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光禄
作品数:
11
被引量:6
H指数:1
供职机构:
《书屋》编辑部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文化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彭功智
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0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10篇
文学
1篇
文化科学
主题
4篇
宋词
3篇
艺术
3篇
文化
3篇
词学
2篇
文学
2篇
词话
1篇
代文
1篇
兴寄
1篇
雅化
1篇
衍变
1篇
艺术传达
1篇
艺术创造
1篇
艺术论
1篇
艺术研究
1篇
咏物
1篇
咏物词
1篇
有我
1篇
有我之境
1篇
中国文化
1篇
中华文化
机构
6篇
苏州大学
4篇
吉首大学
1篇
河南师范大学
1篇
《书屋》编辑...
作者
11篇
祁光禄
1篇
彭功智
传媒
3篇
井冈山大学学...
2篇
河南师范大学...
2篇
青海师范大学...
2篇
吉首大学学报...
1篇
西北师大学报...
年份
1篇
2003
4篇
1998
4篇
1997
1篇
1995
1篇
1994
共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清代词学思想向传统儒学的回归
1998年
清代词学的蓬勃表现是多样的,其中之一是对传统儒学思想的回归。主要特征为:强调调诗同源,皆产生于先秦;注重比兴寄托,求微言大义,将词的具体内容与言志济世融为一体;浑厚和雅、含蓄高远为词的最高境界。清代词学向传统儒学思想的回归利弊共存,弊大于利。
祁光禄
关键词:
清代
词学
传统儒学
比兴寄托
精神·物象──从诗到词的衍变
1995年
本文从诗和词创作的精神及物象选择着手,分析了从唐代的近体诗到唐末五代及北宋前期诗词衍变的基本特征和精神与物象的选择对诗裂变为词的作用,肯定了唐末五代及北宋前期大量出现的以女性为写作对象和情感基调的内容较狭窄的词的积极意义,确定了它在诗境到词境的转化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祁光禄
关键词:
诗词
衍变
物象
词的艺术研究
本文对唐宋词的艺术表达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与总结,重点研究了词的句法、章法、押韵、分片、叙事、抒情、写景、修辞、立意等方面的问题,以期探讨词的艺术表达在词境形成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文章探讨了词中妙用数字的方法及其美学效...
祁光禄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唐宋词
文献传递
论宋词雅化的历史成因及价值取向
1997年
宋词的雅化是中国文学从俗到雅而发展的历史性的必然规律,也是宋词社会由于歌舞欢乐的极度享乐,终于招使外族入侵,破灭天国的美梦,从而重视社会现实的严肃问题的要求,也是词人们追求人生价值,追求骚雅清空和忧时伤世的怀抱、情趣的要求。宋词雅化,拓宽了词的艺术境界,提高了词的品位,使调运用比兴之法,而有寄托,有深厚的思想内容和灵通的蕴藉,显得妩媚多姿,情韵荡漾。但宋词的彻底雅化之后即失掉了艺术生命力,终于走向死亡。
祁光禄
关键词:
宋词
雅化
略论《人间词话》的成就与缺失
被引量:1
1997年
祁光禄
关键词:
《人间词话》
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
艺术创造
词学研究
常州词派
传统文化精神与唐末北宋词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
1997年
唐末北宋时期,由于传统儒学思想衰颓,人们不再沉醉于理想的追求,而把生命的视点投向世俗的享乐上,追求愉悦和轻歌曼舞成了人们生命或生活的主题。在这种释道思想为精神支柱的背景下,艺术家把笔触伸进了生命自然的深处,努力开掘出幽秘多汁的情感世界,因而作为“娱宾”“遣兴”的词便迅速发展起来,并把人间的男女之情作为词的价值取向。
彭功智
祁光禄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王绩诗歌艺术论
1994年
本文认为初唐诗人王绩的诗歌创作与南朝以来的宫体诗进行了决裂,而新人耳目,别具一格。其诗清新疏野,不事雕琢、一任感情的自由流泻奔放,情与物转,物因情现,适可而止,情貌无遗。在朴素的词句里面,深藏着浓厚的情思,在抑扬错落的词语里,仿佛听到自然律动的声响。兼用比兴,把理性的思考和感情的逼真较好地统一在诗歌里。且结构精巧,意蕴婉转。追求格律,已接近或达到律诗的基本标准。王绩是初唐一位承前启后的独特诗人。
祁光禄
关键词:
诗歌创作
唐初
文学创作
诗歌
近体诗
律诗
文化选择与现代化
1998年
祁光禄
关键词:
文化选择
个体生命
西方文化
文化思想
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
感悟──词学批评的范式
1998年
感悟,是词学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感悟的过程,就是接受主体对具体文本的艺术感受的再创造过程。它的主要特征是:接受主体往往从现实人生的需要出发,通过对本事的考索以求得微言大义;因主体的相异,使艺术批评显得多样化;诗化语言的巧妙比喻与凝炼,丰富了艺术批评的内容;境界的渲染,是生命独悟的传达。
祁光禄
关键词:
词学批评
感悟
比喻
境界
文化整合与姜词的艺术传达
1997年
祁光禄
关键词:
文化整合
《白雨斋词话》
咏物词
王沂孙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