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眭喆

作品数:21 被引量:208H指数:10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核科学技术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仿真
  • 9篇气冷堆
  • 9篇高温气冷堆
  • 4篇堆芯
  • 4篇模拟机
  • 3篇锅炉
  • 3篇仿真机
  • 3篇HTR-PM
  • 2篇热工
  • 2篇网络
  • 2篇控制系统
  • 2篇集总参数
  • 2篇计算机
  • 2篇计算机仿真
  • 2篇仿真系统
  • 2篇ESS
  • 2篇HTR
  • 1篇单相受热管
  • 1篇等效
  • 1篇电厂

机构

  • 21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1篇眭喆
  • 7篇马远乐
  • 7篇吕崇德
  • 5篇姜学智
  • 5篇孙俊
  • 4篇周杨平
  • 4篇范永胜
  • 3篇魏春琳
  • 3篇单文志
  • 2篇周志伟
  • 2篇李富
  • 2篇魏洪斌
  • 2篇程芳真
  • 2篇黄劲杉
  • 2篇周克峰
  • 1篇李东海
  • 1篇黎浩荣
  • 1篇王威
  • 1篇蔡瑞忠
  • 1篇郑艳华

传媒

  • 4篇清华大学学报...
  • 4篇原子能科学技...
  • 3篇核动力工程
  • 3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2011核能...
  • 1篇中国电力
  • 1篇动力工程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计算机仿真

