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雨行
- 作品数:34 被引量:179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监测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5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6月至2012年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216例手术干预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评分3~8分),其中未应用颅内压监测探头患者为对照组,48例;应用颅内压监测的患者为研究组,168例。再将研究组分为3组A、B、C3组,根据颅内压变化予以相应的阶梯式治疗,以达到理想的颅内压控制及维持脑灌注压,分析颅内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致残率及死亡率明显降低,预后改善,尤其是先行开颅手术再行脑室型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术组患者预后较好;研究组应用甘露醇的剂量及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颅内压控制良好者预后较好。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颅内压监测指导治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 黄齐兵张源苏雨行张泽立王广辉李新钢
- 关键词:颅内压重型颅脑损伤预后
-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幕上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被引量:2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sTBI)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神经外科收治的幕上sTBI患者193例,其中106例为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UDC)组,87例为双侧去骨瓣减压(BDC)组。回顾性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影像学病变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DC组与UDC组术前颅内压最高值分别为(38.9±3.1)、(38.6±2.5)mmHg(1mmHg:0.133k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分别为(13.2±3.1)、(18.3±3.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DC组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为3.4%(3/87),低于UDC组的11.3%(12/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2组刀口愈合不良率分别为9.2%(8/87)、10.4%(11/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4)。术后1年随访,BDC组脑积水的发生率为8.0%(7/87),UDC组为17.9%(19/106);BDC组预后良好率为32.2%(28/87),UDC组为13.2%(14/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UDC相比,BDC可减少sTBI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更加有效缓解术后颅内压力,降低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 张泽立刘文明张源王广辉晏骖苏雨行黄齐兵
-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内压脑积水预后
- SIM2基因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李刚贺峭伟赵鹏申杰苏雨行
- 表现为自发性颅内出血的动脉瘤破裂的诊断与处理
- 2006年
- 苏雨行李刚贾德泽江玉泉徐淑军胡安明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 垂体腺瘤中sMICA对NK和T细胞表面受体NKG2D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 李刚马立新苏雨行贺峭伟刘青林邓林
- CTA、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对比研究(附11例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2005年6月~2006年5月,我科收治动脉瘤11例,现比较其CTA及DSA检查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 董印李刚王东海苏雨行张鸿日
- 钻孔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被引量:9
- 2016年
- 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是救治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及脑疝患者的主要手段,但术后易发生对侧硬膜下积液,是TBI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进展型硬膜下积液,会导致颅内压持续增高,如不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将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硬膜下积液一般采用如单纯包扎加压、经头皮穿刺积液抽出术、钻孔外引流术、积液-腹腔分流术、开颅清除硬膜下积液等。近几年,笔者采用钻孔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DC术后对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 张源王广辉晏骖张泽立刘文明苏雨行黄齐兵
-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去骨瓣减压术减压术后引流治疗进展型腰大池
- NKG2D在颅内肿瘤中的表达
- 2009年
- 目的通过研究垂体腺瘤、胶质瘤、脑膜瘤、颅咽管瘤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受体NKG2D的表达情况,分析探讨NKG2D表达与颅内肿瘤的关系,并结合临床资料,对垂体腺瘤患者NKG2D表达与临床因素关系进行了分析。方法通过红细胞裂解法,分离受检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染色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受体NKG2D的表达,并结合临床因素作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人相比,胶质瘤、脑膜瘤、颅咽管瘤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受体NKG2D表达无明显变化,垂体腺瘤患者外周血NKG2D的表达水平降低,并发现NKG2D的表达水平变化与垂体腺瘤患者视野缺损程度、出血等因素相关。结论在颅内常见肿瘤中,胶质瘤、脑膜瘤、颅咽管瘤患者外周血NK细胞受体NKG2D表达无明显变化,而垂体腺瘤患者外周血NK细胞受体NKG2D表达发生了变化,并且NKG2D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病情进展有一定的关系。
- 马立新李刚苏雨行张彩张建
- 关键词:垂体腺瘤脑膜瘤颅咽管瘤
- 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内血肿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内血肿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本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18~67岁,平均51岁。27例脑内血肿均经脑血管造影(DSA)或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其中前交通动脉瘤7例,后交通动脉瘤10例,大脑中动脉瘤9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大脑中动脉瘤1例。本研究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处理原则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中有24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及血肿清除术,2例行股动脉穿刺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行DSA检查确诊动脉瘤后术前准备时再出血,抢救无效死亡。根据GOS分级,本组Ⅰ级3例,Ⅱ级1例,Ⅲ级3例,Ⅳ级7例,Ⅴ级13例。结论某些特殊部位的自发性脑内血肿,有可能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需尽早行DSA或CTA检查明确诊断,治疗以手术为首选,术中夹闭动脉瘤并将血肿清除。
- 李刚李新钢徐淑军江玉泉王云彦贾德泽刘青林苏雨行王东海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内血肿外科手术
- STAT3Decoy ODN抑制胶质母细胞瘤增殖实验研究
- 目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是细胞信号传导通路JAK/STAT途径中关键的胞质转录因子,调节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表达的STAT3在胶质母细胞瘤中通过抑制凋亡、调节周期等多重机制促进肿瘤细胞的恶性增
- 顾金海李刚苏雨行申杰李蓉晖贺峭伟邓林
- 关键词:STAT3DECOYODN胶质母细胞瘤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