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帅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阻挡放电
  • 3篇介质
  • 3篇介质阻挡
  • 3篇介质阻挡放电
  • 3篇光谱
  • 3篇放电
  • 2篇等离子体
  • 2篇等离子体炬
  • 2篇振动温度
  • 2篇壁电荷
  • 1篇低气压
  • 1篇电子发射
  • 1篇电子密度
  • 1篇针板
  • 1篇振动
  • 1篇中放
  • 1篇转动温度
  • 1篇氩气
  • 1篇温度
  • 1篇相变

机构

  • 7篇河北大学
  • 1篇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

  • 7篇王帅
  • 7篇董丽芳
  • 6篇杨玉杰
  • 5篇刘为远
  • 4篇岳晗
  • 3篇肖红
  • 1篇刘忠伟
  • 1篇嵇亚飞
  • 1篇范伟丽
  • 1篇陈强
  • 1篇张彦召

传媒

  • 3篇物理学报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空心针板放电等离子体气体温度和振动温度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使用空心针板放电装置,以氩气作为导入气体,在大气环境下产生了1.6~3 cm波长的等离子体炬。利用发射光谱法,研究了等离子体炬弧根和弧梢处的气体温度和振动温度,以及它们随气体流量的变化。等离子体气体温度通过对OH基309 nm附近的谱带进行拟合得到,等离子体振动温度由氮分子第二正带系C3Πu—B3Πg计算得到。实验发现弧根和弧梢处的气体温度相等,并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大而下降。当气体流量从3.0 mL.min-1增大到6.5 mL.min-1时,气体温度由350 K下降到300 K。当气体流量较小(如3.0 mL.min-1)时,弧梢处的振动温度(1 950 K)高于弧根处的振动温度(1 755 K)。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大,弧梢处与弧根处的振动温度均下降,但弧梢处下降速率较快。当气体流量较大时,二者趋于相等。
董丽芳刘为远杨玉杰王帅
关键词:振动温度发射光谱
光谱法研究低气压空气介质阻挡放电均匀性
2011年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低气压空气中得到了均匀放电,并采用光谱法,研究了放电等离子体温度的空间均匀性。实验采集了氮分子光谱,采用氮分子第二正带系C3Πu→B3Πg计算振动温度;采用氮分子离子第一负带系B2Σu+→X2Σg+计算转动温度(气体温度)。实验发现,振动温度随电压增加而减小,而转动温度随电压增加而增大。等离子体振动温度和转动温度在空间上的涨落幅度均随电压增加而减小,说明放电的均匀性随电压增加而逐步加强。上述结果对于空气均匀放电等离子体在材料处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董丽芳王帅刘为远杨玉杰岳晗肖红
关键词:振动温度转动温度
不同电介质结构下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设计制作了单面有氧化铟锡(ITO)导电介质层的双玻璃介质层的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研究了其放电特性,并将其与双玻璃介质层和单玻璃介质层的介质阻挡放电进行了比较.从电荷输运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种装置分别实现了电荷的二维、零维和三维输运.采用两种不同的双玻璃介质层装置,获得了单个稳定的放电丝.与无ITO导电层的双玻璃结构得到的单个放电丝相比,单面有导电ITO介质的双玻璃结构中,单放电丝呈"T"字型,其光晕是前者光晕的2倍,其放电电流大于前者电流,其放电时间间隔长短交替现象更为明显,且存在强度大小交替的现象.分析表明,壁电荷输运及二次电子发射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电介质结构放电特性的不同.
董丽芳杨玉杰刘为远岳晗王帅刘忠伟陈强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壁电荷二次电子发射
大气压等离子体炬电子密度的光谱诊断被引量:14
2011年
利用空心针-板放电装置产生了大气压等离子体炬,采用光谱法测量了其内部及表面的电子密度.向空心针中通入氩气,在大气环境中产生了长度为1cm的等离子体炬.实验分别测量了Hα谱线和ArⅠ(696.54nm)谱线,通过反卷积方法分离出其相应的Stark展宽,并由此计算了电子密度.结果发现,采用Hα谱线和ArⅠ(696.54nm)谱线Stark展宽计算得到的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分别为1.0×1015cm-3和3.78×1015cm-3.考虑到Hα谱线源于等离子体炬表层与周围大气接触时产生的大气中水分子的离解激发,Hα线Stark展宽计算得到的电子密度应为等离子体表层处的电子密度,而根据ArⅠ(696.54nm)谱线的Stark展宽得到的电子密度是等离子体内部的电子密度.
董丽芳刘为远杨玉杰王帅嵇亚飞
关键词:等离子体炬电子密度
介质阻挡放电中介质温度对放电时间特性的影响
2009年
在大气压氩气介质阻挡放电中,研究了不同电介质温度对放电时间特性的影响.实验发现当外加电压较低时,正负半周的放电时间波形没有明显的差别;而当外加电压较高时,正负半周的放电脉冲个数明显不同.分析表明,电介质温度可以改变其介电常数而影响壁电荷的积累,进而使放电特性发生改变.
王帅董丽芳岳晗肖红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温度介电常数壁电荷
大气环境下氩气空心针-板放电中OH和O的空间分布被引量:2
2010年
研究了大气环境下氩气空心针-板放电等离子体中OH和O的空间分布。利用空心针-板放电装置,得到了3cm长的等离子体炬。首先采集了300~800nm范围内的光发射谱,发现除了ArⅠ谱线、N2第二正带系谱线C3Πu(ν′=0)→B3Πg(ν″=0)外,还出现了OH自由基的谱带、OⅠ谱线和较弱的H谱线。由于含氧活性粒子在材料表面改性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选取了OH发射的309nm附近的谱带和激发态O发射的777.4nm谱线,分析了它们的相对强度,得到了粒子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沿等离子体从弧根到弧梢位置,OH自由基数量迅速减少,O原子数量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规律。
董丽芳刘为远杨玉杰王帅张彦召
关键词:表面改性
介质阻挡放电中放电丝结构相变过程研究
2010年
在氩气和空气混合气体介质阻挡放电中,研究了放电丝结构随外加电压及气体压强的变化,并从二维体系相变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随着电压的增加,放电丝结构的演变过程为:稀疏的随机放电丝—稠密的随机放电丝—六边形结构—超六边形结构—混沌态,此过程相应于二维体系的气相—液相—简单晶体—超点阵晶体—液相的相变过程.实验还研究了相变过程中超六边形形成中晶格常数及相邻格点间距离的变化、超六边形结构中大点的形成过程以及超六边形结构的Penta-Hepta缺陷.
董丽芳杨玉杰范伟丽岳晗王帅肖红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相变超点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