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符登军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无水芒硝
  • 2篇QF
  • 1篇调整挖潜
  • 1篇盐矿
  • 1篇油气
  • 1篇油气系统
  • 1篇油田
  • 1篇油田调整
  • 1篇源岩
  • 1篇剩余油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气系统
  • 1篇主控因素
  • 1篇主控因素分析
  • 1篇挖潜
  • 1篇挖潜研究
  • 1篇裂缝
  • 1篇基底
  • 1篇含油

机构

  • 4篇中国石化
  • 2篇江苏油田

作者

  • 6篇符登军
  • 2篇陈宪和
  • 2篇魏素娟
  • 2篇朱煜
  • 2篇陈敬
  • 2篇魏素娟
  • 2篇高国强
  • 1篇姚坤
  • 1篇黄忠
  • 1篇高国强

传媒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中国井矿盐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复杂油气藏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洪泽凹陷QF矿区盐矿分布特征及开发对策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对洪泽凹陷QF矿区及周边已钻井的对比分析,明确了矿区石盐矿和无水芒硝矿的纵向分布特征、构造特征及平面分布特征。结合盐矿的分布特征和开发现状制定出了能够综合利用的开发对策。
陈敬符登军
关键词:盐矿
邱家庄油田调整挖潜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改善邱家庄油田开发效果,通过开展地质再认识,研究构造和储层分布;结合动态资料,研究邱家庄剩余油分布;精心调整,降水增油,改善开发效果;通过钻井、侧钻、卡堵水、调补层等手段,对邱家庄剩余油进行充分动用,提高了邱家庄采收率。
陈敬符登军
关键词:调整挖潜剩余油
QF矿区无水芒硝矿精细描述及开发对策
2012年
根据对洪泽凹陷QF矿区及周边已钻井分析认为,矿区无水芒硝主要分布在下盐亚段的第Ⅷ、Ⅸ矿层,以及S12井附近的淡化亚段。通过研究,认为探区内矿层构造稳定,沉积厚度变化小,但北部有缺失。无水芒硝主要分布在矿区南部,第Ⅸ矿层分布范围小,厚度薄,而第Ⅷ矿层分布范围广,厚度大,第Ⅺ矿层只在S12井附近有分布。化验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无水芒硝品级较好,符合工业指标要求。结合矿层特征,认为研究区宜采用水溶式对井生产为主,配合少量单井为辅的开发方式。
朱煜高国强符登军魏素娟陈宪和
关键词:无水芒硝
也门71区块基底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2012年
裂缝是也门71区块基底储层的有效储集空间和主要渗流通道,其非常强的非均质性严重制约了该区的勘探。通过开展成像测井精细解释,定量表征了区内裂缝的发育特征,结合钻井生产测井测试(PLT测试)结果发现:裂缝的发育程度控制了单井的产能;裂缝的发育程度则受控于岩性、断裂、古构造及溶蚀作用。
高国强姚坤魏素娟黄忠符登军
关键词:基底裂缝发育特征主控因素
也门1区块含油气系统划分与特征
2011年
根据也门1区块油源对比,油源主要来自马德比组,结合储层条件,该区块可以划分为马德比组-萨尔组(!)、马德比组-休库拉组(!)、马德比组-基底(!)三个含油气系统。其中马德比组-休库拉组(!)和马德比组-基底(!)含油气系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而马德比组-萨尔组(!)含油气系统则全区分布,且三套含油气系统均发育良好的储盖组合。
魏素娟符登军
关键词:含油气系统烃源岩储层
洪泽凹陷顺河次凹无水芒硝矿床精细描述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对无水芒硝矿床的构造、厚度及分布特征等描述,认为顺河次凹矿层构造稳定;无水芒硝沉积厚度变化大,主要分布在次凹南部,北部缺失;主要矿层为Ⅷ层,具有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品位好的特点。通过对次凹内无水芒硝岩分布及岩矿特征的精细描述,指出了顺河次凹无水芒硝矿床的分布规律,对该区盐类矿床的勘探、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宪和朱煜高国强符登军魏素娟
关键词:无水芒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