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焰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某些含氧酸的酸强度与量化参数的相关性被引量:2
- 1989年
- 分子轨道理论中,将HMO方法的各种量化参数与化学反应活性相联系的研究,如利用键序、自极化率、前线轨道能级、总电荷密度、超离域度、自由价等量化参数来预测各种反应活性,取得了不少有意义的结果。利用其它半经验方法(如CNDO/2)的量化参数,如Mulliken重叠集居数,极化率,超离域度,总电荷密度来预测某些化合物的活性,也见诸于一些文章,得到了较好的线性回归方程。本文利用从头计算法,采取STO-3G基集计算了某些含氧酸分子,如H_2O,H_2O_2;HNO_2,HNO_3;HClO,HClO_2,HClO_3;HCO_2H,CH_3CO_2H等的电子结构,它们的标准几何构型取自已知的实验数据。将氢、氧原子上的总电荷密度以及氧原子上的亲电子超离域度与实验测得的酸性离解常数相联系,应用多元回归法,得到了较好的线性关系。
- 陆勤王国雄臧焰曾成
- 关键词:含氧酸酸强度
- N—氧化吡啶—2—甲醛双希夫碱配合物的研究被引量:3
- 1990年
- 本文合成了N-氧化吡啶-2-甲醛与乙二胺、1,2-丙二胺和邻苯二胺生成的双希夫碱,并合成了以它们为配体的十八个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电导,磁化率,红外,紫外与可见光谱,差热一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 尹湛峰臧焰王国雄曾成王伯康郑兴福
- 关键词:双希夫碱配合物
- 链型四核配合物中的磁交换作用
- 1990年
- 本文用不可约张量法导出了链型BAAB四核体系的自旋Hamilton算符的矩阵元的一般表达式,用此式系统处理了M·Cu·Cu·M(其中M是氧化数为2的Zn,Cu,Ni,Co,Fe,Mn)即S_2=S_=1/2,S_1=S_4=0,1/2,1,3/2,2,5/2的六个体系,分别得出它们的能级和磁化率公式,我们又合成了七个链型BAAB四核配合物(CuLMX_4)_2,其中L为双(N-氧化吡啶-2-甲醛)缩乙二胺(L′)或双(N-氧化吡啶-2-甲醛)缩-1,2-丙二胺(L″).用CF-1型提拉样品磁强计测定了它们在4.2-300K范围内的变温磁化率,然后用理论得出的公式对实验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磁交换常数J值和J′值以及分裂因子g值,所得J值说明了本文中的七个(CuLMX_4)_2型分子中,中间两个Cu原子之间有弱的铁磁性交换作用,而所得的J′值则表明链端的M与相邻的Cu之间有弱的反铁磁性相互作用,最后用AGK理论对交换途径作了说明。
- 曾成臧焰王国雄戴安邦
- 关键词:配合物磁交换
- N-氧化吡啶-2-甲醛缩氨基硫脲的双核铜配合物的磁性研究被引量:3
- 1989年
- 近年来,由于生物无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多核配合物中磁交换作用的研究,特别是配合物的分子结构与磁性的关系以及磁交换作用的机理。这些研究有助于搞清生物体内电子转移的途径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传递的机制,并且为合成具有特殊磁性的材料奠定基础。 Cu(Ⅱ)由于可以形成多种几何构型的配合物,且因其d^9电子组态的理论处理较为简单,
- 臧焰王国雄曾成戴安邦
- 关键词:铜配合物磁性硫脲
- N-氧化吡啶-2-甲醛衍生物的配合物研究——(Ⅱ)与二胺生成的双希夫碱铜配合物的电子结构被引量:1
- 1989年
- 用CNDO/2方法计算N-氧化吡啶-2-甲醛缩1,3-丙二胺合铜离子[Cu(piotn)(H_2O)_2]^(2+)和N-氧化吡啶-2-甲醛缩乙二胺合铜离子[Cu(pioen)(H_2O)]^(2+)的电子结构。以原子净电荷的变化和配合物大π键的形成说明配合物形成后红外谱中~vN-o波数少减和~vC-N波数增加的原因。
- 王国雄尹湛峰臧焰陆勤曾成
- 关键词:铜配合物电子结构
- N-氧化吡啶-2-甲醛衍生物的配合物研究——Ⅲ.N-氧化吡啶-2-甲醛缩氨基硫脲的双核铜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被引量:1
- 1989年
- 合成了N-氧化吡啶-2-甲醛缩氨基硫脲的双核铜配合物。晶体结构的测定表明两个Cu原子之间是通过两个单原子氧桥相联,每个桥联氧原子既处于一个Cu原子为中心的四方锥底面,又是另一个Cu原子四方锥的锥顶。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晶体结构参数为a=16.445,b=13.889,c=12.770A,β=122.82°。根据半经验MO法的计算结果,指出了红外谱中N-O键和C=N键特征峰朝不同方向位移的原因,并对磁偶合常数作了估计。
- 陆勤王国雄臧焰尹湛峰曾成周忠远
- 关键词:双核铜配合物晶体结构电子结构
- 全文增补中
- N-氧化吡啶-2-甲醛衍生物的配合物研究(Ⅰ)——与二胺生成的双Schiff碱铜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被引量:6
- 1989年
- 报道了N-氧化吡啶-2-甲醛(Pio)与乙二胺(en)及1,3-丙二胺(tn)生成的双Schiff碱Cu(Ⅱ)配合物([Cu(Pioen)H_2O](ClO_4)_2和[Cu(Piotn)(H_2O)_2](ClO_4)2)的合成和晶体结构。晶体[Cu(Pioen)H_2O_3(ClO_4)_2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2_12_12_2,α=7.9534(19),b=7.6768(48),c=26.1037(189),Z=4,R=0.077 1,R_w=0.0771。晶体[Cu(Piotn)-(H_2O)_2](ClO_4)_2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nam),α=7.1360(24)。b=13.7887(42),0=22.2556(81),Z=4,R=0.0491,R_w=0.0491。结构由Patterson函数及Fourier合成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至收敛。
- 臧焰陆勤尹湛峰曾成戴安邦周忠远
- 关键词:配合物吡啶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