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守云

作品数:46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肝炎
  • 21篇慢性
  • 20篇乙型
  • 18篇乙型肝炎
  • 18篇病毒
  • 16篇慢性乙型
  • 14篇慢性乙型肝炎
  • 8篇抗病毒
  • 7篇肝硬化
  • 6篇治疗慢性乙型...
  • 6篇疗效
  • 5篇毒性肝炎
  • 5篇乙型肝炎患者
  • 5篇三合一疗法
  • 5篇慢性乙型肝炎...
  • 5篇米夫
  • 5篇拉米夫定
  • 5篇肝炎病毒
  • 5篇肝炎患者
  • 5篇病毒性

机构

  • 44篇秦皇岛市第三...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四川省泸州医...

作者

  • 44篇王守云
  • 20篇杨丽敏
  • 17篇王玉华
  • 10篇赵志军
  • 9篇赵培利
  • 8篇段银环
  • 8篇陈寒冬
  • 8篇曹立华
  • 8篇孙谢文
  • 8篇焦秀娟
  • 8篇刘加群
  • 8篇刘坤
  • 8篇齐丽韫
  • 7篇彭勋
  • 7篇韩忠厚
  • 7篇温井奎
  • 6篇赵俊梅
  • 6篇吴立海
  • 5篇房雷
  • 5篇尚金霞

