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有华

作品数:67 被引量:177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6篇团簇
  • 33篇N
  • 29篇密度泛函
  • 29篇泛函
  • 26篇电子性质
  • 26篇密度泛函理论
  • 26篇泛函理论
  • 14篇第一性原理
  • 14篇密度泛函理论...
  • 9篇原子
  • 9篇磁性
  • 8篇低能
  • 8篇最低能量结构
  • 8篇基态
  • 8篇基态结构
  • 7篇自旋多重度
  • 7篇结构和电子性...
  • 6篇磁矩
  • 6篇12
  • 5篇第一性原理计...

机构

  • 44篇河南大学
  • 23篇华东理工大学
  • 10篇石河子大学
  • 6篇南京大学
  • 4篇新疆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成都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四川联合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昆明冶金高等...
  • 1篇遵义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刑警学院
  • 1篇漯河医学高等...

作者

  • 67篇罗有华
  • 20篇葛桂贤
  • 16篇王清林
  • 15篇闫玉丽
  • 15篇杨致
  • 14篇赵文杰
  • 14篇雷雪玲
  • 12篇井群
  • 8篇赵高峰
  • 5篇任凤竹
  • 5篇王献伟
  • 5篇黄宗胤
  • 5篇栗增
  • 5篇王广厚
  • 4篇刘霞
  • 4篇赵纪军
  • 4篇张俊
  • 3篇田付阳
  • 3篇仇树田
  • 3篇王渊旭

