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玲慧
- 作品数:50 被引量:36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药物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分析三种不同药物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21例)、B组(19例)、C组(30例)。A组患者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Ⅱ)(优思悦),B组患者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C组患者应用优思悦3~6个月后使用曼月乐。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经期时间、临床疗效,观察B组与C组应用曼月乐初期阴道不规则出血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经期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0.0%、100.0%,B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7.4%、84.2%,A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8.6%、52.4%,C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A组治疗后复发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阴道不规则出血为63.2%,明显高于C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Ⅱ)3~6个月后应用曼月乐,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减少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对于无生育要求或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采取此方案进行治疗。
- 庞秋实程玲慧王晶李文文
- 关键词:剖宫产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 17β-HSD-1、CD138和CD105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组织中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7β-HSD-1)、膜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配体蛋白聚糖-1(CD138)和血管生成标志因子内皮糖蛋白(CD105)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EP患者39例,取其EP组织样本(增生期19例、分泌期20例)作为息肉组,及其息肉旁内膜组织样本作为息肉旁组,另选择同期因不孕症或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增生期21例,分泌期1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17β-HSD-1、CD138和CD105在3组内膜组织中增生期及分泌期的表达情况。结果:17β-HSD-1、CD138、CD105在息肉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息肉旁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组增生期CD138和CD105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分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7β-HSD-1的阳性表达率在增生期和分泌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9%vs 80.0%,P>0.05)。息肉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CD105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异常子宫出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1%vs 90.0%,P<0.05)。17β-HSD-1和CD138(r=0.070)、17β-HSD-1和CD105(r=0.010)、CD138和CD105(r=0.010)在EP组织增生期及分泌期的阳性表达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EP组织中17β-HSD-1、CD138和CD105均呈现过表达,这种异常表达可能与EP的发生密切相关,其有可能参与了EP的形成,可能作为EP诊断的参考指标。
- 杨蕾程玲慧徐福霞
-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
-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合并内膜息肉的高危因素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相关不孕患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EP)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107例因不孕症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且经腹腔镜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为EM患者,根据宫腔镜检查及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是否合并EP分为EP组(60例)与非EP组(47例)。研究两组临床资料,探索EM不孕患者合并EP的高危因素。结果107例EM不孕患者中EP的发生率为56.1%。单因素分析显示:EP组年龄均值低于非EP组(P<0.05),EP组年龄≤36.5岁比例、子宫内膜厚度均值、子宫内膜厚度≥10.0 mm比例及原发性不孕比例均高于非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EM患者E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36.5岁(OR=5.409,95%CI 1.446,20.235,P<0.05)、子宫内膜厚度≥10.0 mm(OR=28.035,95%CI 7.152,109.891,P<0.01)是EM合并EP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原发性不孕(OR=1.033,95%CI 0.357,2.990,P>0.05)不是EM合并E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M患者合并EP的比例较高,建议临床上对EM相关不孕患者行宫腹腔镜检查,尤其是年龄≤36.5岁、子宫内膜厚度≥10.0 mm的EM不孕患者,达到对EP进行早期诊治的目的,以期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 李文文程玲慧庞秋实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高危因素
-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与IVF-ET后流产关系的研究
- 目的:了解TGFβ1及其受体在早期妊娠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TGFβ1在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法(SP法),检测10例IVF-ET(IVF-ET组)后自然流产绒毛及蜕膜组...
