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树风

作品数:37 被引量:225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脑梗
  • 14篇脑梗死
  • 14篇梗死
  • 13篇卒中
  • 10篇脑卒中
  • 8篇急性
  • 6篇急性脑梗死
  • 5篇血性
  • 5篇缺血
  • 4篇抑郁
  • 4篇同型半胱氨酸
  • 4篇缺血性脑卒中
  • 4篇卒中后
  • 4篇脑梗死患者
  • 4篇降纤
  • 4篇降纤酶
  • 4篇氨酸
  • 4篇半胱氨酸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机构

  • 19篇河南科技大学...
  • 11篇洛阳医学高等...
  • 9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7篇白树风
  • 6篇杨建学
  • 5篇闫俊强
  • 5篇程丽妞
  • 4篇张育德
  • 4篇杜敢琴
  • 3篇黄丽娜
  • 2篇肖湘雪
  • 2篇范晴
  • 2篇赵勇刚
  • 2篇富奇志
  • 2篇杨建学
  • 2篇刘素琴
  • 2篇冯翠玲
  • 2篇燕燕
  • 2篇赵卫丽
  • 1篇阮林海
  • 1篇康健
  • 1篇张天坤
  • 1篇贾建平

传媒

  • 6篇中国实用神经...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河南实用神经...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4
  • 7篇2002
  • 6篇2001
  • 1篇1996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被引量:8
2016年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一种重要临床亚型。缺血性卒中发生后的糖代谢异常包括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异常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糖代谢异常直接或间接促进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恶化,导致PIS的发生。该文就不同糖代谢异常促进PIS发生的作用机制、特点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糖代谢异常在PIS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冯翠玲闫俊强白树风
关键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糖代谢异常发病机制
降纤抗凝治疗脑卒中临床评价及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干预
白树风杨建学马灵筠高秀菊陈群力康健张红珍
该课题主要研究降纤酶联合用药、预防血管再闭塞以及通过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的干预起到二级预防的作用。将发病24小时的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降纤抗凝组、降纤组及血栓通组,分别观察三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血凝状...
关键词: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与血肿部位、大小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18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微创组 92例 ,常规组 88例 ,两组病人按病情分级分为轻、中、重型 ,微创组采用YL - 1型针形碎吸器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 ,并配合常规治疗 ;常规组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两组的近期疗效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和远期疗效 (日常生活行动能力 )进行对比 ,对血肿部位和大小不同病人的微创术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病人组间比较 ,轻型脑出血病人微创组近期疗效优于常规组 ,但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 ,中型脑出血病人微创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常规组 ,重型脑出血病人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疗效均与常规组无显著差异 ;微创组组内比较显示脑叶出血微创术疗效较基底节区显著 ,对于脑叶出血病人 ,血肿大小两组微创术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 ,但对于基底节区出血病人 ,中等量出血微创术疗效较大量出血显著。结论 :微创术作为一种简单易行和疗效显著的治疗中型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的方法 ,尤其对于脑叶出血和中等量底节区出血的病人 ,更为适用 ,可考虑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杨建学赵勇刚白树风
关键词:微创术高血压脑出血疗效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
白树风席朝阳张育德阮林海杨建学张天坤卓英
该课题主要观察降纤酶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安全性及预防血管再闭塞、血栓扩大的问题,降纤酶合并应用立迈青,降低房颤的栓子形成脱落及血液高凝状态,起到巩固降纤酶疗效防止血管再闭塞的作用。该课题将发病24小时内的680例脑梗塞病人...
关键词:
关键词:降纤酶
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发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的一种临床过程。病情进展一般发生在发病后6h~1周。在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国内为30%[1],国外为9.8%~43%[2]。
赵卫丽白树风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
胼胝体梗塞2例报告
1996年
胼胝体梗塞2例报告刘素琴姚桂兰白树风(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洛阳市471003)胼胝体是由连合左右侧大脑半球新皮质的纤维组成,位于半球间裂底。胼胝体的功能主要是连系两侧大脑半球的皮质中枢。其梗塞临床上甚罕见,临床表现依部位不同而异。今年...
刘素琴姚桂兰白树风
关键词:胼胝体右侧大脑半球胼胝体压部双侧大脑半球
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进展性卒中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观察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探讨进展性脑卒中的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09-09~2010-05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24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107例,依据病情变化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不稳定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特征。结果进展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89.8%)远高于非进展组(58.7%),进展组以不稳定斑块为主(85.8%),发生率也远高于非进展组(25.9%);在进展组中,同侧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中多发病灶发生率为80.7%(DWI成像);进展组、非进展组与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分别为(19.4±5.1)μmol/L、(13.7±4.1)μmol/L、(8.3±1.7)μmol/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能预测脑卒中的发生发展。
燕燕白树风
关键词:进展性脑卒中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肠内营养液及匀浆膳鼻饲。分别统计感染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天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对照组较肠内营养支持组感染、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天数显著升高(P<0.05),第21天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均有改善,营养支持组较对照组同期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改善预后。
彭静华魏晋清黄丽娜白树风张育德张鸿日
关键词:肠内营养脑梗死预后
血清胱抑素C、IFN-γ水平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 C)、IFN-γ水平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期经我院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检测血清Cys 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FN-γ水平。同时,对观察组患者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l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参照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病情程度,参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定预后状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Cys C、IFN-γ水平分别为(1.77±0.43)mg/L、(191.62±21.37)pg/ml;而对照组分别为(1.50±0.14)mg/L、(132.64±9.46)p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6,14.397,P=0.0001,<0.0001)。不同量表评分显示,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病情的加重,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Cys C、IFN-γ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且预后越差者,血清Cys C、IFN-γ水平越高(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Cys C、IFN-γ水平明显升高,且上述指标可用于对患者病情、预后进行评估。
程丽妞白树风武文娟金梦华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胱抑素CIFN-Γ
两阶段综合康复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探讨两阶段综合康复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45例,对照组43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同时给以两阶段综合康复法,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治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ADL指数评定。结果康复组者ADL和抑郁症状较对照组有较大改善。结论两阶段综合复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白树风申焕霞范晴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心理功能康复治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