传媒

  • 4篇山东医药
  • 4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河北医药
  • 2篇四川中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肝脏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RT区突变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使用过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RT区基因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29例接受过核苷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应用snPCR法扩增HBV全长RT区,纯化snPCR产物直接测序后分析11个经典耐药位点的氨基酸变异情况。结果229例患者中基因B和C型各占14.41%(33/229)和85.59%(196/229)。且c型患者较B型更易发生耐药变异(X2=2.95,P〈0.05)。共有63例检出HBV耐药变异,在rtll69、rtTl84、rtAl94和rtS202位点上均未检出耐药变异。在63个耐药变异株中rtM204V/l变异株检出率最高(40/63,63.49%),共有11种耐药突变模式。其中rtM204I以与rtL80I/V或rtLl80M联合变异为主,而rtM204V变异常伴有rtLl80M变异。结论使用过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RT区基因耐药呈现出复杂的变异类型,rtM204V/I突变最为常见。
焦秀娟彭勋焦秀敏王晋生孙谢文赵培丽王守云刘加群李彤杨静娴
关键词:基因型药物耐受性苷类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前后肝组织病理变化与抗病毒效果的关系被引量:4
2005年
王玉华韩忠厚王贵强孙谢文廉璐琛单彪闫春伟王守云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Α肝组织抗病毒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甲状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甲状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总T3(TT3)、总T4(TT4)、游离T3(FT3)、游离T4(FT4)、反式T3(rT3)、促甲状腺素(TSH)。结果随着慢性肝炎病情的加重,血清中TT3、TT4、FT3、FT4、TSH降低和rT3明显上升。结论甲状腺功能的变化随患者病情的变化而改变,因此血清甲状腺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杨丽敏王守云吴立海赵俊梅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乙型甲状腺功能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辨治思路与方法被引量:4
2004年
王守云张立慧卢月娟尚金霞曹丽华苗永信
关键词:慢性病辨证论治
肝病患者微量元素的观察被引量:3
1996年
肝病患者微量元素的观察066001秦皇岛市第三医院王晋升,李旭丽,曹丽华,任晓芹,王守云,姜晓梅,李秀霞肝脏做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它与多种微量元素关系密切,这些微量元素的改变会对肝脏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选择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变病人,对其头发、血清...
王晋升李旭丽曹丽华任晓芹王守云姜晓梅李秀霞
关键词:肝病微量元素头发血清腹水
抗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ALT升高〈80U/L、HBV DNA〉10^5拷贝/ml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60例:采用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协作组专用药品,包括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25Ala),三角肌皮下注射,每月1次,同时给予拉米夫定100mg/d口服;免疫疗法组30例:只采用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拉米夫定组30例:只给予拉米夫定100mg/d口服。治疗12个月,随访12个月,观察3组肝功能,HBV血清学指标、HBV-DNA定量等。结果3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临床疗效分别是:联合治疗组完全应答1例,部分应答40例,无应答19例,总有效率68.33%(41/60);免疫疗法组完全应答0例,部分应答7例,无应答23例,总有效率23.33%(7/30);拉米夫定组完全应答0例,部分应答17例,无应答13例,总有效率56.67%(17/30)。随访12个月结束时,联合治疗组完全应答增至2例,部分应答41例,总有效率71.67%(43/60);免疫疗法组完全应答仍为0例,部分应答8例,总有效率26.67%(8/30);拉米夫定组完全应答仍为0例,部分应答减至13例,总有效率43.33%(13/30)。结论对于A1月低水平升高的HBeAg阳性CHB患者应用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加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的抗病毒效果优于单一治疗方法。
王守云彭勋王玉华刘平曹立华王晋生赵培利杨丽敏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主动免疫疗法拉米夫定
“三合一”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病毒载量、ALT水平的关系
2009年
目的:观察"三合一"疗法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与病毒载量、ALT水平的关系。方法:给予"三合一"疗法,包括:内服系列中药(肝饮Ⅰ号、肝饮Ⅱ号)12周,随访12周;中药"扶正拔毒膏"膏剂穴位贴敷;理疗离子导入。结果:应答组治疗前HBVDNA水平显著低于无应答组,治疗前ALT水平及治疗过程中ALT升高程度显著高于无应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三合一"疗法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与病毒载量、ALT水平有密切关系。
杨丽敏王守云吴立海赵俊梅
DAAs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CHC-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DAAs治疗的CHC-C患者30例,感染HCV基因型均为1b型。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10例。给予A组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给予B组索非布韦联合雷迪帕韦和利巴韦林治疗,给予C组索非布韦联和达卡他韦合利巴韦林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2周。采用荧光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使用日立008A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采用基因芯片法或PCR探针法检测HCV基因分型。按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标准,比较各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结果B组和C组RVR和ETVR均为100%,均显著高于A组的40%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AAs治疗结束时,A组、B组和C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24.2±6.7)IU/L、(22.3±5.6)IU/L和(25.3±4.6)IU/L,血清AST水平分别为(23.2±8.1)IU/L、(24.6±3.8)IU/L和(28.4±4.8)IU/L,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血清白蛋白和肾功能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CK水平分别为(63.3±11.8)U/L、(68.5±8.9)U/L和(62.1±10.2)U/L,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出现恶心7例、乏力1例、头痛1例、心悸1例,B组出现恶心4例、乏力3例、头痛1例、心悸1例、皮疹1例,C组出现恶心5例、乏力2例、头痛1例、心悸1例和皮疹1例。结论DAAs治疗基因1b型HCV感染引发的CHC-C患者近期疗效较好,安全,值得进一步观察。
刁青段银环苗亮王守云
关键词:肝硬化慢性丙型肝炎安全性
中药直肠滴入联合乳果糖治疗热扰心神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内毒素、血氨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中药直肠滴入联合乳果糖治疗热扰心神型肝性脑病(HE)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内毒素、血氨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26例HE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乳果糖组、中药直肠滴入组和乳果糖联合中药直肠滴入组(联合组),每组各42例,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后,乳果糖组采用单一乳果糖治疗,中药直肠滴入组采用单一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大黄、黄连、黄芩各20g,加水800mL煎至150mL),联合组采用乳果糖联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均治疗1周,观察三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水平、血氨水平、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肠黏膜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水平和中医症状评分等变化情况,并评估三组病人精神状态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病人精神状态改善时间联合组(5.84±0.87)d<中药直肠滴入组(6.15±1.05)d<乳果糖组(8.24±1.21)d(P<0.001);三组病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联合组95.24%>中药直肠滴入组92.86%>乳果糖组73.81%(P=0.005);治疗后,三组病人血清内毒素、血氨水平、TNF-α、IL-6、DAO、D-LA、AST、ALT、TBil水平水平,面赤、谵语、惊悸、失眠多梦、口干咽燥、心烦易怒等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三黄汤保留灌肠联合乳果糖治疗HE型肝性脑病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肠道内毒素,降低血氨水平,修复肠黏膜屏障,缩短神志恢复时间,改善肝功能,降低中医症状评分,且安全性高。
温井奎赵亚男王守云周晓丹焦秀娟曹立华赵培利刘加群齐丽韫刘坤赵志军赵晶
关键词:肝性脑病乳果糖中药直肠滴入三黄汤
散发性戊型肝炎253例临床分析
2002年
王守云王玉华马万林孙谢文杨志伟
关键词:散发性戊型肝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