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病
  • 2篇心脏
  • 2篇冠心病
  • 2篇肺炎
  • 2篇肺炎衣原体
  • 1篇代谢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脏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系...
  • 1篇血压
  • 1篇药物疗法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 1篇脂质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5篇白秀萍
  • 2篇王晓云
  • 2篇崔林
  • 2篇金丽娟
  • 1篇孙辉
  • 1篇张立新
  • 1篇秦燕
  • 1篇曹唯
  • 1篇程荣超
  • 1篇郭晓军

传媒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年份

  • 2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引量:3
2002年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不仅在血压调节和体液、电解质平衡中起重要作用,还直接参与某些心脏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如心梗后心脏重塑和左室肥厚.以往一直把RAS作为一循环系统来看待,在盐、体液丢失或交感神经激活时,肾脏分泌肾素,继而作用于血中由肝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Aogen)使其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Ⅰ(AngⅠ),其后AngⅠ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作用下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RAS的主要效应成分,AngⅡ则通过刺激其在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如AT1和AT2来发挥作用.自二十余年前开始应用RAS阻滞剂来控制血压,人们观察到血中RAS各成份浓度的变化与血压下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不相符,遂提出所谓局部RAS的存在,其后研究表明大多数RAS成分可在组织生成,如脑、心、肾、血管等,组织RAS的概念已日趋成熟,即除了系统RAS外各种组织还有它们自己的RAS-AngⅡ可在组织中产生并在局部发挥作用.组织RAS的作用和其与系统RAS的关系尚在研究之中,组织RAS似乎通过旁分泌和/或自分泌方式来独立地影响器官功能.
金丽娟王晓云白秀萍
关键词: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病理生理
塞利洛尔与阿替洛尔治疗高血压病的比较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比较塞利洛尔与阿替洛尔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塞利洛尔组 4 0例 (男性 2 5例 ,女性 15例 ,年龄54a±s8a)采用塞利洛尔 10 0~ 4 0 0mg ,po ,qm(早餐后顿服 )× 6wk ;阿替洛尔组 4 0例 (男性 2 3例 ,女性 17例 ,年龄 54a± 7a)采用阿替洛尔 2 5~ 10 0mg ,po ,qm(早餐后顿服 )× 6wk。结果 :治疗 6wk后塞利洛尔组总有效率为 97% ,阿替洛尔组总有效率为 96% (P >0 .0 5) ;2组均于治疗 2wk后血压开始有显著下降 (P <0 .0 5) ;2组组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 >0 .0 5)。2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 :塞利洛尔与阿替洛尔均为安全。
白秀萍郭晓军张立新
关键词:塞利洛尔阿替洛尔高血压药物疗法
肺炎衣原体感染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04年
程荣超白秀萍崔林
关键词:肺炎衣原体感染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脂质代谢冠心病
无器质性心脏病老年人术后快速心房颤动的转复
2002年
目的 观察静脉推注胺碘酮转复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外科手术后快速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6例术后 3d内发生快速房颤的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患者 ,年龄 5 9~ 83岁 ,平均6 7.1岁 ,发作时心室率 12 0~ 173次 /m in,平均 15 2 .3次 /min,观察 1h后 ,静推胺碘酮 15 0~ 30 0 mg,继以 6 0 0μg/m in静脉滴注维持 2 4 h。结果  16例患者 ,13例在静推胺碘酮过程中及静推后 2 0 min内转复为窦性心律 ,3例在静推后 4 0 min内转复 ,并维持到观察结束 ,无 1例出现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等严重副作用。
金丽娟王晓云曹唯白秀萍秦燕
关键词:房颤复律无器质性心脏病
肺炎衣原体与冠心病被引量:2
2004年
孙辉崔林白秀萍
关键词:肺炎衣原体冠心病巨细胞病毒幽门螺旋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