- 程玲慧曹云霞
- 文献传递
-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治疗方法探讨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种治疗方案。结果甲氨蝶呤治疗11例;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4例;米非司酮治疗4例;子宫动脉栓塞术的综合治疗40例;药物预处理后予以清宫术5例;直接清宫术1例;经腹疤痕处妊娠物祛除术7例;全子宫切除术1例;其他5例。结论 CSP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治疗。介入+清宫术治疗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 程玲慧崔欠欠王彦陶丽王艳玲
- 关键词: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
- 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7
- 2012年
- 目的:了解不同促排卵方案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因EMT行IVF-ET共262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超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超长方案组、短方案组和长方案组,比较3组间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年限、降调前CA125值、基础FSH、LH、E2水平、基础窦卵泡数、Gn启动量、Gn天数、Gn总量、取卵日E2、P、L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获卵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以及超长方案组降调后血清CA125水平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①短方案组年龄大于超长方案组和长方案组(P<0.05),而3组患者不孕类型和不孕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短方案组基础FSH水平、Gn启动量、取卵日LH值均较超长方案组及长方案组高(P<0.05);短方案组基础窦卵泡数、Gn天数、Gn用量、取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及获卵数均少于其他两组(P<0.05);超长方案组降调前CA125值大于短方案组及长方案组(P<0.05)。③超长方案组降调后CA125值≤10KU/L的妊娠率(40.91%)与10~20KU/L和>20KU/L水平的妊娠率(18.31%和17.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度EMT患者早期发现、早期选择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可以有效增加临床妊娠率,中重度患者采用超长方案同时检测血清CA125水平,对判断妊娠结局有辅助指导意义。
- 孙艳兰曹云霞程玲慧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促排卵方案癌抗原125
- 2018年合肥某院6 912例女性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评价合肥某医院妇产科门诊患者的HPV感染情况.方法采集2018年妇产科门诊6912例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提取DNA,检测HPV基因型,分析患者感染率及亚型.结果6912例的女性患者标本,检出2627例HPV阳性患者,总阳性率为38.0%.高危型HPV52感染率8.0%为最高,≥56岁组的总阳性率和高危型感染率最高,为53.02%和50.48%,26~35岁组总阳性率和高危型感染率最低,为33.09%和29.96%.随着感染型别的个数增加各分组的感染率减少,最高的单一感染总计1782例(25.78%),最低的多重感染236例(3.41%).结论研究该院门诊患者HPV分布有年龄和型别的差异,患者感染以高危型、单一感染为主,针对该地区HPV疫苗接种的选择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持.
- 周猷伟李绪清王彦程玲慧李洪言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宫颈癌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贝伐单抗治疗中老年复发转移性卵巢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贝伐单抗治疗中老年复发转移性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及对远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52例中老年复发转移性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贝伐单抗组(简称联合组,n=26)在d 1、d 8和d 15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同时在d 1、d 15给予贝伐单抗治疗;贝伐单抗组(简称单抗组,n=26)于d 1、d 15给予贝伐单抗治疗,每个周期为28 d,每组进行6个周期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进行评估观察,并比较治疗后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65.38%(17/26),单抗组治疗有效率为34.62%(9/2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1个月,单抗组为7.6个月,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期(OS)为18.1个月,单抗组为16.2个月,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肌肉痛、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贝伐单抗治疗中老年复发转移性卵巢癌疗效较单独使用贝伐单抗治疗疗效更好,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更长。
- 李丙森孙夷平刘虎许可可许可可
- 关键词:贝伐单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卵巢癌
- 脐带绕颈与胎儿窘迫关系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与胎儿窘迫的关系。方法分析753例脐带绕颈胎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脐带绕颈发生率为28.45%,其中胎儿窘迫占25.69%。结论脐带绕颈引起胎儿窘迫,绕颈周数越多,发生率越高。产前行B超及胎心监护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率。
- 魏兆莲程玲慧丛林
- 关键词:胎儿窘迫症病因学脐带绕颈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12例临床分析
- 1998年
- 目的提高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的诊断率。方法对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的发生率为4.5%,12例均为突发性下腹部痛伴明显腹膜刺激征但无休克表现,误诊5例。结论育龄期妇女围月经期突发下腹痛伴明显腹膜刺激征但无休克表现时应考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可能。后穹窿或腹腔穿刺。
- 李洪言徐翔程玲慧
- 关键词: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