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昕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犯罪
  • 2篇诈骗
  • 2篇司法
  • 2篇藏品
  • 1篇刑事
  • 1篇刑事一体化
  • 1篇暂予监外执行
  • 1篇诈骗罪
  • 1篇整改
  • 1篇少年司法
  • 1篇少年司法制度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司法实践
  • 1篇司法制度
  • 1篇判决
  • 1篇判决书
  • 1篇人犯
  • 1篇未成年
  • 1篇未成年人

机构

  • 6篇华东政法大学

作者

  • 6篇王昕
  • 1篇吴羽

传媒

  • 1篇青少年犯罪问...
  • 1篇公安研究
  • 1篇北京警察学院...
  • 1篇江西警察学院...
  • 1篇山西警察学院...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型数字藏品犯罪的治理对策研究
2024年
互联网新范式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以数字藏品为代表的元宇宙数字资产迅速发展,相关犯罪和失范行为也悄然诞生。范式变革下法律适用模糊、新业态冲击传统监管模式、区块链技术增加取证难度,新型数字藏品犯罪治理面临诸多困境。故应关注刑事一体化理念的时代价值,在犯罪归因分析的前提下,立体化把握犯罪态势,跨越实体和程序的鸿沟,坚持刑法底线思维、完善协同共治的监管模式、确定“以链治链”的侦查方向,整饬刑事一体化资源以贯通新型数字藏品犯罪治理的壁垒。
王昕
关键词:NFT刑事一体化
涉案企业合规整改中合规文化的建设困境及出路
2024年
在涉案企业合规整改中,合规文化作为有效合规的重要标准被列为合规整改计划和合规管理体系的评估重点。当前合规文化的建设存在一些困境,如合规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尚未明晰,文化与制度构建的边界不明导致建设方向存疑,传统文化加剧企业内部不合规意愿,“纸面”合规问题突出,合规文化建设长期性与合规整改的短期预设相悖,合规文化建设评估标准不健全等。综合考量上述因素,在涉案企业合规文化建设中应明确合规文化建设方向、提高企业内部整体合规意识、构建协调的合规文化体系以及建设系统的合规文化评估机制等。
王昕
关键词:合规文化
美国少年司法制度考察及其思考
2025年
美国少年司法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绝对保护期、相对保护期、强硬政策期和反思变革期四个阶段,尽管在未成年人犯罪高发时会倾向严罚立场,但总体上保护主义仍是其基本价值立场。在实体规则层面,年龄上限、年龄下限和延长年限成为确定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重要因素,同时构建了有别于成人犯的刑罚措施体系以及种类繁多的保护处分措施体系;在程序规则方面,强调少年法院在处理未成年人罪错案件中的关键作用,并且逐步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少年司法程序。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的进一步发展,应当从坚持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健全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制度、完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专门处理程序、加强未成年人专门机构与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以及制定“未成年人司法法”等方面展开。
吴羽王昕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保护主义
网络婚恋诈骗的犯罪样态和生成机理——基于2010年至2022年557份判决书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网络婚恋诈骗是指以婚恋为名在互联网上针对特殊人群实施的一系列财产诈骗行为,在近年来呈增长态势。根据文书统计数据可知,网络婚恋诈骗中犯罪类型多样、犯罪人存在“性别反串”、被害人中女性居多、被害心理因素复杂、婚恋平台是主要犯罪场所、“平台跳转”成为常态。其中,传统婚恋文化与新兴网络交友模式的碰撞、互联网背景下婚恋交友平台的介入、网民个体复杂的心理因素都对犯罪起到催化作用。以往统括式、整体性的防诈手段在治理此类犯罪上存在偏差,故应在厘清犯罪概念、收集实证数据、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新社会婚恋观念、优化平台治理模式、纠正个体心理弱点,构建科学的防治路径。
王昕
关键词:实证分析被害人
我国暂予监外执行法律监督机制研究
在保障人权、实行人道主义的大背景下,刑罚轻刑化、行刑社会化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刑罚适用的趋势,我国也相应提出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人民法院在刑事判决中越来越频繁的适用监外执行刑罚,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是我国与国际接轨在...
王昕
关键词:法律监督
文献传递
涉数字藏品案件的司法实践争议与规则构建
2024年
数字藏品NFT拓宽了数字资产的边界,催生数字经济发展,但以数字藏品为噱头的犯罪及失范行为在数藏买售市场中频频发生。立法供给不足、规范性文件介入不清,加之数藏平台犯罪行为复杂,侵害多重法益,涉数字藏品案件在刑民区分、罪名选择、入罪标准上存在诸多司法争议。故应明确数字藏品的财物属性和财产价值、区分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统一犯罪认定数额,确定涉数字藏品诈骗罪的入罪标准;同时,综合数藏平台的内部行为结构、主观目的和法益侵害要件,在刑法谦抑性原则下关注经营资质类犯罪的行刑分野与衔接,在“去金融化”的政策导向下对非法集资类犯罪进行动态解读,明确涉数字藏品诈骗罪与他罪的区别。
王昕
关键词:诈骗罪非法经营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