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忠平

作品数:25 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磁共振
  • 12篇成像
  • 11篇多发
  • 11篇多发性
  • 11篇多发性硬化
  • 8篇磁共振成像
  • 4篇静脉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血管成像
  • 3篇X线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3篇波谱
  • 3篇磁共振波谱
  • 2篇对比剂
  • 2篇质子磁共振
  • 2篇质子磁共振波...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机构

  • 1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0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23篇王忠平
  • 14篇李咏梅
  • 11篇欧阳羽
  • 11篇陈璇
  • 11篇曾春
  • 11篇吕发金
  • 10篇罗天友
  • 8篇陈伦刚
  • 6篇徐霖
  • 5篇付传明
  • 4篇母华国
  • 4篇刘超
  • 4篇桑玲
  • 4篇陈平友
  • 3篇吴德红
  • 2篇魏万清
  • 2篇龚晓虹
  • 2篇侯焕新
  • 2篇谢鹏
  • 2篇陈海波

传媒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CT理论与应...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孤立型脾脏单发淋巴管瘤CT影像特点与病理对照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孤立型脾脏单发淋巴管瘤的CT影像特点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搜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型脾脏单发淋巴管瘤1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CT影像及病理资料,CT平扫10例,增强扫描9例。结果本组10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32-79岁,平均53.4岁,其中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由B超体检发现,仅2例有与脾脏增大相关的轻微临床症状。10例均为单发,共10个病灶,直径3.2-6.6 cm,CT平扫所有病灶均为囊性低密度灶,境界清楚8例,不清楚2例,其中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内见粗细不均分隔的病灶有6例,增强后病灶囊壁较薄,囊壁及分隔轻-中度强化,囊内容物除分隔外均无强化,病理均诊断为海绵状淋巴管瘤,另外4例形态规则呈类圆形、密度均匀、内无分隔的病灶,增强后病灶囊壁较薄,囊壁轻-中度强化,囊内容物密度均匀、均无强化,病理均诊断为囊状淋巴管瘤。10例中误诊为脾脏囊肿1例。结论孤立型脾脏单发淋巴管瘤少见,成年人发病率明显高于儿童,患者临床上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病程较长,进展缓慢,其CT影像特点与病理类型有关,海绵状淋巴管瘤CT平扫病灶形态多不规则,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内见粗细不均的分隔,增强后囊壁及分隔轻-中度强化,囊内容物除分隔外无强化;囊状淋巴管瘤CT平扫病灶形态较规则,呈类圆形,密度均匀,内无分隔,增强后病灶囊壁较薄,囊壁轻-中度强化,囊内容物无强化、密度均匀。
母华国李丹桑玲王忠平陈平友陈伦刚魏万清刘超徐霖
关键词:脾脏淋巴管瘤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腹部寄生胎中的诊断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 T三维重建(3D )在腹部寄生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腹部寄生胎患者的临床及C T影像资料,15例均行64层螺旋C T平扫及三维重建。结果15例中,女性9例,男性6例,年龄1个月10天~60岁。肿块位于腹膜后8例,腹腔内7例。C T 横断面表现为混杂密度肿块,境界清楚,内见轴骨系统、脂肪密度、软组织密度等结构,邻近组织脏器受压、移位,肠管积气。冠状面及矢状面最大密度投影(M IP )清晰显示肿块内脊椎骨、四肢骨及肋骨等骨性结构,容积再现(V R )完整显示寄生胎内骨性结构全貌。结论64层螺旋C T 平扫及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能为临床医师提供直观、真实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可作为腹部寄生胎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母华国桑玲陈海波陈平友陈伦刚刘超王忠平
关键词:寄生胎三维重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波谱成像观察多发性硬化与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丘脑代谢产物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利用1H-MRS探讨多发性硬化(MS)及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丘脑代谢产物的变化。方法对32例MS患者(MS组)、28例NMO患者(NMO组)和3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丘脑1H-MRS扫描,计算并比较各组丘脑代谢产物比值[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r)、胆碱/肌酸(Cho/Cr)、肌醇/肌酸(mI/Cr)]。结果三组间NA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组丘脑NAA/Cr明显减低(t=-3.45,P<0.05),而Cho/Cr及mI/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6、0.661,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MO组丘脑NAA/Cr、Cho/Cr及mI/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92、1.408、1.735,P均>0.05)。结论 1H-MRS显示MS患者丘脑NAA/Cr减低,提示此区域存在轴索损伤,而NMO患者丘脑受损不明显,反映出MS与NMO存在不同的病理变化,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陈璇李咏梅罗天友欧阳羽吕发金曾春王忠平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波谱丘脑
低管电压与低对比剂碘量技术在主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前,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已成为诊断主动脉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评价主动脉是否有病变必须依靠对比剂,大量使用对比剂或对比剂碘量使用不合理,有可能导致对比剂潜在风险大大增加[1].另外,主动脉CTA扫描范围大,辐射致癌风险已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因此,合理使用对比剂、设定优化的扫描参数成为当今CT临床应用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双低”(低管电压与低对比剂碘量)技术在主动脉CTA检查中应用效果.
付传明王忠平徐霖陈伦刚吴磊吴德红张海波
关键词:CT血管造影主动脉疾病对比剂管电压
