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笃年
- 作品数:130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十一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有机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问题(上)
- 2014年
- 1 ,还具有加热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物制乙烯时。混合液为什么会变黑且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这是因为浓硫酸不仅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加热时,部分乙醇跟硫酸发生如下氧化还原反应:
- 王笃年
-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氧化还原反应浓硫酸强氧化性混合液脱水性
- 如何指导学生做好自己的“首席执行官”
- 2019年
- 公司需要CEO去经营,人生也需要自己来管理,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CEO。作为中学生,已经到了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的年龄,逃避不得;课余时间要先做必须做的事,再做喜欢做的事;要处理好和同学、师长、父母的人际关系,也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财物等诸多方面,对这些内容的经营和把握,就是在培养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 王笃年
- 关键词:人际关系财物
- 关于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系列问题(3)——实验室制取Cl2的问题
- 2015年
- 1实验室制取Cl2时,氧化剂为什么选用需要加热的MnO2而不选用不需要加热的KMnO4、K2Cr2O7等?实验室里用到少量Cl2时,一般采用氧化浓盐酸的方法制备.常用氧化剂有KMnO4、K2Cr2O7、MnO2(需加热)、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反应如下: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 王笃年
- 关键词:卤族元素饱和食盐水除尽强氧化性
- 关于氮元素及其单质的一些问题
- 2016年
- 1)灯泡(灯管)内为什么要填充氮气与氩气的混合物?
灯泡(灯管)是靠金属钨丝导电、发光的,为防止高温下钨丝的氧化,就必须把其中的空气排出.早期也有这样的真空灯泡,但是后来人们发现真空状态下钨丝的挥发很快,一方面缩短了灯泡的寿命,另一方面挥发的金属钨沉积在灯泡内壁形成一薄层黑色物质影响灯泡发光强度,加之真空灯泡要承受外界压力,相对易碎,所以后来就采取充人N2、Ar混合气体的生产工艺.
- 王笃年
- 关键词:氮元素单质生产工艺混合气体灯泡混合物
- 合成高分子知识问答
- 2022年
- 问题1树脂和塑料的关系是什么?树脂,顾名思义,早期来自树木.有些树木会在外界刺激(受伤形成断口或虫咬)下分泌一些胶状物(无定形有机质)以保护自我,常见的如松香、桃胶等.后来,因众多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有机物外形与天然树脂类似,都具有常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受热后会软化或熔融、在外力作用下可流动等特点,于是借用了树脂的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合成树脂的产量占比、应用范围不断增大,现在几乎替代了天然树脂的地位.
- 王笃年
- 关键词:天然树脂合成高分子合成树脂无定形松香
- 氯气漂白性实验装置的设计
- 2011年
- 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氯水呈现黄绿色、氯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黄绿色会褪去,所有这些在新课过程中都要通过实验验证。因为氯气有毒,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造成教室环境污染,影响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健康,鉴于此笔者对氯气漂白性实验进行了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李军王笃年
- 关键词:漂白性氯气氢氧化钠溶液环境污染身心健康氯水
-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实验装置的改进
- 2012年
- 新人教版必修1中"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是铁为一种较活泼金属的有力证据,但该反应所需时间长,且不易成功。近年来,许多化学工作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改进,如利用粉笔、沙子等代替棉花,利用Mg(OH)2提供水蒸气,
- 李军王笃年
- 关键词:水蒸气铁粉活泼金属
- 关于含氧酸命名规则及酸性强弱的问题
- 2013年
- 含氧酸是酸中的主角,常见的含氧酸中,有高某酸、正某酸、亚某酸、次某酸、偏某酸等,这些名称究竟是怎样规定的?不同元素的含氧酸,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含氧酸,其酸性强弱有何规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含氧酸的酸性强弱究竟取决于什么因素呢?
- 王笃年
- 关键词:酸性强弱含氧酸主角
- 关于电解法冶炼铝的问题讨论
- 2020年
- 问题1电解法冶炼铝时为什么要加冰晶石作为“助熔剂”?冰晶石是如何“助熔”氧化铝的?氧化铝的熔点太高(2050℃),工业生产中较难获得并保持这么高的温度.幸而科学家通过不懈探究发现了冰晶石(Na3AlF6)的“神奇作用”——它可以使Al2O3在1000℃左右“熔化”并电离为Al3+和O2-,从而实现电解法制铝.而且在电解高温下,冰晶石本身化学性质稳定,可以连续使用.
- 王笃年
- 关键词:助熔冰晶石电解法AL2O3氧化铝
- 关于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系列问题(6)——与油脂有关的几个问题
- 2014年
- 1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总称,那么“油”和“脂”到底有何异同? 油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不同油脂所含的高级脂肪酸不同,因此有的油脂常温下呈液态,叫作“油”,有的常温下呈固态,叫作“脂肪”.从分子结构特点看,一般是“油”中所含高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小(碳碳双键多),而脂肪中所含高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大(碳碳双键少),二者的差异可以通过油脂的“碘值”体现,前者碘值大而后者碘值小.
- 王笃年
- 关键词:分子结构油脂有机物脂肪酸化学成分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