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约翰·弗里德曼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城市
  • 3篇邻里
  • 2篇中国城
  • 2篇中国城市化
  • 2篇中国城市化研...
  • 2篇中国式
  • 2篇社区建设
  • 2篇生活质量
  • 2篇小空间
  • 2篇连续性
  • 2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2篇活质量
  • 2篇城市规划
  • 2篇城市化
  • 2篇城市化研究
  • 2篇城市文明
  • 2篇城乡
  • 2篇城乡关系
  • 1篇地标

机构

  • 6篇英属哥伦比亚...
  • 4篇南京大学
  • 4篇宁波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4篇不列颠哥伦比...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广州市城市规...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 1篇伊利诺伊大学

作者

  • 11篇约翰·弗里德...
  • 4篇顾朝林
  • 3篇陈芳
  • 2篇刘合林
  • 1篇冯革群
  • 1篇张庭伟
  • 1篇易晓峰

传媒

  • 6篇城市与区域规...
  • 3篇国际城市规划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中国2010...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走向非欧几里得规划模型
2010年
本文反思了规划的工程模型,认为该模型将被新的、更合适的规划模型——非欧几里得规划模型所替代。本文认为非欧几里得规划模型具有规范、创新、政治、互动和基于社会学习五个特征。
约翰·弗里德曼易晓峰
中国城市化研究中的四大论点被引量:9
2008年
这篇文章特别为研究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学者而作,但主要针对那些并非汉学家的部分学者。在他们作研究的过程中,有四大论点必须予以明确。第一点是必须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拥有古老城市文明的国度,但同时,今天我们所见的城市化过程又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在研究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历史角度考察其连续性,还要从时代角度考察其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也即必须认识到中国城市化过程是具有二元特征的。第二点是中国的城市化是一个多维度的社会—空间发展过程,其至少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这七个方面相互交织但又各不相同,每一方面都拥有自己的独特语汇与学术传统。因此,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需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第三点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涉及城乡关系,对其的研究须与早期的研究有所不同,即更加强调城市视角而非乡村视角。最后,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个观点,我认为中国城市化虽与全球化过程相互交织,但其首先应理解为一种内生过程,这一过程将引导特殊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
约翰·弗里德曼刘合林顾朝林
关键词:中国式城市文明城乡关系连续性
比邻而居--重构我们的城市
本文主要关于城市、社会可持续性的研究,关于上百万老百姓,尤其是那些劳动者的城市权。因为劳动者是所有这些辛苦工作者中非常重要的成员,通过把这个主体和社区的概念结合起来,因为社区才是人们真正生活的地方,也是社会学家有时所称的...
约翰·弗里德曼
关键词:城市规划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
日常生活的城市:知识与权力以及再现的问题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认为,针对城市中的微小空间,至关重要的概念是日常生活行为、社会再生产以及社会意义的建构。只有建成环境与社会生活节奏相合拍,才能生发出丰富的意义。从城市居民的视角来看,城市是密集的、复杂的,并由各种矛盾织成具有丰富意义的网络。虽然这些矛盾难解难分,但它们却构成城市美好生活的基础(对普通市民来说,城市是生活的家园和场所,需要的是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个体生活的基本需求和社会交往以及个人情感、灵魂寄托之处;对开发商来说,城市是寻找商机和利润的机会空间;对政客来说,城市则是权力博弈和交易、是高大上和吸引眼球的大手笔工程项目的实施工地;对于野心家来说,是实现个人雄心抱负和大展宏图并成就伟业的舞台世界——译者注)。遗憾的是,很难将这些意义用战略决策的方式清晰呈现出来,并给人以充分的说服力。因此,当官方规划师和私人投资商们试图通过总体规划和大手笔工程项目改造或重塑城市的形态时,这些意义大多无法体现出来。鉴于这些意义难以表达的原因,城市快速的发展景观目前还是由宏观和中观尺度层面规划主宰。但这却常常导致城市生活空间的异化、更大的杂乱无章、个体生活的迷茫、社会意义的缺失以及社区纽带的撕裂,从而进一步导致地方居民无力对抗蔓延扩散而意气消沉。随之而来的是,许多无权无势的年轻人开始沉迷于毒品、犯罪与暴力等堕落和反城市活动,而他们的生活空间则成了政府和开发商眼中的遗弃社会环境。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今后的几十年,这一问题将日益严峻。其解决之道,首先是城市规划师对小空间尺度日常生活行为的认可和重视。规划过程的至始至终,都必须与相关群体保持开诚布公的协商和沟通。�
约翰·弗里德曼冯革群顾朝林
关键词:城市地标节奏分析
中国社区生活质量规划
  THERE IS GROWING CONCERN IN CHINA WITH THE QUALITY OF LIFE (QOL) IN CITIES AND REGIONS.ONGOING CAUPD RESEARC...
约翰·弗里德曼陈芳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中国城市化研究中的四大论点
