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肝炎
  • 2篇病毒
  • 1篇登革热
  • 1篇登革热抗体
  • 1篇毒性肝炎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破伤风
  • 1篇新生儿死亡
  • 1篇性病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病例
  • 1篇疑似
  • 1篇疑似预防接种...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疫苗
  • 1篇疫情
  • 1篇疫情调查
  • 1篇预防接种
  • 1篇预防接种异常...

机构

  • 7篇武义县疾病预...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永康市疾病预...
  • 1篇浦江县疾病预...
  • 1篇金华市疾病预...

作者

  • 7篇王晓柳
  • 2篇鲍章法
  • 2篇丁华
  • 1篇王樟富
  • 1篇李芙蓉
  • 1篇姚军
  • 1篇干伟群
  • 1篇徐芬莲
  • 1篇茅海燕
  • 1篇王小红
  • 1篇游祖平
  • 1篇汤瑜奂
  • 1篇曾光
  • 1篇饶国强
  • 1篇舒晶

传媒

  • 4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013-2014年浙江省武义县职业暴露人群及外环境H7N9禽流感病毒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H7N9禽流感的来源及高危因素,为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及流感流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3-2014年浙江省武义县从事销售和屠宰家禽的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43份,采用血凝抑制实验检测禽流感病毒抗体;采集外环境标本375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职业暴露人群H7N9禽流感病毒抗体均为阴性,2014年有6个监测场所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阳性率为11.11%(6/54),阳性场所分布在3个乡镇。家禽粪便标本、笼具表面涂抹物等标本检出阳性10份,阳性率2.67%(10/375)。结论武义县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尚未发现禽流感隐性感染者,在武义县3家活禽和宰杀市场的外环境中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提示存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
王晓柳饶国强程晓呤汤瑜奂舒晶
武义县首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调查
2010年
王晓柳
关键词:输入性登革热疫情调查流行病学调查登革热抗体阳性病例
某敬老院一起戊型病毒性肝炎爆发的调查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武义县某敬老院发生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疫情的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采集敬老院所有人员88份及相关密切接触者113份血清、猪血清7份、鼠血清4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戊肝抗体(抗-HEV)。结果18份血清标本抗-HEV阳性,猪、鼠血清抗-HEVIgM检测均为阴性。是否喝生水、洗碗后是否用开水冲洗等因素的调查结果,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5.37,Fisher P=0.033,OR=12.4,95%可信区间(CI)1.20~127.75;X^2=14.94,P=0.000,OR=0.084,95%CI0.02~0.35]。临床表现以茶尿、厌食为主,无发热。结论敬老院的戊肝爆发与饮用水污染有关,基本排除食物因素,老年人戊肝临床表现较轻。
李芙蓉丁华姚军王晓柳汤元妃鲍章法王樟富干伟群茅海燕Robert E Fontaine曾光
关键词:戊型病毒性肝炎
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的流行特征
2011年
新生儿破伤风(NT)是新生儿出生时使用不洁的器械切断脐带或出生后对脐带进行不洁的卫生处理造成脐带残端破伤风杆菌感染引起的,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武义县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NT的发病数也逐年上升。现对武义县2004—2010年流动人口NT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王晓柳
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流动人口脐带残端新生儿死亡杆菌感染卫生处理
金华市麻疹风疹、乙型肝炎、百白破疫苗的免疫成功率被引量:3
2012年
免疫规划工作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经济的手段。为评价金华市麻疹风疹(麻风)、乙型肝炎(乙肝)和百白破疫苗以及预防接种的质量和效果,对辖属永康市、武义县和浦江县部分初免儿童开展了麻风、乙肝和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成功率监测,现报告如下。
王小红徐芬莲王晓柳游祖平
关键词:百白破疫苗免疫成功率乙型肝炎风疹麻疹免疫规划
武义县1995~2001年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2004年
鲍章法丁华王晓柳
关键词:疾病监测死因
2018-2021年武义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了解2018-2021年浙江省武义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为疫苗接种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AEFI信息管理系统和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8-2021年武义县AEFI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8-2021年武义县AEFI报告发生率及AEFI病例特征。结果2018-2021年武义县共接种常规疫苗870007剂次,报告AEFI 482例,年均报告发生率为55.40/10万。免疫规划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为67.75/10万,高于非免疫规划疫苗的44.00/10万(χ^(2)=20.334,P<0.001)。一般反应435例,报告发生率为50.00/10万,主要表现为高热、局部红肿和硬结;异常反应39例,报告发生率为4.48/10万,过敏性反应占87.18%;偶合症7例;心因性反应1例;无疫苗质量事故和接种事故报告。AEFI报告发生率前五位疫苗为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269.11/10万)、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灰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204.23/10万)、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175.85/10万)、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128.39/10万)、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124.36/10万)。口服、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AEFI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0.89/10万、49.88/10万、56.07/10万和57.78/10万。AEFI病例以0~<2岁为主,333例占69.09%。主要发生在接种后<1 d,336例占69.71%。结论2018—2021年武义县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免疫规划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较非免疫规划疫苗要高,主要发生人群为2岁以下儿童。
王晓柳汤元妃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预防接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