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瑛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基因
  • 3篇急性
  • 3篇急性淋巴细胞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等位
  • 2篇等位基因
  • 2篇血管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肿瘤
  • 2篇微卫星
  • 2篇细胞性
  • 2篇淋巴细胞性
  • 2篇淋巴细胞性白...
  • 2篇基因缺失
  • 2篇急性淋巴细胞...

机构

  • 9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王瑛
  • 5篇吴秀山
  • 3篇李永青
  • 3篇朱传炳
  • 3篇曹励之
  • 2篇杨明华
  • 2篇张朝霞
  • 2篇康睿
  • 1篇邓云
  • 1篇王跃群
  • 1篇陈英
  • 1篇郭碧赟
  • 1篇谭志红
  • 1篇袁婺洲
  • 1篇莫小阳
  • 1篇俞燕
  • 1篇廖鹏
  • 1篇万永奇
  • 1篇白彦

传媒

  • 2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G蛋白偶联受体在乳腺发育和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家族是一类具有七个跨膜蛋白结构域的跨膜蛋白受体,是将细胞表面接收的信号转换成细胞内的信号的一类受体蛋白;它们广泛地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等各类生理过程的调控,其调控出现异常时能够导致肿瘤等疾...
王瑛
关键词:GPCR乳腺干细胞乳腺发育乳腺癌肿瘤血管发生
文献传递
癌症相关基因AIM1、PDSS2和TEM5的功能研究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因此研究癌症相关基因及其分子机制对于癌症的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从三个方向对这一课题做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1)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是儿童肿瘤中最常见的疾病,但其发病分子机制到...
王瑛
关键词:肿瘤细胞血管生成基因表达病理细胞学
文献传递
人类锌指蛋白ZNF382对肌生成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人类基因组中有大量哺乳类特有的KRAB锌指基因,这些基因的功能大多尚不清楚,ZNF382就是其中一个。本文研究了人类锌指蛋白ZNF382对肌生成的调控作用。人类ZNF382基因在肌肉组织中高表达,ZNF382的mRNA水平在C2C12细胞的肌生成过程中上调,ZNF382调节肌肉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在NIH3T3细胞中,ZNF382与E-box蛋白E12和成肌调节因子MyoD共转增强肌肉肌酸激酶MCK启动子的活性;ZNF382的启动子预测分析也发现ZNF382的启动子上含有MyoD和血清反应因子SRF的结合位点,这些结果提示人类ZNF382蛋白在肌生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廖鹏王瑛白彦袁婺洲李永青朱传炳邓云莫小阳万永奇王跃群吴秀山
关键词:C2C12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6q21区域微缺失及其与临床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郭碧赟曹励之张朝霞杨明华康睿王瑛李永青吴秀山
关键词:LOH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微缺失6号染色体长臂杂合性缺失体高
锌指转录因子snail超家族被引量:5
2003年
snail超家族基因作为一种锌指转录因子参与调控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过程.不同的家族成员已显示在许多信号的级联放大过程中起作用,包括左右轴识别、附肢形成、神经分化和细胞命运决定等形成过程.
王瑛朱传炳吴秀山
关键词:锌指转录因子
牛蛙(Rana catesbeiana)染色体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对牛蛙(Rana catesbeiana,Shaw)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研究。观察骨髓的C-中期细胞,结果证明牛蛙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6,其中有5对大型染色体和8对小型染色体,可以分成A、B、C 3个组,雌性和雄性个体间没有发现异型性染色体。上述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是作者发现牛蛙骨髓细胞的第7、8、10、12号染色体上均有次缢痕。牛蛙的核型为2n=26=22m+4 sm。
朱传炳王瑛
关键词:牛蛙染色体次缢痕核型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q16.3微卫星DNA缺失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定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杂合性缺失(LOH)的集中区域,探索新的肿瘤抑制基因。方法取6q16.3的15个微卫星标记,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凝胶电泳-银染技术对165例 ALL 患儿等位基因 LOH 的情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至少1个位点的 LOH 率为32.7%,D6S1709-D6S1028及 D6S2160-D6S1580是高频率集中缺失的区域,早期复发患儿的 LOH 率高于无早期复发患儿;谷氨酸受体6基因(GRIK2)可能为抑癌基因,2个区域存在可能代表新基因的表达序列标签12个。微卫星 LOH 与白细胞计数、病态细胞数、核型分析、早期复发均有相关性(P 值均<0.05)。结论 D6S1709-D6S1028和 D6S2160-D6S1580为目前国内外所确定的最精确缺失区,该区域可能存在1个或数个肿瘤抑制基因,6q16.3的 LOH 的发生与 ALL预后有一定关系。
杨明华曹励之俞燕张朝霞王瑛康睿陈英谭志红吴秀山
关键词:等位基因基因缺失微卫星
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
自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交往模式,即条约关系。在列强的武力胁迫之下,中国被迫订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李鸿章自1870年出任直隶总督掌管晚清外交以来,中外重大条约交涉几乎都与他有关。在众多的条约...
王瑛
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6q21区域微缺失的研究
2005年
目的:分析染色体6q2 1的D6S4 4 9 D6S30 2区域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的情况,确定其在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发生的频率和最小缺失区域,为定位克隆ALL相关抑癌基因提供线索。方法:采用比以往报道更高密度的11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位点,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变性凝胶电泳银染技术分析93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例等位基因LOH的情况。结果:93例患者中共有32例(34.4 % )存在至少一个位点的LOH。位点D6S170 9 D6S30 1以及位点D6S30 2是高频率缺失集中的区域,位于其中的D6S2 83位点附近是缺失率最高的地方(2 5 % )。D6S170 9 D6S30 1之间距离在GenethonMap上显示有2cM。结论:6S170 9 D6S30 1为本研究所找到的6q2 1上的最小缺失区域。
郭碧贇曹励之王瑛李永青吴秀山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位基因缺失抑癌基因微卫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