传媒

  • 24篇原子与分子物...
  • 17篇物理学报
  • 8篇河南大学学报...
  • 3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中国科学(G...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量子光学学报
  • 1篇成都科技大学...
  • 1篇大学物理实验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西安工程大学...
  • 1篇第十届全国量...
  • 1篇第九届全国原...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0
  • 7篇2009
  • 15篇2008
  • 15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3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密度泛函方法研究NiSin(n=1~13)团簇被引量:10
2008年
基于第一性原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系统研究了NiSin(n=1~13)团簇,在充分考虑自旋多重度的基础上讨论了这些团簇的生长行为,电子性质及其磁性.结果表明:NiSin+1的基态结构是在NiSin的基态结构上带帽一个Si原子而得到;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大,Ni原子逐渐从吸附在Sin团簇的表面位置移动到Sin团簇笼内;掺杂Ni原子提高了硅团簇的稳定性;NiSi10团簇的稳定性在所有团簇中是最高的;电子总是从Si向Ni转移,Ni原子所带的电荷数不仅与Ni原子的配位数有关,还与NiSin团簇的基态结构密切相关;当n=1~2时,团簇的自旋总磁矩为2μB,当n≥3时,团簇的磁性消失,这可能与Ni原子内部较强的sp-d杂化以及Si原子内部的s-p杂化有关.
张俊孙素梅井群赵高峰罗有华
关键词:电子性质磁矩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Mg_nO_n(n=2—8)团簇的结构和电子性质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对MgnOn(n=2—8)团簇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并对能量、频率和电子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当n=2,3时,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是平面结构;当n≥4时,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可以看成是由Mg2O2和Mg3O3单元组成的三维结构.O—Mg—O的钝角和较多的电荷转移对团簇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大,转移的电荷逐渐增加,转移的电荷量有达到块体中电荷值的趋势.团簇的垂直电离势、亲和势和最高已占据轨道与最低未占据轨道的能隙表明,Mg3O3和Mg6O6是稳定的团簇.
葛桂贤罗有华
关键词:电子性质
CO与Pd_n(n=1-8)团簇的相互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CO与钯团簇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PdnCO(n=1-8)体系的最低能量结构是在Pdn(n=1-8)团簇最低能量结构或亚稳态结构的基础上吸附CO生长而成;CO的吸附以端位吸附为主,其吸附没有改变Pdn团簇的结构;CO分子在Pdn团簇表面发生的是非解离性吸附.与优化的CO键长(0.1166nm)相比,除了n=2,团簇PdnCO的C—O键长为0.1167-0.1168nm,吸附后C—O键长变化较小,CO分子被活化程度较小.电荷集居数分析表明,CO的吸附对Pdn团簇的影响比较小;二阶能量差分表明,n=4,6的团簇是相对稳定的团簇.
葛桂贤唐光辉井群罗有华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电子性质
Be_nLa(n=1—18)团簇的结构、电子性质和磁性
2008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在多种初始构型下充分考虑自旋多重度,研究了BenLa团簇的平衡几何结构、电子性质和磁性.结果表明:BenLa团簇的基态附近有许多能量非常接近的同分异构体,说明该团簇结构较复杂,对其基态的寻找极具挑战性.BenLa团簇具有磁性且稳定性远高于Ben+1团簇,由此可知通过选择合适的掺杂元素可能得到高稳定性的磁性团簇.Be17La团簇特别稳定且能隙与主团簇的能隙相当.体系的磁矩主要来自外层未成对的价电子且La元素的贡献是主要的,除BeLa,Be3La团簇的磁矩为3μB外,其余的都为1μB.
任凤竹罗有华
关键词:平衡几何结构
第一性原理计算Zr_nFe(n=2—13)团簇的基态结构及其磁性被引量:6
2007年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对ZrnFe(n=2—13)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能量和频率计算.在充分考虑自旋多重度的前提下,对每一具体尺寸的团簇,得到了多个平衡构型,并根据能量高低确定了团簇的基态结构.综合团簇的结合能、二阶能量差分以及团簇的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未占据轨道间的能隙可知Zr5Fe,Zr7Fe和Zr12Fe团簇的稳定性相对较高,Zr12Fe团簇的结构是具有Ih对称性的正二十面体,而且Zr12Fe的稳定性在所有团簇中是最高的.另外,不仅Zr5Fe,Zr7Fe和Zr12Fe团簇的稳定性相对较高,而且它们均为磁性团簇(而Zrn团簇的磁矩在n≥5时已经发生了淬灭),由此可知通过选择合适的掺杂元素可能得到高稳定的磁性团簇.从Mulliken布居分析结果可知,除了在Zr12Fe团簇中Fe原子失去少量电荷外,其他团簇中Fe原子均从Zr原子那里得到了一定量电荷,即Fe原子在ZrnFe(n=2—13,n≠12)团簇中是电子受体.
赵文杰王清林任凤竹罗有华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自旋多重度磁矩
FeB_N(N≤6)团簇的结构与磁性被引量:19
2007年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在考虑自旋多重度后,预测了FeBN(N≤6)团簇的基态结构.结果表明基态团簇的自旋多重度分别为4,3,2,1,2和1,其中FeB4团簇比较稳定.同时对FeBN(N≤6)基态团簇的磁性做了系统地研究,发现除了FeB5团簇外,FeBN(N≤6)团簇的总磁矩和Fe原子磁矩随团簇尺寸的增大而减小.
杨致闫玉丽赵文杰雷雪玲葛桂贤罗有华
关键词:自旋多重度磁矩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Ge_nFe(n=1—8)团簇的基态结构及其磁性被引量:14
2007年
基于第一性原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GenFe(n=1—8)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能量及频率的计算,得到了GenFe(n=1—8)团簇在不同自旋多重度下的平衡构型及其基态结构.结果表明:GenFe混合团簇的平均结合能明显比相应纯锗团簇的平均结合能有所增大,即掺杂Fe原子可以提高锗团簇的稳定性;纯锗团簇的基态除了Ge2为自旋三重态外其他均为单重态,而混合团簇GenFe(n=1—8)的基态均为自旋三重态;对GenFe(n=1—8)团簇的磁性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发现团簇总磁矩随团簇尺寸增大基本稳定在2μB(只有Ge8Fe的总磁矩2.391μB较明显地偏离了2μB),另外团簇中Fe原子的磁矩在2.5μB左右振荡.
赵文杰杨致闫玉丽雷雪玲葛桂贤王清林罗有华
关键词:自旋多重度磁矩
(C_(60))_N团簇的结构被引量:2
1998年
采用Pacheco-Ramalho富勒烯分子间势,结合遗传算法,研究(C60)N团簇直到N=30的最低能量结构,总能量的二阶差分表明,显著峰位对应于尺寸N=13,19,23,26和28,与Martin等人的实验结果符合。
罗有华仇树田赵纪军王广厚
关键词:基态结构遗传算法
修正的非正交紧束缚总能模型在Si团簇中的应用
1998年
采用修正后的非正交紧束缚总能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研究了半导体团簇Si的基态能和基态构型,修正后的非正交紧束缚总能模型考虑了晶体场效应的影响,其结合能计算结果在实验结果的误差范围之内,通过它得出的基态构型与第一性原理的结果完全一致,这充分说明了修正后的非正交紧束缚总能模型的正确性。
仇树田赵纪军罗有华王广厚
关键词:GENETICSILICONCLUSTER
第一性原理研究Si_nB(n=1~12)团簇的稳定性被引量:1
2007年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我们研究了SinB(n=1~12)团簇的稳定性.结果表明:SinB的基态构型是在Sin-1B的基态或亚稳态构型上带帽一个Si原子而得到;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大,B原子逐渐从吸附在Sin团簇的表面位置移动到Sin团簇笼内;掺杂B原子提高了纯硅团簇的稳定性;电子总是从Si向B转移,B原子所带的电荷数不仅与B原子的配位数有关,还与SinB团簇的基态结构密切相关.
张俊赵高峰井群刘霞罗有华
关键词:电子性质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