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视网膜
  • 3篇网膜
  • 3篇玻璃体
  • 2篇眼内
  • 2篇眼内炎
  • 2篇视网膜复位
  • 2篇手术
  • 2篇万古霉素
  • 2篇脉络膜
  • 2篇近视
  • 2篇复位
  • 1篇滴眼
  • 1篇滴眼液
  • 1篇动力疗法
  • 1篇对照临床试验
  • 1篇对照临床研究
  • 1篇新生血管
  • 1篇血管
  • 1篇眼科
  • 1篇眼液

机构

  • 9篇青岛市市立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9篇王洪格
  • 3篇王亚玲
  • 2篇陈晓隆
  • 1篇孙学华
  • 1篇潘晓晶
  • 1篇赵桂秋
  • 1篇陆岩
  • 1篇张捷
  • 1篇杨珊珊
  • 1篇兰晓燕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4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复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复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效果。方法 每个患者经过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确定相应的病灶处扩张的脉络膜毛细血管,静脉注入维速达尔3mg/m2,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相应的病...
王洪格江崇祥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1%阿奇霉素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随机、双盲、临床对照试验被引量:8
2013年
背景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常见的眼部感染性疾病之一,局部使用抗生素可加速恢复。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生素滴眼液都需要每天数次给药治疗,而阿奇霉素不需频繁给药且治疗疗程短。目的评价质量分数1%阿奇霉素滴眼液对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经北京同仁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遵循Helsinki宣言,受试者进入研究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双盲前瞻性临床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于2011年5—9月在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及青岛市市立医院确诊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180例,按随机双盲分组的原则分为试验组89例,对照组91例,分别单独使用1%阿奇霉素滴眼液和安慰剂点眼,两组用药方法一致,共随访9d。裂隙灯生物显微镜下检查受试者球结膜炎症情况后评分,并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记录随访期间受试者与药物相关或不相关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的评价以临床治愈率为主要指标,以细菌清除率为次要指标,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主要观察受试者用药后的眼部刺激性、晶状体改变和眼压变化,两组受试者上述检测结果的比较采用,检验。结果本组受试者均按要求完成随访,无病例脱落和中止或剔除病例。试验组受试者用1%阿奇霉素滴眼液点眼后细菌性结膜炎临床治愈率为76.40%(68/89),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43.96%(40/9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3,P〈0.01);试验组受试眼细菌清除率为85.71%(24/28),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60.53%(2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9,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良好的耐受性,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阿奇霉素滴眼液可以有效治疗细菌性结膜炎,药物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杨珊珊潘晓晶王洪格赵桂秋
关键词:阿奇霉素滴眼液细菌性结膜炎
精细截囊针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眼科手术器械,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有利于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连续撕囊,保持囊袋完整性的一种精细截囊针,主要由手柄和针杆组成,针杆分为前针杆、后针杆和针尖,后针杆与前针杆之间设有可弯曲的拐点,前针杆与针尖之间...
王洪格
文献传递
外伤性眼内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外伤性眼内炎的病原菌,探讨外伤性眼内炎的治疗中玻璃体切除的范围,以及视网膜脱离的复位时机.方法 根据外伤性眼内炎的具体情况,在缝合穿通伤口和/或异物取出的基础上,采取少部分玻璃体切除取标本和大部分玻璃体切除两种...
王洪格
关键词:外伤性眼内炎病原菌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
眼科卧位可拆卸床垫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眼科卧位可拆卸床垫,包括床头部分和床体部分组成,床头部分和床体部分为可拆分结构,床头部分和床体部分连接处设有自粘贴,床头部分占据床垫前端1/3位置,床头部分为海绵垫,海绵垫中间设有椭圆形凹槽,椭圆形凹槽...
