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元 作品数:17 被引量:87 H指数:6 供职机构: 浙江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七氟烷对学习记忆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8年 已有大量研究提示术中应用七氟烷对患者术后的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影响。影响程度的大小随使用七氟烷年龄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动物实验表明发育期大脑暴露于七氟烷,有后续空间记忆能力的下降。然而,在成年期暴露于七氟烷的该类后续影响并不明显。相反,已有证据显示七氟烷是导致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七氟烷对不同年龄层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已备受学者们的关注。该文就七氟烷对不同年龄阶段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钱少杰 王文元 金孝岠 胡双飞关键词:七氟烷 学习记忆 吸入麻醉药 全身麻醉 右美托咪啶通过ERK1/2MAPK信号通路缓解七氟醚神经毒性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期七氟醚神经毒性的影响,以及ERK1/2 MAPK信号通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离体培养7 d的海马神经细胞及出生后7 d的Sprague-Dawley幼鼠进行七氟醚处理(3%,6 h),制备七氟醚神经毒性模型。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啶或右美托咪啶+U0126处理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及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应用免疫印迹检测total ERK1/2、Phospho-ERK1/2、Bax及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实验动物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变化。结果 3%七氟醚处理6 h使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增加(P=0.007),应用右美托咪啶则可明显缓解七氟醚神经毒性(P=0.032)。七氟醚处理可降低Phospho-ERK1/2及Bcl-2的蛋白表达(P<0.05),增加Bax的蛋白表达(P<0.05);右美托咪啶可增加Phospho-ERK1/2及Bcl-2表达(P<0.05),降低Bax表达水平(P<0.05)。右美托咪啶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被U0126所逆转。此外,右美托咪啶还明显缓解发育期七氟醚处理引起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异常。结论右美托咪啶可缓解七氟醚神经毒性,其机制可能与ERK1/2 MAPK信号通路有关。 杨淑引 陈伟红 金荷照 胡双飞 沈社良 王文元关键词:七氟醚 右美托咪啶 ERK1 神经毒性 右美托咪定与七氟醚复合麻醉对老年脑肿瘤切除术患者脑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与七氟醚复合麻醉对老年脑肿瘤切除后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为临床上合理使用右美托咪定与七氟醚复合麻醉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60例施行脑肿瘤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应用右美托咪定与七氟醚复合麻醉,对照组应用七氟醚麻醉,两组分别在麻醉前(T1)、切除肿瘤时(T2)、手术结束时(T3)以及术后12 h(T4)时间点静脉取血,检测血液样品中NSE、S100β和肾上腺素浓度。结果经过对两组不同时间点NSE、S100β和肾上腺素浓度的比较发现,实验组的NSE、S100β和肾上腺素浓度T2~T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七氟醚复合麻醉的脑保护作用优于七氟醚麻醉效果,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液中的儿茶酚胺类激素含量来实现脑保护作用。 陆玲 王文元关键词:七氟醚 脑保护 右美托咪定与哌替啶预防全麻患者术后寒战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哌替啶预防全麻患者术后寒战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18~75岁,体重40~85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按年龄进行分层,采用分层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30):哌替啶组(P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停止气腹时P组和D组分别经10min静脉输注哌替啶0.5mg/kg和右美托咪定μg/kg。记录术后1h内寒战、呼吸抑制、嗜睡、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D组寒战发生率及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防全麻患者术后寒战发生的效果优于哌替啶。 沈社良 王文元 胡双飞关键词:右美托咪啶 哌替啶 寒战 手术后并发症 LiCl对七氟醚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氯化锂(LiCl)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期七氟醚神经毒性的影响,以及β-arrestin2/AKT信号通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离体培养7 d的海马神经细胞及出生后7 d的Sprague-Dawley幼鼠进行七氟醚处理(3%,6 h),制备七氟醚神经毒性模型。离体实验中给予Li Cl或Li Cl+β-arrestin2 si RNA转染处理后,应用流式细胞仪、MTT及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应用免疫印迹检测total AKT、Phospho-AKT、total GSK3β、Phospho-GSK3β、Bax及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条件恐惧实验及Morris水迷宫检测实验动物的情绪及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变化。结果七氟醚处理(3%,6 h)使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增加,应用Li Cl则可明显缓解七氟醚神经毒性。七氟醚处理可降低Phospho-AKT及Bcl-2的蛋白表达,增加Phospho-GSK3β及Bax的蛋白表达;LiCl可增加Phospho-AKT及Bcl-2表达,降低Phospho-GSK3β及Bax表达水平。Li Cl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被转染β-arrestin2 si RNA、SH-5或LY294002所逆转。Li Cl明显缓解了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期七氟醚处理引起的情绪及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异常。结论 Li Cl可缓解中枢神经系统七氟醚神经毒性,其机制可能与β-arrestin2依赖的AKT/GSK3β信号通路有关。 王文元 蔡放 毛慧 胡双飞关键词:七氟醚 氯化锂 细胞凋亡 神经发育 瑞马唑仑用于脊椎手术麻醉诱导的剂量及手术开始前维持对循环稳定及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用于脊椎手术麻醉诱导的剂量及手术开始前维持对循环稳定及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脊柱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40例。