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端荣

作品数:28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病理
  • 8篇临床病理
  • 8篇病理学
  • 6篇心脏
  • 6篇心脏病
  • 5篇缺氧
  • 4篇水肿
  • 4篇脑水肿
  • 4篇高原病
  • 4篇高原心脏病
  • 4篇肺水肿
  • 4篇超微
  • 4篇超微结构
  • 3篇低氧
  • 3篇原脑
  • 3篇原性
  • 3篇临床病理学
  • 3篇高原脑水肿
  • 3篇高原性
  • 3篇发病

机构

  • 23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西藏军区总医...
  • 2篇成都军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王端荣
  • 6篇李木成
  • 5篇胡爱侠
  • 5篇王德文
  • 3篇冯大成
  • 2篇王旺强
  • 2篇谢本维
  • 2篇黄跃
  • 2篇姜敬波
  • 2篇李英悦
  • 2篇车惠民
  • 2篇杨希山
  • 2篇胡爱侠
  • 1篇孙维纲
  • 1篇屈竹青
  • 1篇张德添
  • 1篇江红接
  • 1篇罗登晨
  • 1篇汪宝珍
  • 1篇殷作明

传媒

  • 8篇西藏医药
  • 6篇西南国防医药
  • 3篇西藏科技
  • 2篇人民军医
  • 1篇高原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肝脏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新消化病学杂...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6篇1995
  • 4篇1994
  • 4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9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原病病理概述被引量:1
1992年
高原病是以高原环境为特殊的致病原因,是人体与高原环境间统一平衡失调,引起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或器质、轻微或严重、短期或长期。
王端荣
关键词:急性高原病病变特点慢性高原病肺小动脉
高原失血性休克再灌流中肺水肿右心衰竭实验研究
1995年
海拔3658m,当地犬16只,股动脉放血,造成失血性休克,血压维持在5,33kpa,在休克期和输液期中死亡6只为死亡组,另10只随机分成输液组和对照组各5只,输液组在休克后2h内输入所放血液和3倍失血总量的平衡液。对照组仅输入所放血液。三组均测定基础状态、休克期、回输2h,5h的MFAP(股动脉压)、MPAP(肺动脉压)、血浆蛋白、ANP(心钠素)、EDF(内源性洋地黄因子)、PRA(肾素活性)、ALD(醛固酮)、AⅡ(血管紧张素(Ⅱ)、CVP(中心静脉压)等。结果表明,在高原上2h内输入了3倍失血总量的平衡液可以造成犬肺水肿模型。发生肺水肿的机理可能与MPAP升高和血浆蛋白降低有密切关系。而发生右心功能衰竭则与EDF、ANP降低,PRA、AⅡ、CVP升高有关。
车惠民刘厚东朱素群罗登晨王端荣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肺水肿
高原病的分型及临床病理变化
1992年
高原病的分型高原病按共病程通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高原病指急速进人海拔3000m以上地区,于24~48h内发病者,主要表现为急性脑水肿、昏迷或肺水肿,发病急促,病程较短,死亡率较高。慢性高原病见于高原地区的世居者、久居者或较长时间的移居者,发病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心脏病、血压异常或红细胞增多症。分述如下。 1.高原反应 (1)急性高原反应:多见于初次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地区者,出现头痛、头昏、心慌、气促、腹胀、腹泻、嗜睡和鼻衄等。经休息或治疗,2~3d或1~2周症状减轻或消退。
王端荣
关键词:高原病病理肺水肿脑水肿
高原地区纤维结肠镜检查278例分析
1998年
本文报告高海拔地区278例纤维结肠镜检查资料。结果显示:移居汉族较世居藏族病变检出率高,分别为69.42%及30.58%。左半结肠病变检出率高达67.98%。肠粘膜浅表性及糜烂性炎症占74.46%。溃疡性结肠炎(溃结)占7.90%。肠结核占1.44%。结肠息肉占5.04%。结肠癌占2.52%。与平原地区比较,具有高原地区结肠疾病发病特点。
冯大成李木成黄跃王端荣戴月杨希山
关键词:纤维结肠镜结肠疾病
高海拔地区消化性溃疡1346例内镜分析被引量:4
1996年