王洪格
文献传递
微透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万古霉素在清醒兔眼玻璃体内的浓度(英文)
2012年
背景:万古霉素玻璃体内注射后的药代动力学资料较少。目的:观察万古霉素玻璃体腔内注射后在清醒兔眼玻璃体内的浓度。方法:将微透析探针植入清醒正常兔眼和细菌性眼内炎兔眼玻璃体内24h后,向玻璃体内注射10g/L万古霉素0.1mL,利用微透析采样技术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法连续检测万古霉素注射后0.5,1,2,4,6,12,24,48,72,84h,兔眼玻璃体内的药物浓度。结果与结论:万古霉素在正常兔眼玻璃体内的代谢呈开放式二室模型,玻璃体内的峰值浓度为695.92mg/L,半衰期51.66h;在细菌性眼内炎兔眼玻璃体内的代谢呈一室模型,万古霉素的峰值浓度为713.35mg/L,半衰期为11.91h。所有动物给药84h,玻璃体内万古霉素的浓度均高于最小抑菌浓度。实验在动物清醒状态下实时、连续、动态采样,检测结果准确,能满足万古霉素药动学分析的需要。
王亚玲王洪格陈晓隆
关键词:微透析技术玻璃体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在不同病理状态兔眼内炎模型中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病理状态兔眼玻璃体内万古霉素的浓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健康成年白化兔81只,随机分为有晶状体细菌性眼内炎组(A组)、晶状体摘除手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组(B组)及晶状体摘除手术后眼内炎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组(C组),每组27只。所有兔右眼玻璃体腔注射浓度为10mg/ml的万古霉素溶液1ml。注射后0.5、2.0、4.0、6.0、12.0、24.0、48.0、72.0、84.Oh,每组注气处死3只兔,摘取眼球,收集玻璃体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检测各组兔眼玻璃体内万古霉素浓度。应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拟合并计算3组玻璃体内万古霉素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清除率(cL)、半衰期(t1/2)及峰值浓度(Cmax)等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后各时间点,A组万古霉素浓度均高于治疗浓度。玻璃体腔注射后0.5、2.0、4.0、6.0、12.0h,B、c组万古霉素均维持较高浓度;玻璃体腔注射后24、48h,浓度下降较快;玻璃体腔注射后72h,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注射后不同时间点3组万古霉素浓度比较,A组与B、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万古霉素AUc分别为15790.61、7643.94、7443.44μg/(ml·h),CL分别为0.063、0.131、0.134ml/h,t1/2分别为13.49、7.15、6.93h,Cmax分别为711.56、648.45、667.74μg/ml。A组与B、C组比较,万古霉素AuC较大(t=4.963,5.097;P〈0.01),CL较低(t=2.963,3.0g7;P〈0.05),t1/2较长(r=3.315,3.481;P〈0.01);但Cmax无明显差异(t=1.687,1.214;P〉0.05)。结论不同病理状态兔眼玻璃体内万古霉素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均存在一定差异。
王亚玲王洪格陆岩陈晓隆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疾病模型
近视眼配戴非球面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与NUV型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的效果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背景软性角膜接触镜矫正近视的效果较好,适合高度近视及屈光参差而不方便佩戴框架眼镜者,理论上非球面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有更好的视觉质量,但是很多文献报道角膜接触镜导致泪膜异常,甚至角膜、结膜发生病变,因而,非球面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关注。目的比较近视患者佩戴非球面和NUV型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设计,纳入2012年7-10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就诊的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近视受试者70例14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配戴非球面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和NUV型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分别记录2个组受试者配戴15min、1周、2周、1个月时镜片的表面特性、矫正视力以及受试者眼部体征和主观症状评分,对2种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2个组受试者配戴15min、1周、2周、1个月2种角膜接触镜前表面吸湿度、前表面沉淀物和后表面沉淀物均为0分。2个组受试者戴镜前及戴镜后各时间点的矫正视力均≥1.0。2个组受试者戴镜各时间点不同眼部症状评分为2-3分的眼数均为0,试验组各时间点睑结膜充血和角膜缘充血评分为1分的眼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各时间点2个组间不同角膜点状染色评分的眼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受试者戴镜各时间点不同眼部主观症状评分为2~3分的眼数均为0,试验组各时间点异物感为1分的眼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6、0.005、0.005),各时间点试验组视力清晰程度和视力稳定性为1分的眼数虽均多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球面软
王洪格万霞王亚玲孙学华兰晓燕张捷
关键词:近视非球面透镜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PDT联合康柏西普(Conbercept)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区CNV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康柏西普(Conbercept)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ICGA)确诊为高度近视性黄斑区CNV患...
王洪格江崇祥
关键词: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