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穆菁菁

作品数:15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5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精神分裂症
  • 6篇分裂症
  • 4篇症状
  • 4篇精神分裂症患...
  • 3篇心理
  • 3篇厌恶
  • 3篇强迫性
  • 2篇大学生
  • 2篇调适
  • 2篇调适能力
  • 2篇信度
  • 2篇抑郁
  • 2篇强迫性障碍
  • 2篇强迫症
  • 2篇情绪
  • 2篇情绪障碍
  • 2篇量表
  • 1篇大学生心理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机构

  • 1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0篇安徽省精神卫...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合肥市第四人...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15篇穆菁菁
  • 8篇董毅
  • 5篇李晓驷
  • 5篇汪凯
  • 4篇马玉婷
  • 4篇赵菁
  • 4篇陈学全
  • 4篇周晓琴
  • 4篇朱道民
  • 4篇李慧
  • 3篇朱春燕
  • 3篇杨琪
  • 3篇王龙
  • 3篇蔡春岚
  • 3篇谢雯
  • 3篇耿峰
  • 3篇靳红
  • 3篇王安珍
  • 2篇余凤琼
  • 2篇刘寰忠

传媒

  • 6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伴和不伴污染洗涤症状的强迫性障碍患者的厌恶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伴和不伴污染/洗涤症状的强迫性障碍患者之间厌恶感的差异,为强迫性障碍的异质性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中强迫性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66例,根据是否伴有污染/洗涤症状分为清洗组(n=26)及非清洗组(n=40),并选取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51例。所有被试完成词汇判断任务,记录被试在核心厌恶词、道德厌恶词和中性词厌恶判断中的正确率、反应时及厌恶程度评级结果,比较三组被试厌恶感的差异。结果:清洗组、非清洗组核心厌恶词[(723±89)ms,(746±95)ms vs.(676±96)ms]及道德厌恶词[(772±98)ms,(796±92)ms vs.(723±94)ms]的反应时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且前两组核心厌恶词[(6.7±1.5),(6.9±1.6)vs.(5.8±1.7)]及道德厌恶词[(6.8±1.7),(7.2±1.3)vs.(6.3±1.5)]的厌恶程度评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清洗组与非清洗组在两类厌恶词的正确率、反应时及厌恶程度评级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强迫性障碍患者厌恶感均升高,伴和不伴污染/洗涤症状的患者之间厌恶感无差异。厌恶感升高可能与强迫性障碍的发生及发展均有关,降低厌恶感可能是未来强迫性障碍的一个治疗方向。
肖季平李晓驷周晓琴朱春燕余凤琼谢雯蔡春岚穆菁菁王安珍靳红
关键词:强迫性障碍
强迫症道德厌恶感及其与症状的关系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道德厌恶感特征,及其与患者强迫症状的关系。方法纳入28例OCD患者和30名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与患者相匹配的正常对照,以词汇判断任务测试被试对道德厌恶词、核心厌恶词、中性词进行厌恶判断的反应时、正确率及厌恶程度评级,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Y-BOCS)、帕多瓦量表—华盛顿州立大学修订版(Padua inventory-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revision,PI-WSUR)评估患者强迫症状。结果 OCD组对核心厌恶词([762.69±128.25)ms vs(.648.69±162.66)ms]和道德厌恶词([798.73±115.26)ms vs(.727.00±106.06)ms]的反应时较对照组长,对核心厌恶词([6.38±1.78)vs(.5.03±1.64)]和道德厌恶词([7.08±1.23)vs(.5.77±1.44)]的厌恶程度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D组对两类厌恶词的厌恶程度与Y-BOCS总分及Y-BOCS强迫思维分、强迫行为分、PI-WSUR总分及污染/清洗强迫因子、穿衣/打扮强迫因子、检查强迫因子、伤害他人/自己的强迫想法、伤害他人/自己的强迫冲动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示,只有污染/清洗强迫因子分别与核心厌恶词(β=0.61,P<0.01)和道德厌恶词(β=0.54,P<0.01)厌恶程度有关联。结论 OCD患者道德厌恶感及核心厌恶感均较对照组更强烈。道德厌恶感与强迫症状相关,受影响最大的是污染/强迫清洗症状。
靳红李晓驷朱春燕余凤琼董毅张蕾谢雯蔡春岚穆菁菁袁愫肖季平
关键词:强迫症厌恶
中文版修订社会快感缺失量表的信效度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 分析中文版修订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RSAS-C对314名正常健康者和20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随机抽取75名正常者和102名患者间隔两周后进行重测,评估重测信度,以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总分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阴性症状分为效标,计算效标关联效度.结果 信度检验:总样本、患者组和正常组RSAS-C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787、0.804和0.759;分半信度分别为0.715、0.740和0.676;重测信度分别为0.902、0.916和0.831.效度检验:总样本、患者组和正常组RSAS-C得分与TAS-20总分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61、0.398和0.154,患者组RSAS-C得分与PANSS阴性症状分的相关系数为0.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RSAS-C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健康者,表明RSAS-C具有较好的实证效度.结论 RSAS-C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中国正常人群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人群快感缺失状况的评估.
