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庆芳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孝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主题

  • 3篇杂剧
  • 2篇文学
  • 2篇西厢记
  • 2篇《西厢记》
  • 2篇诚信
  • 1篇代文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观
  • 1篇道德观念
  • 1篇信物
  • 1篇形象之比较
  • 1篇性格
  • 1篇性格矛盾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构思
  • 1篇意蕴
  • 1篇元朝
  • 1篇元杂剧
  • 1篇缘由
  • 1篇中国古代文学

机构

  • 10篇孝感学院

作者

  • 10篇王庆芳

传媒

  • 6篇孝感学院学报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湖北职业技术...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6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古典爱情戏曲两种创作范式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本文第一次提出了有关中国古典爱情戏曲创作存在两种不同创作范式———单纯型创作范式与复合型创作范式的问题,并对这两种不同的创作范式从戏剧情境、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关系、戏剧结局、剧本主旨等五个方面,着重进行了以析异为主的比较研究。
王庆芳
古代爱情剧中信物的作用及文化意蕴解析被引量:3
2004年
中国古代爱情剧中所描写的信物,首先是凭证作用:一是作为定情的凭证,二是作为离后再重圆的 凭证。其次是作为戏剧道具对全剧情节结构的连接纽带作用。第三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承载着以贞节和 气节为主要内涵的传统美德与品格。
王庆芳
关键词:爱情剧信物文化意蕴
为《长生殿》中的“安禄山造反”辩
2004年
《长生殿》传奇中所描写的作为李、杨爱情悲剧重要戏剧情境的“安禄山造反”不可完全等同于作为史实的“安史之乱” ,前者对后者及其相关的史实进行了艺术再创造 ,即剧本围绕“安禄山造反” ,强化了唐玄宗的荒淫昏庸和安禄山与杨国忠的矛盾 ,强调了乱自上作和奸相逼反的造反成因 ,突出了结束以昏君奸相为核心的封建罪恶统治政权的客观结果 ,从而 ,在客观上显示出了“安禄山造反”一定的积极、进步的社会意义与历史意义。
王庆芳
关键词:《长生殿》文学价值艺术构思
《连环计》杂剧与《连环记》传奇中貂蝉形象之比较被引量:3
2006年
元杂剧《连环计》与明传奇《连环记》中所塑造的貂蝉形象,其性格特征及人生的价值取向都迥然有别。杂剧《连环计》中的貂蝉是一个以伦理道德禀赋为性格内核的受体形象,她所追求的是人生的情感价值取向;传奇《连环记》中的貂蝉形象则彰显出流溢着熠熠光彩的政治资质,她所追求的是人生的社会价值取向,其人格也得到了更具魅力的升值。貂蝉形象的异变,既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积淀,也裹挟着嬗变时代思想变革的新浪潮。
王庆芳
关键词:貂蝉
中国古代文学与孝之初探
2010年
中国古代文学与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与孝相关的议论性散文主要侧重对孝进行理论性诠释,揭示了什么是孝和怎样行孝的问题。古代与孝相关的诗歌、小说、戏曲和部分记叙性散文主要是通过塑造孝子形象对孝进行文学性诠释,其中一部分作品以史实为据塑造孝子形象;另一部分作品则通过虚构塑造孝子形象。这两类孝子形象对孝的文学性诠释都异曲同工地与古代议论性散文对孝的理论性诠释相吻合,二者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对孝的完美诠释,这种诠释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庆芳
关键词:古代文学
《西厢记》戏剧冲突动因新论——人物间诚信与失信的性格矛盾
2003年
历来认为,导致元杂剧《西厢记》中老夫人与张生、莺莺、红娘之间和张生、莺莺、红娘三者之间这两条线索的戏剧冲突的根本动因是各不相同的,前者是社会性动因(即外在动因),后者是性格动因(即内在动因)。但通过对文章的研究发现,导致这两条线索的戏剧冲突的根本动因其实是相同的,这一相同的根本动因就是人物之间诚信与失信的性格矛盾。
王庆芳
关键词:元杂剧《西厢记》戏剧冲突诚信失信性格矛盾
论《琵琶记》中的伦理纲常矛盾及其缘由被引量:3
2002年
《琵琶记》将“孝道”作为颂扬的主体。但剧本的主人公在把“孝道”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道德判断和行为规范 ,并依据当时社会的伦理纲常准则去践行时 ,却在经受着一种孝的愿望与行为相悖逆的痛苦煎熬 ,终极结果是走向欲孝而不能的“三不孝”。文章认为产生这种结果的深层原因是由存在于封建伦理纲常系统内部 ,即“三纲”与“五常”之间无法调解的内在矛盾所导致。
王庆芳
关键词:《琵琶记》孝道三纲五常封建社会戏曲
元杂剧历史剧中的复仇意识与爱国情结被引量:1
2004年
元杂剧历史剧佳作纷呈,其作品主要以春秋诸候争霸、各代宫廷忠奸斗争或民族斗争的历史作平台,艺术地再现了鲜明的复仇意识与爱国情结,这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先进性的寻绎与张扬。
王庆芳
关键词:元朝杂剧历史剧复仇意识爱国情结
《窦娥冤》悲剧的审美价值被引量:7
2001年
文章从悲剧的本质精髓出发探讨《窦娥冤》悲剧的审美价值 ,认为《窦娥冤》悲剧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由审美客体 (文本 )呈现出来的窦娥所追求的以孝道与贞节为主要内涵的伦理道德观念 ,这是《窦娥冤》悲剧审美价值的客观方面 ;二是由审美主体 (观众或读者 )的审美意识体现出来的痛苦情感和愉悦情感 ,这是《窦娥冤》
王庆芳
关键词:《窦娥冤》伦理道德观念关汉卿
解读《西厢记》之“主脑”——诚信被引量:1
2004年
诚信是元杂剧《西厢记》的“主脑”,王实甫在剧中以张生与老夫人、张生与莺莺为主体的戏剧冲突中分三步刻画了张生诚信的个性特征,由此表现出全剧诚信的“主脑”。这一“主脑”定格于作品所产生的那个具体时代的历史支点上,它作为一种传统的优良道德准则和民族性格而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价值与实体性普遍意义。
王庆芳
关键词:《西厢记》诚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