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相龙 作品数:12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重组杆状病毒载体介导大鼠螺旋神经节细胞基因转染的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重组杆状病毒(baculovirus,Bac)作为内耳螺旋神经节细胞基因转染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转染特点。方法应用 Bac-to-Bac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杆状病毒载体(Bac-GFP),以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ies of infection,MOI)的病毒和不同浓度的丁酸钠转染大鼠螺旋神经节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率和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强度,并观察杆状病毒和丁酸钠对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毒性。结果杆状病毒可以高效转染螺旋神经节细胞,转染效率达77.69%。Bac-GFP 转染率和表达强度随着 MOI和丁酸钠浓度的提高而提高。GFP 在转染后6 h 开始表达,第2天达到最高。重组杆状病毒 MOI 小于800以及丁酸钠终浓度小于或等于10 mmol/L 时,对螺旋神经节细胞没有明显细胞毒性。结论重组杆状病毒可以在体外高效安全转染内耳螺旋神经节细胞。 王俊 王士礼 蔡昌枰 李彪 张一帆 胡胜平 田相龙 张敏关键词:螺旋神经节 转染 丁酸甘油酯调控甲状腺癌细胞Pendrin基因表达的研究 张一帆 张敏 田相龙 李彪 朱承谟基因芯片分析NES1转染胃癌细胞株后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2008年 目的:探讨转染正常上皮细胞特异性-1基因(NES1)后,胃癌细胞株SGC-7901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pcDNA3.1-NES1真核表达载体和peDNA3.1-vector分别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再分别提取转染peDNA3.1-NSES1和空载体peDNA3.1-vector的SGC-7901细胞总RNA。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NES1转染后基因表达的变化,并用实时定量PCR检验实验结果。结果:VES1转染胃癌细胞株后引起广泛的基因变化.其中上调及下调2倍以上的共有177个基因,这些基因的功能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及转移等结论:转染NES1基因后引起胃癌细胞SGC-7901基因广泛的表达变化,推测NES1的抑癌作用可能通过这些基因发挥,为进一步阐明NES1基因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黄玮 吴云林 钟捷 田相龙 江凤翔 李彪关键词:胃癌 基因芯片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结合定量PCR检测NES1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甲基化状态 2007年 目的:探讨正常上皮细胞特异性-1基因(NES1)在正常胃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受甲基化调控的影响。方法:利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技术分离胃癌患者活检组织中的癌细胞和正常上皮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中NES1 mRNA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观察NES1基因外显子3 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NES1 mRNA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上皮细胞(P<0.05)。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胃癌组织癌细胞中NES1外显子3 CpG岛甲基化状态发现,大部分肿瘤患者NES1外显子3 CpG岛均存在不同程度甲基化,其中完全甲基化7例(33.3%),不完全甲基化12例(57.14%);而正常细胞中存在不完全甲基化仅为1例(5%),其余19例均不存在甲基化(95%)。结论:激光显微切割结合荧光定量PCR技术可较精确地检测NES1在胃癌组织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中的表达。NES1在胃癌中表达降低,其表达降低与NES1基因外显子3甲基化有关。 黄玮 田相龙 钟捷 吴云林 李彪关键词:胃癌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甲基化 重组杆状病毒载体介导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体外模型基因转染研究 2007年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体外培养模型,探讨重组杆状病毒作为内耳基因转染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转染特点。方法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重组杆状病毒Bac-GFP,建立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体外模型,加入携带报告基因的病毒悬液,观察外源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耳蜗Corti器体外培养48小时后,培养组织生长良好。Bac-GFP联合丁酸钠可以高效转染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同时并没有改变Corti器的正常结构。结论新生大鼠离体内耳组织转基因培养法是内耳基因治疗实验研究的一种可行方法。杆状病毒可以在体外高效、安全、快速的转染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有希望成为内耳基因治疗的新型载体。 王俊 李彪 蔡昌枰 张一帆 王士礼 胡胜平 田相龙 张敏关键词:杆状病毒 丁酸钠 CORTI器 TGF-β信号通路相关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可调控结直肠癌的化疗耐药 田相龙NES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06年 黄玮 钟捷 吴云林 田相龙 张一帆 李彪关键词:胃癌 免疫组化 大肠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08年 大肠癌的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倍受关注,其很多研究已进入临床阶段。大肠癌基因治疗的研究主要包括:自杀基因治疗、基因修复或置换治疗、反义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及溶瘤病毒治疗等。此文就近期大肠癌的基因治疗研究结果和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田相龙 钟捷关键词:大肠癌 基因治疗 自杀基因 溶瘤病毒 正常上皮特异性-1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06年 正常上皮细胞特异性-1(NES1)基因,又称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0(KLK10)基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序列34%-42%与丝氨酸蛋白酶高度同源,在调控正常上皮细胞生长,分化等方面起一定作用,最近研究还发现,NES1基因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其表达产物对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预后估计,疗效评价等具有重要作用。 黄玮 钟捷 吴云林 田相龙 李彪关键词:细胞特异性 上皮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 胃癌 丝氨酸蛋白酶 肿瘤患者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在人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拮抗剂对胃癌荷瘤裸鼠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检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在人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拮抗剂对人胃癌荷瘤裸鼠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分析法检测AT1R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分别以2mg/kg和5mg/kgTCV-116(AT1R拮抗剂)每日给荷瘤裸鼠灌胃,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胃癌裸鼠移植瘤的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AT1R在人胃癌细胞株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经TCV-116处理的胃癌荷瘤裸鼠移植瘤体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小,且TCV-116处理组的MVD和VEGF表达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选择性AT1R拮抗剂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抑制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途径产生抑制作用;故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能是治疗胃癌的一种新方法。 黄玮 俞丽芬 范嵘 江凤翔 田相龙 钟捷 吴云林关键词:胃癌 血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