马玉婷董毅汪凯赵菁穆菁菁刘勇杨琪陈学全耿峰李慧
关键词:信度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及其与快感缺失的关系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比较抑郁症患者与正常者的自我怜悯水平,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与快感缺失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自我怜悯量表(SCS-C)、中文版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和中文版躯体快感缺失量表(RPAS-C)对76例不同症状水平的抑郁症患者和79例正常者进行评估,抑郁症患者同时做中文版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评估,分析患者自我怜悯水平与快感缺失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组SCSC总分及其自我友善、普遍人性和正念因子得分均低于正常组(P<0.01);患者组RSAS-C和RPAS-C得分高于对照者(P<0.01);患者组SCS-C总分及其各个因子分与BDI得分(r=-0.699^-0.610,P<0.01)、RSAS-C得分(r=-0.446^-0.391,P<0.01)和RPAS-C得分(r=-0.481^-0.429,P<0.01)呈负相关性,控制BDI得分后,SCS-C得分与RSAS-C和RPAS-C得分间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较低,与社会和躯体快感缺失间存在相关,这种关联受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
岳君思耿峰董毅朱道民穆菁菁方文梅谢思思高莉玲高艳平田仰华汪凯
关键词:抑郁症状抑郁症
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快感缺失和成人依恋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快感缺失与成人依恋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修订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中文版修订躯体快感缺失量表(RPAS-C)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对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69例正常人进行评估,分析两组快感缺失得分的差异,以及精神分裂症组快感缺失与成人依恋风格的关系。结果:精神分裂症组RSAS-C评分(11.85±6.75)、RPAS-C评分(16.86±9.61)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分别为8.59±5.09、14.07±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分裂症组RPAS-C得分、RSAS-C得分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阴性症状分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318,P<0.01;r=0.239,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RSAS-C得分与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之间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291,P<0.01;r=0.497,P<0.01),RPAS-C得分与依恋回避呈正相关(r=0.537,P<0.01),而与依恋焦虑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组快感缺失程度高于正常组,与不安全的成人依恋特征即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韩丽娟耿峰董毅朱道民李慧穆菁菁谢军陈学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依恋焦虑
强迫症患者共情缺陷及其与症状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共情能力及其与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53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测试,与54例对照者比较,同时做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评估。结果强迫症患者的IRI-C总分、观点采择分、想象力分和共情性关心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个人痛苦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强迫症患者IRI-C总分、观点采择、想象力、共情性关心与YBOCS分无相关性,IRI-C个人痛苦因子分与YBOCS总分(r=0.31,P<0.05)、强迫思维分(r=0.31,P<0.05)和强迫行为分(r=0.28,P<0.05)呈正相关。结论强迫症患者存在广泛的共情能力损害,其共情缺陷可能反映了一种素质性特征。
孙正董毅朱春燕杨丽达王龙穆菁菁王安珍谢思思杨琪季芳陈洁张小倩洪虹
关键词:强迫性人格障碍
社会支持在犯罪青少年及情绪障碍青少年依恋模式和应对方式间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对犯罪青少年和情绪障碍青少年的依恋模式以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应对方式问卷、亲密关系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抽取177例犯罪青少年、80例情绪障碍青少年和163例正常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三组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解决问题、合理化、自责和退避等维度差异显著(F=7.902,8.047,59.009,19.248,5.304,7.596,10.652,6.699,11.009; P<0.05).②情绪障碍组依恋回避与对支持利用度、求助呈显著负相关(r=-0.470,-0.350; P<0.01);犯罪组依恋回避与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r=-0.232,-0.235;P<0.01),主观支持与解决问题呈显著正相关(r=0.272,P<0.01),支持利用度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正相关(r=0.258,0.424;P<0.01),依恋焦虑与客观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呈显著正相关(r=-0.253,0.300;P<0.01).③情绪障碍组和犯罪组对支持利用度在依恋回避和求助之间都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犯罪组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在依恋回避和解决问题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犯罪青少年和情绪障碍青少年都具有不安全型依恋特征,在社会支持方面均有欠缺,且都容易采取消极退避的应对方式.两类问题青少年的依恋模式均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对应对方式产生影响,但影响路径略有差异.