B组:诱导及术前准备时维持的镇静药均为丙泊酚;R组:诱导及术前准备时维持的镇静药均为瑞马唑仑;BR组:使用丙泊酚诱导,术前准备时维持使用瑞马唑仑;RB组:使用瑞马唑仑诱导,术前准备时维持使用丙泊酚。首先采用序贯法探讨瑞马唑仑诱导至麻醉意识指数(AI)为50时的用药剂量及起效时间(从给药到AI为50时间);再观察在脊椎手术开始前使用丙泊酚和瑞玛唑仑维持对循环稳定及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结果瑞马唑仑诱导至AI为50时的剂量为0.43 mg/kg,丙泊酚为1.76 mg/kg。R组患者(34例)起效时间(103.23±9.14)s,相比B组(29例)起效时间(86.58±8.32)s略延长(P<0.05)。与B组比较,R组、RB组及BR组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前维持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B组相比,R组、RB组及BR组在目标麻醉深度下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均P<0.05);R组血流动力学较BR组、RB组更加平稳(均P<0.05)。结论瑞马唑仑可安全应用于诱导及麻醉维持,脊椎手术开始前使用瑞马唑仑维持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谭颖怡 方俊标 骆晓攀 王文元 刘金涛关键词:Γ-氨基丁酸受体 瑞马唑仑诱导睡眠平衡术在慢性失眠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诱导睡眠平衡术在慢性失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性失眠患者120例,年龄18~6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和瑞马唑仑组(R组)。利用麻醉诱导睡眠平衡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指标(PSQI和ISI量表)、焦虑指标(HAMA量表)及认知功能指标(MMSE和MoCA量表)的变化。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皮质醇水平,监测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状态及不良反应,并综合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各评估量表的基础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睡眠指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组的焦虑指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R组治疗后的MMSE及MoCA评分较P组明显提高(P<0.05)。R组治疗后的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P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R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P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马唑仑诱导睡眠平衡术能显著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焦虑水平以及认知功能,同时治疗过程安全平稳,不良反应较少。 胡淇云 徐森 刘雨思 李万文 韩亮 王文元关键词:慢性失眠 焦虑 腹横肌平面阻滞与骶管麻醉在儿童下腹部手术镇痛效应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比较腹横肌平面(TAP)阻滞与骶管麻醉在儿童下腹部手术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 Embase、 Medline、 Web of Science、 CNKI、万方、维普图书馆数据库,收集TAP和骶管麻醉应用于儿童下腹部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评估疼痛,术后呕吐发生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系统检索后纳入4篇文献.共235例患儿,其中TAP组患)L118倒,骶管麻醉患儿11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6h、12h、18h、24h,TAP阻滞和骶管麻醉在儿童下腹部手术后镇痛评分无明显差异[6h(P〈0.0001),12h(P=0.26),18h(P=0.27),24h(P=0.13)]。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0.67,(95%CIO.13-3.39)]。结论TAP阻滞与骶管麻醉对儿童下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相似,并且不影响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何莹 蔡放 王文元 胡双飞关键词:骶管麻醉 儿童 腹部手术 镇痛 META分析 氟比洛芬酯预滴注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2019年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预滴注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行无痛肠镜检查患者10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参照组(B组)与试验组(B+K组),各50例。B组单纯使用丙泊酚麻醉,B+K组予氟比洛芬酯预滴注后,再应用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注射痛的发生率、苏醒时间、丙泊酚使用量、肠镜检查时间、低氧和发生率及复苏后10min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两组检查时间、低氧和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注射痛发生率、丙泊酚用量、复苏时间、复苏后10min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预滴注在无痛肠镜检查中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刘金涛 王文元 周振锋 王宏法 胡双飞关键词:氟比洛芬酯 丙泊酚 无痛肠镜 右美托咪定对脑血管病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脑血管病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脑血管病手术患者64例,年龄19~67岁,体表面积1.7~2.1 m^2,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32)和对照组(C组,n=32)。麻醉诱导前D组经静脉10 min内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随后以0.7μg·kg^(-1)·h^(-1)输注至术毕;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夹闭或切除病灶前即刻(T_1)、夹闭或切除病灶后5 min(T_2)、手术结束时(T_3)及手术结束后24 h(T_4)血液中星形胶质细胞S100蛋白的β亚型(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2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的认知功能水平。结果 C组S^(-1)00β及NSE浓度在T_(2-4)时刻较在T_0时刻升高(P<0.05),D组虽有升高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D组S-100β浓度在T_(2-4)时低于C组(P<0.05);D组术后1周MMSE评分高于C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随后以0.7μg·kg^(-1)·h^(-1)剂量输注至术毕,对脑血管病手术患者可能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骆晓攀 王文元 陈龙 方俊标 徐卫财 胡双飞 张运龙关键词:脑血管病手术 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