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鹏涛

王鹏涛

作品数:4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芽孢
  • 2篇抑菌
  • 2篇芝麻
  • 2篇解淀粉芽孢杆...
  • 1篇带菌
  • 1篇带菌检测
  • 1篇芽胞
  • 1篇芽胞杆菌
  • 1篇药剂
  • 1篇药剂消毒
  • 1篇抑菌活性
  • 1篇抑菌谱
  • 1篇抑菌物质
  • 1篇芝麻种子
  • 1篇生防芽孢杆菌
  • 1篇生物防治
  • 1篇种子
  • 1篇种子带
  • 1篇种子带菌
  • 1篇稳定性

机构

  • 4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王鹏涛
  • 4篇刘红彦
  • 3篇赵辉
  • 2篇倪云霞
  • 1篇高树广
  • 1篇李国庆
  • 1篇刘玉霞
  • 1篇鲁传涛
  • 1篇邓建良
  • 1篇鲁晓阳
  • 1篇张华

传媒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解淀粉芽孢杆菌B10-26抑菌物质的稳定性研究与初步分离纯化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将解淀粉芽孢杆菌B10-26应用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以芝麻茎点枯病菌等13种病原菌为指示菌,采用含毒介质法检测生防菌发酵液的活性;对抑菌物质粗提物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处理,采用牛津杯法检测活性;采用高效液相法对抑菌物质进行初步的分离纯化.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B10-26发酵液对13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芝麻茎点枯病菌的抑菌率最高,达到91.67%.抑菌物质活性虽然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所下降,但在121℃高温处理下,仍然产生11 mm的抑菌圈,说明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pH值2~10时,押菌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其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但在碱性条件下活性较高.对抑菌物质的初步分离表明,B10-26发酵液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
张华赵辉王鹏涛高树广刘红彦
关键词:解淀粉芽孢杆菌抑菌物质抑菌谱稳定性分离纯化
1株生防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从芝麻连作田中分离筛选到1株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B10-26,为明确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及其分类地位,采用纸碟法及含毒介质法测定了其对部分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分子鉴定方法对菌株B10-26的分类地位进行了确定。结果表明,生防菌B10-26菌体和活性物质对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和芝麻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 sesami)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菌株B10-26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只能将其鉴定到芽孢杆菌属;对菌株B10-26的ITS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B10-26的ITS序列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ITS序列位于同一簇群,同源性达100%。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ITS序列分析鉴定指标,将B10-26菌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赵辉鲁传涛刘红彦刘玉霞倪云霞王鹏涛
关键词:芝麻解淀粉芽孢杆菌抑菌活性生物防治
芝麻种子带菌检测及药剂消毒处理效果被引量:11
2012年
采用吸水纸检测法对我国6个芝麻主产区的13个广泛栽培的芝麻品种进行了带菌检测,并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芝麻种子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芝麻种子外部携带的真菌主要类群包括镰孢属(Fusarium spp.)、棒孢属(Corynespora spp.)、长蠕孢属(Helminthosporium spp.)、壳球孢属(Macrophomina sp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和青霉属(Penicillium spp.),其中引起芝麻茎点枯病的壳球孢属分离频率和带菌率最高。种子内部携带的真菌类群主要包括镰孢属、棒孢属、壳球孢属和曲霉属等,引起芝麻叶枯病的棒孢属真菌分离频率和带菌率最高。供试的5种杀菌剂对芝麻种子均有一定的消毒效果,其中50%扑海因和80%多菌灵处理对芝麻种子消毒效果最显著。
赵辉倪云霞鲁晓阳刘红彦王鹏涛
关键词:芝麻种子带菌消毒处理
生防芽胞杆菌脂肽抗生素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0年
本文对生防芽胞杆菌脂肽抗生素的类群、特性,脂肽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基因工程研究以及脂肽抗生素的分离纯化、鉴定进行了概述。最后对该类抗生素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邓建良刘红彦王鹏涛李国庆
关键词:芽胞杆菌基因工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