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
-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发展经济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设计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研究性教学模式应用于"发展经济学"课程,符合发展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既有助于学科建设,又是培养研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根据发展经济学学科特点和课程体系目标,对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发展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宏观和微观教学过程程序设计,使研究性教学的特征贯穿每一个教学实施环节,保证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的有效性,有助于实现学生自主思考、创新性学习能力提升的长效教学目标。
- 刘淑清王晓东
-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发展经济学课堂教学
- 新文科理念下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 2024年
- 新时代,秉承新文科理念创新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成为各大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新文科理念下经济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养,并指出当前经济学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已与新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从专业育人、学术育人、实践育人、特色育人和多元化模式育人构建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输出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 王晓东
- 关键词:经济学
- 城乡融合发展视野下山西乡村振兴路径探索被引量:14
- 2022年
-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方向。在当前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深入探究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准确地探索乡村振兴路径。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思想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结合山西乡村振兴实践面临的困境,对乡村振兴微观路径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地域系统人地关系协调可持续的重要驱动因素。从人才、文化、组织、产业、生态等方面探索制度和各类要素的城乡融合发展具体路径,调整乡域系统人地关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可以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 王效梅李繁荣王晓东
- 山西省生态产品供给机制研究
- 2018年
- 生态产品、工农业产品和文化产业产品被认为是人类三大产品。工业发展所产生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虽然公众依靠经济发展逐渐告别了物资短缺,但是生态产品的短缺已然成为了经济稳健发展的瓶颈。
- 王晓东郝兆裕
- 关键词:生态产品经济发展工农业产品文化产业生态环境
- 研究性教学在“发展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
- 2015年
- 开展研究性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内涵,发展经济学课程宜采用研究性教学,但在实践中仍面临课题选择受限;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缺乏效率;课堂讲评学生研究结果影响正常教学计划;大学生对问题的研究能力欠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的问题。因此,本文从需要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建设多位教师共同指导机制;采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对教师和学生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来提高研究性教学的效果。
- 王晓东刘淑清
-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传统教学发展经济学
- 新时代地方政府数字治理:问题及政策选择
- 2022年
- 数字治理是大数据技术与政府治理相互融合的新产物。推进地方政府数字治理是我国顺应数字革命潮流的战略抉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在,各地政府运用数字化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固有的经验决策治理理念、“数据孤岛”、基层政府政务处理形式化、网络交易平台数据纠纷与垄断、大数据人才不足等问题,导致政府数字治理能力滞后于政务实践。因此,需要从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出发,通过建设与完善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和数据法律法规制度,优化基层政府数字治理行为,培养复合型数据人才等措施,提升地方政府数字治理效能。
- 王晓东
-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技术地方政府
-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山西乡村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
- 2020年
- 改革开放以来,无限供给的农村劳动力满足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对劳动资源的需求,为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不仅改变了城乡间的资源配置,也改变了农村农业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新时代,山西省“无限供给”的农村劳动力即将终结、“第二代”农民工成为流动的主体,导致山西农业“老龄化”、“化学化”,增加了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制约了山西乡村的绿色发展。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流出、留住、吸引、培育有机结合的劳动力流动机制,促进山西乡村绿色发展。
- 王晓东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山西农业经济高速增长农民工化学化
- 新中国成立70年城乡关系演变及乡村绿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解读被引量:1
- 2019年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从城乡统一到城乡分离、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过程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所揭示的规律。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也是我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继而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历史,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也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随着城乡关系的演变而发展变化。当前,通过乡村绿色发展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是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面,以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为指导探讨乡村绿色发展,可为我国乡村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构建提供方向性指导。
- 李繁荣王晓东
- 农村劳动力流动正向驱动乡村绿色发展研究——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历史的分析被引量:15
- 2019年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劳动力经历了多元流动阶段,改善了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对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外源污染与农业面源的内源污染的双重夹击,颠覆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老人农业""化学农业"非生态农业成为常态。"三唯论"、二元经济理论、托达罗模型虽然与我国不同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相吻合,但其固有的生态缺失决定了这些理论不能指导现阶段乡村的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和乡村绿色发展需要形成流出、留住、吸引、培育相结合的良性劳动力流动机制。
- 王晓东李繁荣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机制生态农业
- 山西省城乡居民服务消费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扩大内需,着力扩大城乡居民的服务消费需求已成为当前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2002年至2011年山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服务消费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是由于生存型消费支出过大、收入差距扩大、公共产品投入不足和服务消费创新不足等挤占了服务消费,因此,要扩大山西省城乡居民服务消费,从需求方面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以城镇服务消费带动农村服务消费;从供给方面加强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增加服务消费的供给,并合理引导农村居民消费,努力提倡新型消费理念。
- 王晓东
- 关键词: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