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伟民

作品数:24 被引量:14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棉铃
  • 14篇棉铃虫
  • 9篇成虫
  • 7篇性信息素
  • 6篇诱捕
  • 5篇棉铃虫成虫
  • 4篇诱捕器
  • 4篇害虫
  • 3篇诱捕效果
  • 3篇生态防治
  • 2篇性诱
  • 2篇性诱剂
  • 2篇害虫成虫
  • 2篇触角电位
  • 1篇电生理
  • 1篇毒理
  • 1篇端口
  • 1篇雄蛾
  • 1篇杨树枝把
  • 1篇诱蛾

机构

  • 2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4篇范伟民
  • 23篇盛承发
  • 16篇苏建伟
  • 13篇王红托
  • 11篇宣维健
  • 2篇马金石
  • 1篇王睿
  • 1篇秦启联
  • 1篇张桂芬

传媒

  • 4篇植物保护
  • 3篇昆虫学报
  • 2篇昆虫知识
  • 2篇中国棉花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植保技术与推...
  • 1篇生态安全与生...
  • 1篇中国生态学会...
  • 1篇1995年全...
  • 1篇中国科协20...
  • 1篇第三届中国青...

年份

  • 1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7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棉铃虫成虫对高浓度性信息素的行为反应被引量:5
2000年
室内行为实验表明 ,在高浓度性信息素环境中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 (H櫣bner)雌蛾更加活跃、觅偶行为更加积极主动、求偶时间显著延长 ,而雄蛾主动求偶时间显著缩短、静止时间显著延长。高浓度性信息素并未引起成虫在取食活动和产卵行为的明显改变 ,也未能有效阻断其交配行为 ,而是推迟了它们的交配日期、夜间初始交配时间 ,缩短了交配蛾的交配持续时间。因此 ,高浓度性信息素主要影响其交配质量 。
范伟民盛承发
关键词:性信息素棉铃虫
棉铃虫成虫对性信息素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通过EAG和风洞实验 ,研究了棉铃虫雌雄成虫对性信息素组分和诱芯 (Z 11 16Ald∶Z 9 16Ald =97∶3)的电生理反应。其中棉铃虫雌、雄蛾对诱芯的平均EAG反应测定值分别为 1 0 6mV和 4 32mV ,分别高出对照 (无性信息素空白诱芯 )0 6 7mV和 0 6 6mV ,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雌蛾 :t=2 5 0 2 0 ,P≤ 0 0 1;雄蛾 :t=44 2 6 9,P≤ 0 0 1) ;棉铃虫雌蛾对性信息素组分 (Z 11 16Ald和Z 9 16Ald)的EAG反应值随浓度增加而增加 ;雄蛾在被剪除触角后与雌蛾不能正常交配 ,而雌蛾在被剪除触角后仍有 40 %的交配率 ,比正常雌雄蛾的交配率 ( 70 % )有所下降 ;在风洞实验中 ,雄蛾没有顺风远离诱源的飞行行为 ,趋向诱源的比率为 81 8% ,与对照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性信息素组分对棉铃虫的交配活动有明显的影响。
范伟民盛承发苏建伟
关键词:棉铃虫性信息素EAG反应风洞
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技术:粘胶诱捕器、性诱剂保存期和剂量(英文)被引量:12
2001年
对不同剂量、不同保存期的性诱剂和几种常见诱捕器进行了田间诱蛾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诱芯所含的性诱剂的剂量以 30 0μg为宜 ;在低温条件下保存 1年对其诱蛾效果影响不大 ;泥盆诱捕器的诱蛾效果不理想 ,粘胶诱捕器的诱蛾效果也不及水盆诱捕器 ,但操作较为方便 ;在田间设置时 。
苏建伟张桂芬范伟民宣维健盛承发
关键词:二化螟性诱剂诱捕器水稻
棉铃虫成虫防治策略及技术展望
范伟民盛承发
关键词:棉铃虫成虫
光敏活性化合物与害虫治理被引量:2
2002年
光敏活性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绿色农药 ,本文简要介绍了光敏活性化合物的种类、毒杀机理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希望我国能更多地开发该领域的研究 。
苏建伟范伟民秦启联盛承发马金石
关键词:害虫治理毒理
棉铃虫成虫调控策略的探讨
<正> 棉铃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种虫态,幼虫为害农作物。传统防治的重点是对幼虫数量的直接控制,防治决策的主要依据如经济阈值等也多以幼虫或卵的数量为指标。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和措施,如喷洒各种化学农药、微生物制剂、激...
范伟民苏建伟盛承发
文献传递
浅谈害虫成虫防治技术被引量:12
2001年
目前害虫防治中的一系列问题如害虫幼虫抗药性上升、害虫天敌被大量杀伤、人畜中毒、环境污染与土壤农药残毒日趋严重 ,使以成虫为目标虫态或防治对象而开展的成虫防治策略被广为接受并广泛应用。本文对目前使用的各种成虫防治技术体系进行了概括 ,并列举了成虫防治技术的特点和优点 ,以及进行成虫防治的许多实例。其中信息化合物防治和遗传防治的飞速发展为成虫防治的应用提供了多种途径。
苏建伟范伟民王红托宣维健盛承发
关键词:害虫成虫生态防治
南疆棉区棉铃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建议被引量:2
1999年
90年代以来,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übner))在黄河流域棉区持续大发生,造成数百亿元经济损失。相反,西北内陆棉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而成为我国第一大产棉省(区),其棉花面积在1980年仅为1...
王红托范伟民盛承发
关键词:南疆棉区棉铃虫
棉铃虫成虫调控策略的探讨
棉铃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种虫态,幼虫为害农作物。传统防治的重点是 对幼虫数量的直接控制,防治决策的主要依据如经济阈值等也多以幼虫或卵的数量为指标。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和措施,如喷洒各种化学农药、微生物制剂、激素调节...
范伟民苏建伟盛承发
关键词:棉铃虫虫害防治
文献传递
几种光活化物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利用恒温养虫箱测定了6种光活化物在弱光下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弱光下,食物中添加少量光活化物后,显著抑制了棉铃虫幼虫的生长进度,部分光活化物显示了较好的杀虫性能。其中RH、EH和E对棉铃虫发育进度的抑制作用最大...
范伟民苏建伟盛承发马金石
关键词:棉铃虫生长发育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