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景莹

作品数:28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吸虫
  • 11篇华支睾吸虫
  • 9篇虫病
  • 8篇支睾吸虫病
  • 8篇吸虫病
  • 8篇华支睾吸虫病
  • 5篇细胞
  • 5篇小鼠
  • 4篇教学
  • 3篇血清
  • 3篇原虫
  • 3篇人体寄生虫
  • 3篇人体寄生虫学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树突状细胞
  • 3篇疟原虫
  • 3篇细胞因子
  • 3篇免疫
  • 3篇患者血清

机构

  • 28篇佳木斯大学
  • 3篇佳木斯大学附...
  • 2篇佳木斯市中心...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日本高知大学
  • 1篇武警医学院
  • 1篇大庆市人民医...
  • 1篇佳木斯市疾病...
  • 1篇佳木斯市妇幼...
  • 1篇郑州市第七人...
  • 1篇长崎大学

作者

  • 28篇肖景莹
  • 25篇蔡连顺
  • 14篇车世伟
  • 12篇毕胜
  • 11篇陈光
  • 10篇代月
  • 10篇齐宗春
  • 5篇苏菊香
  • 5篇王国志
  • 4篇马淑霞
  • 3篇朱丽贤
  • 2篇辛华
  • 1篇王李鸣
  • 1篇闫玉文
  • 1篇包名家
  • 1篇德弘慎治
  • 1篇朱兴全
  • 1篇朱立贤
  • 1篇罗兰
  • 1篇张冬梅

传媒

  • 13篇黑龙江医药科...
  • 4篇中国微生态学...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IL-2、sIL-2R、TNF-α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2002年
辛华蔡连顺肖景莹齐宗春朱立贤车世伟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血清IL-2SIL-2RTNF-Α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1
2002年
蔡连顺王宝来肖景莹温桂芝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水平与肝功能的临床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的表达,以及与肝功能的临床关系。方法50例未经治疗的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参照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法,分成A22例、B 14例、C 14例3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sVCAM-1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采用鲎三肽基质染色定量法检测血清细菌脂多糖(LPS)水平。对照组为健康献血员20例。结果(1)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sVCAM-1、LPS和IL-4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经相关性检验,患者血清sVCAM-1、LPS含量与TBL、ALT均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3)参照Child-Pugh分级,肝功能受累越重,患者血清中sVCAM-1、LPS和IL-4含量依次递增。结论sVCAM-1及LPS参与介导了华支睾吸虫病肝损伤过程;IL-4对华支睾吸虫感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蔡连顺陈光肖景莹罗兰马淑霞闫玉文齐宗春苏菊香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肝功能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sVCAM-1水平的动态观察
2007年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sVCAM-1)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 ISA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sVCAM-1和IL-4的含量。结果:华支睾吸虫病患者sVCAM-1和IL-4的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sVCAM-1和IL-4通过多种免疫调控作用,参与了华支睾吸虫病的发病过程。
蔡连顺王树清肖景莹毕胜车世伟代月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白细胞介素4
感染伯氏疟原虫的小鼠树突状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及形态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体外诱导和扩增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并探讨其与疟疾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感染伯氏疟原虫的BALB/c实验小鼠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各7只,将其股骨骨髓细胞分离。去除悬浮细胞,贴壁细胞中加入细胞因子(IL-4和GM-CSF)继续进行培养,2周后,诱导的DC经相差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DC在体外经细胞因子的刺激可增殖,但实验组小鼠DC增殖速度和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P<0.05)。结论:感染伯氏疟原虫的小鼠DC形态和数量的改变,可能由此导致其功能的改变,这可能是造成疟疾患者感染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
肖景莹蔡连顺代月车世伟齐宗春毕胜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形态学
ELISA检测囊虫患者血清与脑脊液中抗体的对比分析
1999年
肖景莹蔡连顺赵宇陈锡斌
关键词:ELISA血清脑脊液囊虫病
恶性疟原虫重组蛋白HGXPRT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恶性疟原虫(HN株)重组蛋白次黄嘌呤—鸟嘌呤—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Guanine-Xanthine,HGXPRT)免疫应答特性和免疫保护作用。 材料和方法...
肖景莹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重组蛋白免疫原性免疫保护抗体滴度
文献传递
旋毛虫感染小鼠血清干扰素-γ、白介素-4含量的变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4的含量,探讨小鼠感染旋毛虫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每只小鼠喂食感染旋毛幼虫200条,对照组小鼠不做处理,分别于小鼠感染旋毛虫后第7、14、21、28、35天,随机取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常规眼眶静脉取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测定IFN-γ、IL-4的值。结果模型组IFN-γ分泌水平在感染后7 d达峰值,感染后14和21 d水平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至感染后28、35 d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模型组IL-4分泌水平于感染后14 d达峰值,随后缓慢下降但始终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旋毛虫感染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成功地建立和转化,体液免疫在清除旋毛虫过程中至关重要。
毕胜齐宗春陈光苏菊香车世伟代月肖景莹蔡连顺
关键词:旋毛虫干扰素-Γ白介素-4
以EPG选择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剂量的观察
2000年
以EPG选择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剂量,并与以体重选择吡喹酮剂量的疗效相比较.结果显示,二者疗效相同,而前者应用剂量小,尤以轻、中度感染更为明显.我们认为以EPG推算虫荷,以量化的虫荷指标计算吡喹酮剂量,符合吡喹酮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杀虫特点,符合大剂量、短疗程,毒性小的用药原则。具有合理性及可行性.因此量化的虫荷指标与较精确的药物剂量是治疗的关键.
蔡连顺齐宗春肖景莹
关键词:EPG吡喹酮华支睾吸虫病
黑龙江省桦南县庆发村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2002年
肖景莹朱丽贤蔡连顺陈光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