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舜华
- 作品数:13 被引量:137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生态型早熟大豆杂交后代生育期遗传规律分析
- 1992年
- 本文用不同生态来源6个早熟大豆品种进行了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F_1代生育期以及不同生育阶段亲子关系、配合力、M、S.g/M.ss比值、遗传力、遗传相关。结果表明:早熟大豆杂种F_1代F_2代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介于双亲之间,与双亲值、中亲值相关密切。F_2代出现超亲分离。分离幅度、特殊配合力效应与双亲生态差异有关。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m.s.g/m.s.s比值与狭义遗传力高,在早代有较好的选择效果。东北与南方均有早熟基因源,一般配合力在F_1代与F_2代之间表现基本一致。生育前期对生育期的影响稍大于生育后期,开花至成熟期对于生育期影响主要是鼓粒至成熟期的作用,而开花至鼓粒期相对作用小些,所以对早熟品种选育既注意开花早,也要求鼓粒快。
- 尚春树程舜华石冰
- 关键词:生态型大豆生育期
- 大豆百粒重与抗旱性及产量的关系被引量:22
- 1991年
- 选用百粒重差异较大的10个品种,在人为的和自然的干旱条件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粒种在干旱条件下吸水量少,相对吸水率、发芽率和出苗率均较高,百粒重降低幅度较小。在水地,影响产量的最大因素是百粒重,最小因素是株荚数;在旱地最大因素则是株粒数,最小因素为百粒重。
- 许东河李东艳程舜华
- 关键词:大豆百粒重抗旱性通径分析
- 高抗SMV抗旱大豆新品种晋豆26号的选育与利用被引量:1
- 2004年
- 晋豆26号大豆新品种是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于1988年以复61为母本、晋大28(晋豆1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高抗SMV、抗旱性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具有4500kg/hm2的产量潜力。
- 杜维俊李贵全岳爱琴杨万仓郭显荣程舜华
- 关键词:大豆选育抗旱性花叶病毒抗病性
- 试论大豆光周期育种被引量:4
- 1990年
- 本文简述了大豆光周期育种是实现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的较重要的高产育种途径,并对光周期育种进展及培育中日性大豆程序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大豆光周期育种急待解决的问题。旨在推动我国光周期育种的进展。
- 杜维广张桂茹赵政文程舜华
- 关键词:大豆光周期育种
- 不同生态型大豆杂种后代早熟高产性研究
- 1992年
- 用不同生态来源的6个早熟大豆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研究F_1、F_2单株产量等性状的亲子关系、杂种优势,配合力、M·S·g/M·S·s值、遗传力、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早熟大豆杂种F_1、F_2单株产量等性状介于双亲之间,与双亲值、中亲值密切相关;F_2出现超亲分离,分离幅度、杂种优势、特殊配合力效应与双亲生态差异有关,单株粒重与鼓粒—成熟期密切相关,与开花—鼓粒期相关不显著,因此缩短开花—鼓粒期是提高大豆杂种后代早熟高产性的关键。
- 尚春树石冰程舜华
- 关键词:大豆生态型早熟性高产性
- 聚乙二醇渗透处理对大豆种子贮存能力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被引量:1
- 1991年
- 试验以大豆品种“晋豆1号”为材料,用30%聚乙二醇(PEG)水溶液对收获后的种子渗透处理24h后,在其自然老化过程中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均高于对照。经处理种子的细胞膜透性、内部过氧化物含量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维持较低的水平。表明应用聚乙二醇渗透处理能够有效地防止大豆种子老化,而降低内脂膜的过氧化反应水平,则是其可能的作用机理。
- 许东河李东艳陈于和程舜华
- 关键词:大豆聚乙二醇脂质过氧化种子处理种子活力
- 全文增补中
- 大豆不同品种类型对播期及密度的反应被引量:20
- 1991年
- 选取结荚习性、分枝性不同的四个品种为试材,采用二因素最优化设计,进行了品种、播期、密度的综合试验,并建立了数学模型。 结果表明:各类型品种在同一地区种植均可获得高产,但需配有相应的最佳栽培模式;播期与密度对产量影响均较大。播期早晚主要影响花前期长短,进而影响产量。无限型品种适宜的密度较低且范围较窄;分枝性强的有限型品种,适宜密度较高,范围较宽;独秆型品种则要求密度高,范围最窄。产量与单位面积总荚数相关最为密切(r=0.934),每平方米总荚数高于700,可获得每亩高于150公斤的产量。
- 许冬梅程舜华郭显荣
- 关键词:大豆播期数学模型
- 大豆不同类型高产栽培分析
- 许冬梅程舜华
-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高产栽培
- 高油大豆新品种晋大70的选育与评价被引量:6
- 2007年
- 晋大70大豆新品种是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于1992年以复61为母本、晋豆1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该品种脂肪含量22.06%,蛋白质含量41.18%,高抗大豆花叶病毒、抗旱性一级、抗孢囊线虫病、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2003年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本文报导晋大70的选育与试验结果,并对关键育种技术进行了探讨。
- 杜维俊李贵全杨万仓岳爱琴郭显荣程舜华
- 关键词:大豆高油高产抗旱
- 不同大豆品种抗旱生理生态的研究被引量:77
- 2000年
- 选用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现存的大豆资源 (包括中间材料 ) ,对抗旱基因筛选 ,选出十一份较好的材料 ,进行二年 (1 997、 1 998)水旱两地试验 ,在营养生长期测定“电导率、渗透势、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及水份饱和亏”等生理指标 ,并对生育期、株高、株荚数、百粒重、产量等性状作综合分析。同时利用抗旱指数 (DI)对大豆抗旱级别进行了划分 ,分析结果表明 ,大豆营养生长期生理抗旱性对后期各产量性状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 李贵全杜维俊孔照胜程舜华郭显荣
- 关键词:大豆抗旱性生理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