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胜
- 作品数:17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法学会课题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地方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被引量:2
- 2012年
- 地方专利展示交易平台当前普遍存在基础技术资源质量不高、供给推动型模式与市场脱节、交易方式单调、专业中介服务机构服务水平低下、缺乏对外交流与联系、地方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借鉴英国BTG的成功经验,平台的未来发展策略应当以提升技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基础,积极推动市场化运作改革,通过创新交易方式和服务手段促进服务的全方位化,同时加强专利经纪人队伍培养,根据本地区产业优势努力打造平台特色。
- 王远胜
- 征地补偿安置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和审查对象
- 2013年
- 以行政复议代替行政裁决处理征地补偿安置行政争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被征集体土地权利人行政维权渠道不足问题。集体土地所有权人、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合法流转的受让人以及地役权人、相邻权人和抵押权人都是适格的复议申请人。鉴于此,本文认为,复议机关的审查对象不能局限于补偿安置方案的具体条款,而应当对方案是否给予申请人公正补偿进行全面审查。
- 王远胜周中举
- 关键词:征地补偿安置行政复议申请人审查对象
- 巴塞尔协议资产证券化资本监管新框架述评被引量:4
- 2015年
- 针对次贷危机暴露出的巴塞尔Ⅱ资产证券化资本监管框架的不足,2014年底公布的证券化资本监管新框架重新设计了监管资本计量模式系统,通过让内部评级法名副其实,改变了原框架对外部评级的机械依赖。同时,新框架对原监管公式法进行了简化、优化,调整了风险计算因子,并重新设定了外部评级法的风险权重,以增加监管资本的风险敏感度,减缓监管资本套利。我国应当及时引入新框架,以克服现行框架下存在的监管资本套利风险。
- 王远胜
-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资本监管巴塞尔协议
- 城镇化进程中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该文采用现象溯因法,综合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法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解决工业化、城镇化用地缺口,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实现建设用地流转的市场化、规范化,应当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力度、扩大流转范围、确立流转过程中农民主体地位、完善流转交易模式和流转利益分配机制。
- 吴兴国王远胜
-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权益
- 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中的红色基因研究(上)
- 2023年
-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千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国之大者”的战略定位、“以我为主”的战略目标、“全方位夯实”的战略举措、“党政同责”的战略保障四个层面,每个层面都蕴含了丰富的红色基因。
- 王远胜
- 关键词:粮食安全
- 论政府实施部门PPP项目合同风险管理——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政府实施部门对PPP项目合同的风险管理应基于其不完全性特质。在不完全契约理论框架下,政府对PPP项目合同的风险管理应实现从被动监督到主动管理的转变,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为核心,以动态协商和再缔约为基本工具,通过预期风险发生时再平衡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利益责任分配,维持项目平稳有效运转。动态协商和再缔约的顺利达成以对合同要旨的理解合意和信息充分共享为条件。项目合同应对动态协商和再缔约机制事先约定,政府合同管理团队组建、风险管理介入时间确定、管理运行架构设计等,都应当以有效促成动态协商和再缔约为原则。
- 王远胜周中举
- 关键词:PPP风险管理不完全契约
- 企业投资法律风险与防范被引量:2
- 2011年
- 一、投资法律风险的内涵尽管"企业法律风险"一词近年来在国内被频繁使用,但截至目前对其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实务界、理论界常将企业经营活动中因诉讼或者被迫究行政法律责任造成的经济损失统统称为法律风险。例如,国资委办公厅2009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形势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厅发法规[2009]50号)"就将"违约风险"、"债权债务风险"统统纳入"企业法律风险"范畴。董玉明认为,企业法律风险指的是"
- 王远胜吴兴国
- 关键词:行政法律责任缔约人虚假出资有限合伙普通合伙人
- 质疑“知识产权法定主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知识产权法定主义,按郑胜利教授的定义,即"知识产权的种类、权利以及诸如获得权利的要件及保护期限等关键内容必须有成文法确定,除立法者在法律中特别授权外,任何机构不得在法律之外创设知识产权"。
- 王远胜
- 关键词:法定主义私人财产权权利客体无体物有体物
- 作为监管工具的信用评级机构对投资人民事责任
- 2023年
- 传统民法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均难以为信用评级机构对投资人的赔偿责任提供充分基础。评级机构对投资人的民事责任,应当理解为一种监管政策执行工具,其理论基础是公共政策私人执行理论。构建作为监管执行工具的评级机构对投资人民事责任,应当在发挥其提高监管法律执行效率、减少行政监管惰性和监管腐败等有利价值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滥诉、司法裁判专业能力不足、投资人对评级过度依赖等不利影响。应当配合使用立法直接限诉、监管部门限诉等措施,防止投资人滥诉。通过限制诉讼类别、增加原告证明责任、以按份责任取代连带责任等方式,缓解司法裁判能力不足及投资人对评级过度依赖等问题。
- 王远胜
- 关键词:信用评级机构金融监管
- 违法建设拆除引发的法律问题
- 2009年
- 吴兴国王远胜
- 关键词:城市规划行政违章建筑行政强制法行政补偿行政赔偿行政管理相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