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松
- 作品数:119 被引量:52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 一种甲状腺自身抗体血清转换的早期预警模型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状腺自身抗体血清转换的早期预警模型,属于检验医学技术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本发明是基于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观察健康人群2013年至2022年之间甲状腺抗体水平由阴转阳与机体其他相关指标的逐年变化情况,分析An...
- 秦晓松刘建华孟沅许瑶征
- 肠道菌群在疾病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相关,遗传、环境、饮食、肠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等因素都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进而引发疾病。目前,已被证实与肠道菌群有关的疾病涉及人体的多个器官系统,如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炎...
- 董宇秦晓松刘勇
- 关键词:肠道菌群疾病菌群失调
- 文献传递
- 肺癌预后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6年
- 秦晓松田应选
- 关键词:肺癌预后
- 以模拟教学为主的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安全教育被引量:8
- 2017年
-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需要进入临床实验室,对其进行生物安全教育,能保证他们安全顺利地完成实践学习任务。以模拟教学为主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教育,使其了解实验室感染来源,掌握实验室医疗垃圾处理及基本消毒灭菌方法。
- 刘建华尹萌秦晓松刘勇
-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实验室模拟教学生物安全教育
- 特异性IgG抗体在异种/同种异株疟原虫感染治愈后P.y17XL再感染中的保护作用
- 2012年
- 为探讨特异性IgG抗体在异种/同种异株疟原虫治愈后再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用不同种/株疟原虫感染BALB/c小鼠,经治愈后用P.y17XL再感染。通过计数红细胞感染率和检测再感染后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的水平变化,发现P.y17XNL感染治愈组小鼠几乎不出现原虫血症,其余异种疟原虫感染治愈组小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虫血症发生时相延迟和水平降低,部分生存率有所延长;不同虫种/株感染治愈后P.y17XL再感染的小鼠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P.y17XL初次感染的小鼠;P.v、P.y17XNL感染治愈小鼠血清中P.y17XL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出现显著增加(P<0.05),且以IgG1亚类升高为主。表明特异性IgG抗体可在宿主抗同源疟原虫再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对异种疟原虫再感染保护性有限。
- 秦晓松王庆辉刘军冯永辉曹雅明
- 关键词:特异性IGG再感染
- 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培养上清中VEGF表达以及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对VEGF表达的影响;采用雄性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敲除NK细胞,建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诱导的皮下肿瘤和实验性肺转移瘤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对皮下肿瘤和肺转移瘤中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本实验采用的3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都表达VEGF。0.1μmol/L、0.3μmol/L、1μmol/L和3μmol/L 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H226细胞VEGF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18%、8%、24%和47%,对A549细胞VEGF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14%、23%、50%和43%,对PC-9细胞VEGF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25%、56%、51%和71%。抑制Src酪氨酸激酶明显抑制VEGF在肺转移瘤和皮下肿瘤中的表达。结论:抑制Src酪氨酸激酶能够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体外和体内VEGF的表达。
- 郑锐秦晓松李文洁吴莎
- 关键词:SRC酪氨酸激酶非小细胞肺癌肺转移瘤皮下肿瘤VEGF
- 甲胎蛋白和胆碱酯酶在肝衰竭临床结局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和胆碱酯酶(ChE)在肝衰竭临床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79例肝衰竭患者,根据患者离院时状态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收集患者肝衰竭相关实验室指标并进行比较,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肝衰竭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肝衰竭临床结局的预测能力。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国际标准化比值(INR)[O^R=4.393,(95%CI:2.174,8.879)]、白蛋白(Alb)[O^R=1.956,(95%CI:1.184,3.231)]、甲胎蛋白(AFP)[O^R=1.371,(95%CI:1.075,1.748)]和胆碱酯酶(ChE)[O^R=5.276,(95%CI:3.586,7.762)]是影响肝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AFP预测肝衰竭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8,敏感性为86.6%(95%CI:78.2%,92.7%),特异性为63.4%(95%CI:52.0%,73.8%);ChE预测肝衰竭预后的AUC为0.802,敏感性为53.6%(95%CI:43.2%,63.8%),特异性为92.7%(95%CI:84.8%,97.3%)。两者联合的AUC为0.872,高于两者单独预测的准确性(AFP:Z=3.084,P=0.002;ChE:Z=2.945,P=0.003),其敏感性为84.5%(95%CI:75.8%,91.1%),特异性为76.8%(95%CI:66.2%,85.4%)。结论AFP及ChE可用于预测肝衰竭患者临床结局,两者联合可以对肝衰竭临床结局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 尹萌秦晓松刘勇
- 关键词:肝衰竭甲胎蛋白类胆碱酯酶类
- 2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肝损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白菡秦晓松张颖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肝损伤
- 辽宁省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现状调查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了解辽宁省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EQA)现状,加强全省凝血试验检验质量管理。方法对2014-2020年参加辽宁省凝血试验EQA的实验室,按照年度合格标准分别按年度、地区、医院等级计算实验室合格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省凝血试验EQA成绩合格的实验室比例逐年提高,省内各地区间实验室合格率统计学差异,医院等级越高,实验室合格率越高。结论全省凝血试验检验质量正在逐步提高,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院的检验质量管理。
- 李燕秦晓松
- 关键词:凝血试验
- 补体系统凝集素途径与糖尿病肾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18年
- 补体系统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及凝集素途径被激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补体系统凝集素途径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参与凝集素途径的起始因子有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纤维胶凝蛋白等,当模式识别分子识别并结合病原体,以酶原形式存在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被激活,进而启动后续级联反应并达到最终清除病原体的目的。本文就凝集素途径上游起始因子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纤维胶凝蛋白及下游关键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与糖尿病及其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以阐述补体系统凝集素途径在糖尿病肾脏疾病(D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张晋秦晓松刘建华刘勇
-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