研究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提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发展基础保障水平,充分结合区域资源优势构建土地利用系统的绿色生态经济体系,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健康预警系统。该研究可为吉林省人地系统有序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刘宝涛郄瑞卿王冬艳刘惠清
关键词:土地利用灰色关联熵权
中国市域间日常人口流动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22年
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分析了2015—2018年中国368个城市间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并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识别了与人口流入、流出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人口流动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对稳定,形成了以京、深、沪、穗、蓉、莞为“中枢”的菱形空间结构。(2)通过社区划分得到的城市子群结构表明,社区间呈现明显的地理临近和省际分异特征,既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核心、受省界制约明显的中心–腹地结构的小型城市子群,也形成了跨越省界的多中心结构的大型城市子群,但大部分城市以省界为主要流动圈层,省域内人口流动更为密切。(3)ERGM模型确定的人口流入、流出网络影响因素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相一致,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等市场因素和经济因素在人口流动中仍然具有主导性作用。(4)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属性特征,而城市人口外流更依赖于外部网络关联要素,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推拉理论中城市“拉力”的主导力量,以及各类距离因素的综合作用。
施响王士君王冬艳浩飞龙李卓伟
关键词:人口流动外来人口
辽西中生代粗面玄武岩中地幔和下地壳捕虏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辽西中生代粗面玄武岩的K-Ar同位素年龄为84.76±1.67Ma,其中含有丰富的超镁铁质岩和深部壳源捕虏体,主要有角闪尖晶二辉橄榄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含斜长石的角闪二辉石岩、二辉麻粒岩和辉石斜长片麻岩等。...
许文良郑常青王冬艳
关键词:中生代粗面玄武岩
文献传递
吉林延边地区土壤稀土元素的活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ICP-MS方法对吉林延边地区土壤中的15项稀土元素的全量和有效量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该地区土壤稀土元素的活化特征及土壤元素全量和土壤pH值对稀土元素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边地区稀土元素总有效态含量的分布范围为18.52~118.02 mg/kg,平均含量为56.75 mg/kg,稀土有效量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土壤稀土元素的活化系数为0.23~0.46,环境因素对稀土元素的活化有着重要的影响;稀土元素全量与有效量之间皆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80~0.779,土壤中稀土元素有效含量受全量控制;部分土壤稀土元素的活化系数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
王孟王冬艳李月芬尚媛杨园园
关键词:稀土元素有效态影响因素
鲁西中生代闪长岩中两类幔源捕虏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被引量:42
2003年
鲁西铁铜沟岩体辉石闪长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132.79±0.27Ma。产于辉石闪长岩中深源捕虏体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野外资料表明,它们可划分成两组。组Ⅰ为具有变质-变形结构的纯橄岩、方辉橄榄岩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类。该类捕虏体耗损易熔元素(如Ca、Al)、橄榄石具有较高的Mg~#值和较高的含量表明它们可能为古老岩石圈地幔高度部分熔融的残留体。然而,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的配分形式、较高的^(87)Sr/^(86)Sr比值以及交代型金云母的存在暗示着该类捕虏体遭受了晚期交代作用的改造;组Ⅱ为具有残留的嵌晶结构、再平衡结构,并叠加有变形结构的纯橄岩、方辉橄榄岩、橄辉岩和二辉石岩类。该类捕虏体具有较低的Mg~#值和^(87)Sr/^(86)Sr比值以及较高的稀土元素丰度表明可能代表了新增生的岩石圈地幔物质。两类幔源捕虏体的共存对认识华北地块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以及揭示中国东部陆下岩石圈地幔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许文良王冬艳王清海林景仟
关键词:中生代闪长岩岩石圈地幔
行业用地调查数据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研究目的:明确行业用地调查数据的分析方法和分析重点,提出行业用地调查成果应用建议。研究方法:以通化市行业用地调查获取的基础数据为基础,分别从其数量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两个角度差别化分析各行业用地的土地利用情况并总结分析经验...
李文博王冬艳李月芬
关键词:土地管理
基于地形特征的中美黑土区土地利用对比
2023年
【目的】黑土区作为全球主要的农产品基地,其退化是备受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通过研究中美黑土区环境特征的差异性及其规律,可为进一步揭示黑土退化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DEM数据为基础,选取中国东北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两大黑土区为研究对象,提取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等地形因子并划分基本地貌类型,从地形条件、地形分布指数、人类活动强度、水土流失风险四方面对两大黑土区的土地利用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黑土区整体地形条件优于中国东北黑土区,其坡度小于8°的黑土区土地面积高达78%。(2)两大黑土区的坡度与草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分布均呈负相关,与林地分布量正相关,而坡向并未显著影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3)两大黑土区的人类活动强度均受地貌限制,但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黑土区在山地和中海拔地区的人类活动强度高于中国东北黑土区。(4)两大黑土区的土地开发强度普遍较高,水土流失中高风险区面积均超50%。【结论】黑土保护需考虑地形特征,在地势平坦区合理权衡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对于坡耕地的保护性耕作推广应因地制宜,同时重视草地、林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在防治黑土退化中的作用。
闫卓冉王冬艳杨月稳李琪程辉
关键词:土地利用DEM地形因子
基于计量地理模型的长春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被引量:20
2011年
基于长春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运用多样化指数、洛伦兹曲线、集中化指数、区域组合类型、区位熵、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长春市及各市县(区)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土地利用的多样化指数不高,主城区和其他行政区的土地利用多样化差异很大;耕地的集中化和区位意义突出;整体土地利用程度较高.
白丽娜王冬艳张渝庆刘雁斌刘宇迪
关键词:计量地理模型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