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松
- 作品数:20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冲击压缩下PMMA的响应和光学特性被引量:1
- 2017年
- 利用二级轻气炮测量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在一维平面冲击压缩条件下的响应和光学特性。采用全光纤激光干涉测试技术(DPS)测量样品在冲击加载下的界面粒子速度和冲击波速度,获得了PMMA材料在冲击压力6~50GPa区间内的高精度冲击Hugoniot数据,冲击波速度不确定度小于1%。同时获得了冲击压缩条件下PMMA样品材料的高压折射率与密度的变化关系以及界面粒子速度修正系数,并实时观测到了PMMA材料中的表观冲击波速度剖面,讨论了冲击波速度剖面与真实冲击波速度的关系。
- 郝龙王翔王青松康强黄金
- 关键词:有机玻璃HUGONIOT
- 泡沫态硅橡胶冲击绝热线的近似计算被引量:3
- 2010年
- 在孔穴塌缩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泡沫态硅橡胶在不同初始密度下的冲击绝热线参数的理论方法。获得了泡沫态硅橡胶在两种不同初始密度下(0.52 g/cm3和0.92 g/cm3)的冲击绝热线,并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理论方法对于泡沫态硅橡胶的冲击绝热线计算是适用的。
- 王青松
- 关键词:冲击绝热线
- 三级炮超高速发射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4年
- 在二级轻气炮上利用阻抗梯度飞片的准等熵压缩特性开展了超高速发射实验研究。通过非汇聚型超高速发射装置将25mm直径的铝合金飞片加速至11km/s以上,汇聚型超高速发射装置能够将10mm直径的钛合金飞片加速至15km/s以上,三级炮超高速发射技术为开展空间碎片防护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王青松王翔郝龙戴诚达柏劲松谭华
- 超高速克量级球形弹丸发射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速克量级球形弹丸发射装置。该装置包括二级轻气炮,延伸段、三级加速腔,所述延伸段一端与二级轻气炮的出口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三级加速腔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三级加速腔设计为二段式内径,腔内环形凸台处设有朝向...
- 宋振飞姬广富赵士操王青松王翔文尚刚
- 高压下Fe-S体系的状态方程和声速
- 黄海军胡晓军费英伟王青松
- 超高速克量级球形弹丸发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速克量级球形弹丸发射装置。该装置包括二级轻气炮,延伸段、三级加速腔,所述延伸段一端与二级轻气炮的出口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三级加速腔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三级加速腔设计为二段式内径,腔内环形凸台处设有...
- 赵士操宋振飞王青松王翔薛青跃
- 文献传递
- 飞片温升对Hugoniot参数测量的影响
- 2007年
- 在格临爱森物态方程框架内建立了一种估算高温材料Hugoniot参数的理论方法,这种方法计算简单,原则上适用于各种固体材料,弥补了BACT方法的缺点。结合一些Hugoniot实验数据研究了实验中飞片的温升对粒子速度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飞片温升对粒子速度造成的不确定度非常小,因此在数据处理中,假定飞片的Hugoniot参数不变是合理的。
- 王青松蓝强戴诚达
- 关键词:HUGONIOT
- 反向碰撞法测量Bi的低压Hugoniot数据被引量:5
- 2011年
- 在火炮和二级轻气炮上利用反向碰撞技术,通过测量飞片击靶速度以及飞片/窗口的界面粒子速度,获得了金属铋(Bi)在10—45GPa压力范围内的Hugoniot数据.该方法克服了电探针法在测量低压Hugoniot数据时由于导通一致性差而不能准确得到冲击波速度的难题,同时又避免了精确测量样品中冲击波走时的问题.实验获得的冲击波速度(D)-波后粒子速度(u)Hugoniot数据表明,Bi在粒子速度u=0.9km/s附近D-u曲线发生了明显拐折,产生这一拐折的原因推测与冲击导致的Bi的固—液相变有关.
- 谭叶俞宇颖戴诚达谭华王青松王翔
- 关键词:冲击相变铋
- 一种组合飞片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飞片,该组合飞片由高刚度支撑垫、衬垫及飞片顺次粘接形成层叠结构;其中高刚度支撑垫、衬垫及飞片之间均形成微米级粘接层,所述衬垫的波阻抗大于飞片的波阻抗。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组合飞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
- 胡建波俞宇颖李雪梅王青松戴诚达谭华段志伟杨靖
- 文献传递
- 预加热金属Hugoniot参数和界面温度的联合测试技术被引量:1
- 2011年
- 发展了一种可用于轻气炮压缩实验的电阻丝预加热装置和高温靶实验测试技术,通过微热电偶丝实时测量了预加热金属的初始温度,并利用非接触式光纤探针技术实现了Hugoniot参数和界面温度的同时测量。常温下实测的金属Ta的冲击波速度D和粒子速度u与文献报道的冲击实验数据相符,而初温773K金属Ta的(D,u)数据则低于采用Mie-Grüneisen状态方程计算的结果;实测的界面温度与Lindeman熔化线和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结果均符合较好。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高温靶装置及相关实验诊断技术是可行并有效的,为今后开展材料动态性能的温度效应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 李俊李加波周显明王青松戴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