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坤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膀胱肿瘤组织中Rb、E2F-1及P21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检测膀胱肿瘤组织中Rb、E2F-1及P21蛋白的表达,探讨三者在膀胱肿瘤组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2例膀胱肿瘤组织中Rb、E2F-1及P2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和膀胱移行细胞癌中Rb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3.3%(28/30)和68.5%(63/92),膀胱癌组低于乳头状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E2F-1、P21蛋白在膀胱癌与乳头状瘤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65/92)、46.7%(14/30)和72.8%(67/92)、50.0%(15/30),膀胱癌组高于乳头状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21)。E2F-1和P21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膀胱肿瘤组织中Rb与E2F-1、P2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1.000,P<0.05,r=-1.000,P<0.05);E2F-1和P2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1.000,P<0.05)。结论:Rb、E2F-1及P21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Rb、E2F-1及P21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为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及临床判断组织恶性程度提供参考。
- 程坤
- 关键词:膀胱肿瘤RB基因P21基因
- FGFR3、Rb及E2F-1在膀胱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FGFR3、Rb及E2F-1蛋白在膀胱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不同浓度的FGFR3、Rb及E2F-1蛋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2例膀胱肿瘤组织中三种蛋白的表达。结果:FGFR3和E2F-1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与乳头状瘤组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1.5%(75/92)、56.7%(17/30)和70.7%(65/92)、46.7%(14/30),移行细胞癌组的表达明显高于乳头状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17)。在移行细胞癌和乳头状瘤中R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5%(63/92)和93.3%(28/30),移行细胞癌组的表达低于乳头状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FGFR3与E2F-1蛋白在膀胱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1.000,P<0.05)。Rb与FGFR3、E2F-1蛋白在膀胱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1.000,P<0.05,r=-1.000,P<0.05)。结论:FGFR3、Rb及E2F-1蛋白的表达情况显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之有关,将三者联合检测对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及判断恶性程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程坤
- 关键词:膀胱肿瘤FGFR3基因RB基因
- 膀胱移行细胞肿瘤组织中FGFR3、E2F-1及P2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 2015年
- 目的探讨FGFR3、E2F-1及P21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和9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瘤组织中FGFR3、E2F-1及P2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各指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年龄和性别的关系。结果在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和膀胱移行细胞癌中,FGFR3、E2F-1及P2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17/30)和82%(75/92),47%(14/30)和71%(65/92),50%(15/30)和73%(67/92),膀胱癌组织中FGFR3、E2F-1及P21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乳头状瘤组织(P均<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膀胱肿瘤组织中FGFR3与E2F-1蛋白和P21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1.000,P<0.05;r=1.000,P<0.05);E2F-1蛋白和P21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1.000,P<0.05)。FGFR3、E2F-1和P21蛋白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组织学分级情况、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关。结论 FGFR3、E2F-1及P21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与膀胱移行细胞肿瘤组织的发生发展有关,FGFR3、E2F-1及P21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为诊断膀胱移行细胞肿瘤良、恶性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 程坤
- 关键词:P21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