“双低”技术在主动脉CTA中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双低"技术在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中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探讨其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90例临床似诊为主动脉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双低组(n=45)。常规组:120 k Vp、对比剂量1.5 m L/kg(浓度350 mg I/m L)。双低组:100 k Vp、对比剂量1.0 m L/kg(浓度300 mg I/m L)。两组的其他扫描参数相同,开启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和Smart prep技术。读取CTA剂量报告中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记录每位患者对比剂用量并计算碘含量。由2位副主任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靶血管和背景的CT值,图像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主动脉及分支血管显示情况和血管锐利程度。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来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辐射剂量、碘含量、图像质量的主观及客观评价等指标。结果:两组在年龄、身高、身体质量指数(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低组患者接受辐射剂量和碘含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评价:两组在主动脉主干及分支的CT值均>300 HU,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NR、CNR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图像噪声略高于常规组,噪声在诊断范围内。结论:应用100 k Vp、对比剂量1.0 m L/kg(浓度300 mg I/m L),结合ATCM技术在主动脉CTA检查是可行的,优势是有效降低了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量,同时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付传明陈少波吴德红王忠平徐霖陈伦刚余光菊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管电压对比剂主动脉
降低辐射剂量在下肢CTA中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不同的螺距(Pitch)与不同的球管旋转速度(s/r)优化搭配在下肢CTA中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择2012年至2013年间临床拟诊为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90例,根据不同的螺距与不同球管旋转速度优化搭配随机分为3组(n=30),A组:螺距0.516、0.6s/r;B组:螺距0.984、0.8s/r;C组:螺距1.375、1s/r;均采用相同的kV、mAs、注射速率、对比剂量及浓度行对比剂追踪手动触发扫描。扫描结束后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射线有效利用率(Dose)及扫描时间(To-time)。将3组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扫描时间采用方差检验(F)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的平均扫描时间分别为(30.30±0.54)s、(21.30±0.44)s、(19.30±1.48)s,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扫描时间最短;DLP分别为(4002.35±71.56)mGy·cm、(2106.25±62.14)mGy·cm、(1534.08±106.50)mGy·cm,3组之间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ED分别为68.06mSv、35.81mSv、26.08mSv,B组比A组的每位患者ED降低了47.37%(32.23/68.04),C组比A组的每位患者ED明显降低了61.67%(41.96/68.04)、C组比B组降低了27.17%(9.73/35.81),3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3组在腹主动脉远端、双侧髂外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处的平均CT值为300.35Hu、302.49Hu、307.09Hu,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血管清晰度及显示血管节段数均具有较好一致性;3组的Dose分别为94.94%、95.61%、95.61%。结论:3组的图像质量均达到诊断要求,但螺距1.375、1s/r搭配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付传明吴德红徐霖陈伦刚王忠平熊寅
关键词:下肢动脉图像质量螺距
颅骨原发性平滑肌瘤1例被引量:1
2009年
王忠平李咏梅
关键词:肌瘤颅骨
采用3D-Tricks技术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颅外静脉特征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颅外静脉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对28例RRMS(MS组)和对照组19例患者进行三维时间分辨率对比剂动力成像(3D-Tricks),利用MIP和MPR技术对颈部血管进行重建。将轴位图像上的颈内静脉分为不显示、针尖状、扁平状、新月形及椭圆形5型,以不显示和针尖状为静脉狭窄。分析双侧颈内静脉的对称性和其他颅外主要静脉(颈外、颈前和椎静脉)的特征,比较MS组与对照组颅外静脉的形态学差异。结果 MS组4例、对照组2例颈内静脉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14例、对照组10例双侧颈内静脉不对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其他颅外主要静脉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组与对照组颅外静脉系统特征无显著差异,不支持慢性脑脊髓静脉引流不足为MS的病因。
王忠平李咏梅吕发金罗天友欧阳羽陈璇曾春张志伟石军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多发性硬化静脉机能不全
动态磁敏感对比MR灌注成像对多发性硬化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动态磁敏感对比磁共振成像(DSC-MRI)在多发性硬化(MS)各种病灶和看似正常表现脑白质(NAWM)区的灌注特征。资料与方法 45例复发-缓解型MS(RRMS)患者行常规MRI和DSC-MRI灌注成像,分析强化病灶、非强化病灶及病灶对侧NAWM区的MR灌注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和脑血容量伪彩图,同时测量并计算最大相对局部脑血容量(rrCBV)、最大相对局部脑血流量(rrCBF)和最大相对局部平均通过时间(rrMTT),并与15例与之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比较。结果 (1)DSC-MRI灌注显示MS强化病灶、NAWM区与对照组比较,灌注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和伪彩图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灌注明显减少,MTT延长。(2)MS强化病灶与对侧NAWM区比较,最大rrCBV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非强化病灶中,类似空洞低信号病灶与等信号及稍低信号病灶比较,最大rrCBV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WI呈稍低信号病灶与对侧NAWM区比较,最大rr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WI呈等信号病灶与对侧NAWM区比较,最大rrCBV有重叠。结论 DSC-MRI灌注成像提示MS斑块和NAWM区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微血管损害,反映了不同的病理改变。
曾春李咏梅罗天友吕发金欧阳羽陈璇王忠平谢鹏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脱髓鞘疾病灌注成像磁共振成像
64排螺旋CT对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veinthrombo—sis,MVT)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疾病,其病因很多,MVT所致的肠缺血占所有肠缺血病例的5%~15%。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阻塞早期临床表现较轻且缺乏特异性,临床上易将其误诊为急性胰腺炎、阑尾炎等其他疾病。当MVT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和体征时说明病情加重,出现局部肠坏死,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
龚晓虹付传明王忠平轩俊罗强
关键词:螺旋CT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