周晓琴李晓驷李泽爱穆菁菁刘寰忠郑诚刘丽军
关键词:情绪障碍犯罪青少年依恋模式社会支持
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孔整体加工与执行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对面孔整体加工的差异,探讨整体加工与执行功能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合成面孔任务(CFT)对56名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4名正常人进行测试,同时做威斯康辛卡片分类任务(WCST)和数字广度测验(DS)评估.结果 患者组CFT的合成面孔效应分数(CFEs)[(-2.75±0.72)分]、正确率[(68.13±17.26)%]和DS得分[(19.73±4.38)分]低于正常组[分别为:(0.14±0.58)分、(83.61±10.48)%和(24.33±2.08)分],CFT的平均反应时[(7015±3685) ms]和WCST的持续性错误数[(27.45±15.67)个]高于正常组[分别为:(4095±1883) ms和(11.93±8.87)个],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CFT的正确率与WCST的持续性错误数(r=-0.339,P<0.01)和DS得分(r=0.314,P<0.05)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CFT的CFEs和平均反应时与WCST的持续性错误数和DS得分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面孔整体加工损伤,面孔加工准确性的降低可能与执行功能受损有关.
赵菁董毅汪凯马玉婷季益富朱道民穆菁菁陈学全李慧
关键词:面孔识别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快感缺失与共情缺陷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的快感缺失程度,探讨快感缺失与共情缺陷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文版修订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中文版修订躯体快感缺失量表(RPAS-C)和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2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75名正常人进行评估,分析患者快感缺失与共情能力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组RSAS-C得分[(13.21±6.06)分]和RPAS-C得分[(18.98±8.5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51±5.20)分和(16.82±7.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共情总分、观点采择因子分、想象力因子分和共情性关心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RSAS-C得分(r=-0.170,P<0.05)和RPAS-C得分(r=-0.275,P<0.01)与共情总分呈负相关,控制PANSS总分后,快感缺失得分与共情得分间的相关性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正常人存在快感缺失和共情能力缺陷,患者的快感缺失与共情障碍间存在相关,提示两种情绪加工缺陷可能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赵菁汪凯董毅马玉婷季益富朱道民穆菁菁陈学全李慧
关键词:共情精神分裂症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研究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特征和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方法随机收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466例,测定患者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B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吸烟率(吸烟人数/总人数)、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Framing-ham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评分(Framing-ham risk score,FRS)和血管年龄等指标,并与507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其中10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和血管年龄用Framing-ham心血管疾病风险评分表来计算。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于对照组[(6.71%±6.95%)vs.(4.76%±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的吸烟率[(41%)vs.(19%)]、代谢综合征患病率[(25%)vs.(17%)]、BMI水平[(23.67±3.61)kg/m^2 vs.(21.73±4.11)kg/m^2]和血管年龄[(46.7±15.3)岁vs.(43.7±9.8)岁]增加(P<0.05);SBP[(119.86±14.90)mmHg vs.(128.10±15.41)mmHg]和HDL-C水平[(1.08±0.27)mmol/L vs.(1.38±0.22)mmol/L]降低(P<0.05)。患者组的FRS总分与BMI、FBG、SBP、腰围及吸烟指数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示,FRS总分与FBG(β=0.181,P<0.01)、SBP(β=0.149,P<0.01)、HDL-C(β=-0.107,P<0.01)和吸烟指数(吸烟支数×吸烟年数)(β=0.554,P<0.01)有关联。结论研究发现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为6.7%,显著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吸烟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疾病有关联。
赵帅周晓琴夏海龙穆菁菁王龙朱丽王安珍陈玉霞干万红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