年份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0
  • 1篇199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温气冷堆堆芯实时热工水力模型被引量:2
2013年
为建立适用于球床式高温气冷堆核电厂的模拟机,采用一体化仿真支撑平台vPower建立高温气冷堆堆芯的实时热工水力模型,利用流体网络求解氦气流道的流量与压力分布及传热网络求解球床燃料区、石墨反射层区与碳砖区的温度分布,实现整个氦气流场与固相温度场的实时、耦合计算。模拟100%额定负荷和50%额定负荷2个稳态工况和入口温度阶跃和流量阶跃2个动态过程。稳态工况与设计参数的定量对比以及动态过程的定性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眭喆张瑞鹏孙俊马远乐
关键词:高温气冷堆热工水力
高温气冷堆模拟机的堆芯热工建模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完成核电厂操纵员的培训和考试,需开展适用于高温气冷堆的模拟机研究。根据球床堆芯的特点,利用流体网络与传热网络建立了可实时计算的热工水力模型,讨论了球床中氦气沿径向的流动及换热对堆芯热工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径向流动与换热对轴向流动的影响较小,模拟结果差别不大;而在失流不失压工况下,径向流动与换热对堆芯自然对流的形成、余热导出及整个瞬态过程的影响均较为明显,考虑径向流动与换热的仿真结果与设计软件的结果符合更好。考虑到模拟机仿真范围和逼真度的要求,在高温堆模拟机堆芯建模中需加入径向流动及换热模块。
孙俊眭喆张瑞鹏马远乐
关键词:高温气冷堆模拟机径向流动自然对流
基于虚拟分散处理单元的电厂仿真机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1
2004年
在仿真机中使用虚拟分散处理单元可实现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中控制策略的全仿真,对操作员培训和DCS控制策略调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发的DCOSE仿真支撑系统,使用COM+、共享内存等技术定义了通用虚拟分散处理单元接口,实现了日立H5000系统和西屋WDPF控制系统的虚拟分散处理单元。通过TCP/IP组播及对分散控制系统操作员站、工程师站数据格式的研究,可进一步将虚拟分散处理单元与控制系统的其他部件连接,实现完整的控制系统仿真。
魏洪斌唐多元眭喆吕崇德
关键词:电厂仿真机分散控制系统控制策略仿真支撑系统电网
基于流动与传热网络的HTR-PM堆内热工水力模拟被引量:2
2012年
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HTR-PM)全尺寸模拟机的开发是示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HTR-PM堆内热工水力过程的模拟是模拟机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堆内热工水力过程的模拟进行了研究,根据堆内几何结构和热工水力过程的特点,采用组件搭建的方式建立了HTR-PM堆内流动与传热过程的计算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流动与传热网络模拟方法,编制了相应的模拟计算程序,实现了HTR-PM堆内热工水力过程的模拟,给出了反应堆50%FP、100%FP稳态工况、控制棒误提升事故工况的模拟结果,通过与设计分析程序THERMIX的比较进行了验证。对比结果表明,模拟方法和基于流动与传热网络的计算模型能够满足模拟机的开发要求,反映了堆内热工水力过程的特点。
周克峰周杨平眭喆马远乐
高温气冷堆模拟机中控制棒和吸收球等效方法研究
2012年
作为调节功率以及启停堆的重要手段的控制棒和吸收球是模拟机模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控制棒和吸收球的运动是连续的,在模拟控制棒和吸收球的过程中,控制棒或吸收球有可能不能完全填充1个网格,若网格细化,则会增加计算时间,使计算速度达不到模拟机的要求。本文提出利用吸收等效的方法,通过改变控制棒和吸收球所在位置的网格的宏观截面,模拟控制棒在不同位置对于堆芯状态的影响。与设计结果进行比较可知,使用等效的宏观截面计算的控制棒和吸收球价值与简化前的价值基本吻合,说明吸收等效方法用于模拟机中的控制系统是可行有效的。
魏春琳眭喆单文志
关键词:高温气冷堆模拟机控制棒
利用模拟机平台进行高温堆设计
反应堆模拟机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在满足实时性要求时会牺牲一定的数值精度,部分参数往往通过已知工况反算得到,无法进行设计计算。传统的反应堆系统分析软件包含可靠的物理模型和参数,可以进行设计和事故分析,但普遍缺乏较好的前后处...
孙俊眭喆马远乐郑艳华
关键词:核反应堆模拟机二次开发高温气冷堆
文献传递
仿真一体化支撑平台技术被引量:17
2003年
该文综合和分析了过程仿真一体化支撑平台的多种功能和发展过程。基于工程模块化建模方法和基于程序模块化建模方法两个方面,比较全面和深入地研究了仿真一体化支撑平台的构成原理、体系结构,如数据库结构、内存管理、实时调度等技术上的实现方法和应用功能。文章最后分析了国内电站仿真领域中使用最多的三种一体化支撑平台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王超吕崇德眭喆
关键词:仿真运行管理
图形建模中流体网络拓扑结构的定义与识别被引量:14
1999年
在图形建模中,建模人员在图形终端上画出热力系统流程图,系统就能自动生成出仿真模型。其中,模块参数的连接要根据流体网络拓扑结构自动实现,因此,图形建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定义、识别热力系统的拓扑结构。网络结构的定义方法既要符合电厂习惯,又要保证拓扑信息容易识别。该文给出两种流体网络结构的定义方法及各自的拓扑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在为韩国三星重工开发的图形建模软件GNET中得到了实现。GNET已应用于“600MW火电培训装置”
蔡瑞忠王威眭喆吕崇德
关键词:图形建模流体网络拓扑结构仿真机
电站仿真机的培训评分系统研究被引量:43
2000年
采用大系统理论中的“分解—综合”方法 ,以电站领域的专家知识为基础 ,提出了六类考核评估准则 ,建立了一种较为合理的电站仿真机培训评分系统。
范永胜程芳真眭喆吕崇德
关键词:电站仿真机仿真培训评分系统
两类实用的单相受热管集总参数动态修正模型被引量:18
2000年
通过惯性补偿的方法,对锅炉单相受热管的两类常用的集总参数模型进行动态修正,得到两类高精度的集总参数动态修正模型;该两类修正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热工对象的分布参数特性,既适用于全工况高精度实时仿真培训系统研究,又适用于电站全程控制系统仿真研究。两类修正模型均具有建模简单、计算方便及实用性强的特点,有较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范永胜眭喆姜学智吕崇德陈来九
关键词:锅炉单相受热管集总参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