目的探索西藏高海拔地区消化性溃疡(PU)的发病特点,藏汉民族的内镜下病变部位分布,低氧环境及生活习惯与本病的关系,PU 并发症检出率,患病高峰年龄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近20年来经内镜检出的 PU 1346例资料,采用内镜为 GF-B_2,GIF-K,GIF-D_4,GIF-XQ20等,制定出内镜诊断标准,观察溃疡面大小、形状、并发症部位及检出率、病理活检。结果高海拔地区 PU 内镜检出率高(23.4%),汉族胃溃疡(GU)与十二指肠溃疡(DU)检出率相近,藏族 GU 检出率高于 DU(2.76:1),PU 发病高峰年龄为21-30岁,较平原地区提前,以出血为主的并发症检出率高(73.6%)。结论高海拔低氧、低气温、地理环境差、卫生条件差、饮食习惯不良等是导致 PU 患病率高、高峰年龄提前、并发症检出率高的重要因素。进入高海拔后应在2个月至3年内采取相应措施,预防PU 发生,PU 发生后积极治疗可减少并发症。
冯大成罗珠林冯丽萍王端荣戴月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内镜
高原地区陈旧组织病理常规制片技术的探讨
1995年
经甲醛固定的陈旧组织的病理切片,常常出现色素沉淀,组织易碎,切片困难和着色不良等问题,加之,高原氧分压低,气候干燥、寒冷,水的沸点低等因素,使陈旧组织的制片更为困难.我们根据高原特点,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方法,对陈旧组织进行色素去除、脱水、浸蜡、包理、切片.对苏木精、伊红的配制和染色,主要是增加氧化剂和加温等.按此方法对儿年到20多年的陈旧组织均能获得满意的病理切片.
胡爱侠王端荣
关键词:病理切片制片技术
高原地区123例石蜡快速切片诊断实践的体会
1995年
快速石蜡切片诊断(简称快切诊断)主要应用于术中活体组织快速诊断,籍以确定病变病质,肿瘤有无转移等.是决定治疗或手术方式及范围的依据.快切诊断制片方法简单.采用快速加温法.新鲜组织只需经10%福尔马林、丙酮、二甲苯、浸蜡.然后常规切片染色.全过程只需20~30分钟.良好的切片近乎于常规石蜡切片.确诊病例117例(95.12%),滞疑诊断病例6例(4.88%),未发生原则性误诊.
王端荣胡爱侠
关键词:快速石蜡切片手术活体组织病理组织
急性高原脑水肿20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3年
急性高原脑水肿(HACE)是人进入高原(海拔3000m以上地区)后,由于急性缺氧而引起脑组织水肿、脑功能障碍的高原特发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很高,为提高对本病发生规律的认识以加强防治,现将我院(海拔3658m)就地收治的200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 200例均符合下列条件:(1)进入高原前,或从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前,均无颅脑疾病史;(2)进入高海拔地区后,突然出现颅内高压和意识障碍的表现,前者并经腰穿测脑脊液压力证实;
李英悦王端荣刘斌尤富生
关键词:高山病脑水肿
成人高原性心脏病18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2
1991年
报道了18例成人高原性心脏病病理形态学变化,总结了本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断依据及其与克山病、冠心病等的鉴别诊断。本组资料中,汉族17例,藏族1例;男17例,女1例;移居高原1~8年;驻地海拔3000~5000m。心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400~500g13例,双室肥厚14例。镜下观察心肌坏死和瘢痕主要见于左右室乳头肌(15/18)和左右心室壁(9/10)。因此,慢性缺氧对心肌的损害值得重视,临床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
王端荣胡爱侠
关键词:心脏病病理高原性
高原昏迷1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3
1998年
本文报道了12例高原昏迷的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总结了本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并探讨其发病机理。本组资料中,汉族11例,藏族1例,男10例,女2例。发病海拔高度3060~5110m。脑重量1260~1730g,平均1448g。光镜观察脑组织疏松水肿,4例脑出血,6例小血管水肿并微血栓形成。神经细胞呈缺血缺氧性改变。电镜观察神经原纤维溶解,突触肿胀,髓鞘变性或解离,核蛋白体减少。本病基本原因为高原急性缺氧造成神经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临床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
王端荣王旺强王德文
关键词:高原脑水肿缺氧超微结构病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