2017年
这篇文章特别为研究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学者而作,但主要针对那些并非汉学家的部分学者。在他们作研究的过程中,有四大论点必须予以明确。第一点是必须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拥有古老城市文明的国度,但同时,今天我们所见的城市化过程又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在研究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历史角度考察其连续性,还要从时代角度考察其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也即必须认识到中国城市化过程是具有二元特征的。第二点是中国的城市化是一个多维度的社会一空间发展过程,其至少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这七个方面相互交织但又各不相同,每一方面都拥有自己的独特语汇与学术传统。因此,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需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第三点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涉及城乡关系,对其的研究须与早期的研究有所不同,即更加强调城市视角而非乡村视角。最后,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个观点,我认为中国城市化虽与全球化过程相互交织,但其首先应理解为一种内生过程,这一过程将引导特殊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
约翰·弗里德曼刘合林顾朝林
关键词:中国式城市文明城乡关系连续性
规划理论的用途被引量:2
2009年
人们普遍认为规划理论与规划实践者的相关度不高。本文试图通过展现过去50年里规划理论对规划这个职业的影响,来反驳这种观点。文章提出了理论可以有助于规划工作领域的三种途径(这里的规划领域主要指北美的规划实践和教育)。第一个途径是对规划工作深入的人文主义哲学思考,并且探寻它对规划实践的含义。第二个途径是对规划实践进行调整,使其适应现实世界在尺度、复杂性和时间上的限制。第三个途径是将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思想通过规划理论转译到规划领域。本文的结论是:规划理论应当被看作是全球学者跨学科的一种努力,他们对规划专业的贡献非常重要。
约翰·弗里德曼李晓慧(译)张庭伟
对中国城市中场所及场所营造的思考
2017年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城市中的小空间,也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场所”。场所是城市各种琐碎旧事交织上演的舞台,其形成一方面缘于生活其中的居民,另一方面缘于国家的规划、监管和法令条例等。因此,城市小空间中居民的生活方式与节奏并不是市民生活的简单映象。同时,场所的反抗和辩驳性格也显而易见,其内部常会发生被(当地)国家认定为非法的行为。文章首先对场所的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就中国城市中场所及场所营造(也包括场所破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思考。由于城市的生活方式及节奏具有历史延续性,因此采用了历史分析的方法。在分析中国城市中的场所及场所营造的过程中,大概将其分成了四个时期:帝国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至今的时期。在分析各时期的历史后,继而阐述了作者自己的相关观点,并提出了一些可作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主题。
约翰·弗里德曼刘合林顾朝林
关键词:新中国城市民国时期小空间
走向可持续的邻里:社会规划在中国的作用--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旨在讨论加强邻里规划的重要性,它不仅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将促进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减少新的社会分异,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对象是90年代以来的宁波市。文章第二部分对宁波市的发展做了简要回顾,重点集中在近年来的人口变化方面。人口统计数据的动态变化主要表现在来自全国外来人口的净迁入量上,其社会政策影响在第三部分中有所分析。接下来的两部分对邻里治理的新系统,即社区居民委员会进行了评述,作者认为这种新的地方自治基础设施对于解决上述生态可持续性、社会融合以及邻里尺度上的生活质量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机会。文章最后还探讨了邻里规划者如何依循这些方法致力于地方倡导,并论及这种新方法对于规划教育的影响。
约翰·弗里德曼陈芳
关键词:生态可持续性社会融合生活质量
琐事千千的邻里生活: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规划被引量:2
2013年
中国近年来日益关注城市和区域的生活质量,但社区尺度的生活质量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采用民意调查的方法进行了四个城市社区的生活质量研究。本文将为社区生活质量的规划另辟蹊径。根据对西方生活质量研究方法的梳理,我们建议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研究城市社区这一微观尺度上的真实生活质量。其基本思路是利用现有的社区居委会这一组织机构进行系统信息搜集,包括现状条件、存在问题、组织功能,以及涉及到生活质量的一系列改造重点;基于此撰写年度社区陈述性报告,倡导一种以人为本的协商性规划过程,并作好与街道办事处和区级政府的衔接工作。这种方法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详见附件的宁波市社区规划案例研究。
约翰·弗里德曼陈芳
关键词:生活质量城市规划邻里组织机构街道办事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