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维生
- 作品数:29 被引量:25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大跨度悬挑梁的鉴定与加固设计
- 2007年
- 北京某综合楼,因悬挑梁设计和施工存在一些缺陷,为消除安全隐患对相应结构进行了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多种加固方法(钢拉杆、粘钢、钢支撑和钢支座)来加固悬挑梁。在加固方法中,重点介绍钢拉杆加固悬挑梁的设计过程。
- 荣维生杨沈朱晓东罗开海
- 关键词:加固方法钢拉杆
- 汶川5.12地震框架-剪力墙结构震害调查与反思被引量:26
- 2008年
- 汶川5.12地震发生后,受建设部委派,作者迅速赶往重灾区都江堰市进行震害调查。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震害情况进行了专门调查,与框架结构的震害进行了对比。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框架结构;楼梯应考虑参与主体结构抗震作用。
- 尹保江黄世敏薛彦涛葛学礼曾德民荣维生姚秋来于文申世元
- 关键词:汶川地震框架-剪力墙结构震害调查
- 板式转换结构转换层位置对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4
- 2004年
- 通过对设有不同位置转换层的空间结构分析,论述了转换层设置位置对板式转换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的影响。由于转换板自身大质量和刚度的影响,提出了转换层位置较高时,只有对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和层间位移角比的"双控制",才能避免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地震剪力的突变。该控制方法可供设计板式转换结构参考。
- 荣维生王亚勇
- 关键词:转换层层间位移角高层建筑地震剪力侧向刚度
- 汶川地震都江堰市工程震害分析与恢复重建建议被引量:11
- 2008年
-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通常都要进行工程震害调查,总结经验教训,为工程建设标准的修订提供基础资料,以提高工程抗震能力。这次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使建筑及其他工程产生了严重破坏,及时进行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总结,是我们工程技术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作者通过对重灾区之一的都江堰市建筑及供水、供电、通讯等生命线工程的震害调查,表述了房屋的破坏程度与破坏形态,分析了破坏原因,供从事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参考。
- 葛学礼黄世敏薛彦涛曾德民尹保江姚秋来荣维生于文
- 关键词:汶川地震震害调查震害分析恢复重建
- 海信大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 2003年
- 运用概念设计知识,详细分析了预应力部分结构方案的修改原则和配筋形式的确定。在设计中,对预应力板、宽扁梁、悬臂大梁采用不同的裂缝控制等级,这样不仅降低了工程造价,而且更能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预应力悬臂大梁的设计为结构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另一条路径。
- 荣维生
- 关键词:概念设计抗震设计
- 高层箱形转换结构上、下楼板和转换梁共同工作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采用组合有限元分析高层建筑箱形转换结构中转换梁与上、下楼板的共同工作,指出下盖板的设置能有效地分担转换梁的弯矩和轴力,而分担剪力的能力有限,同时,对转换梁抗扭并不存在一致有利的影响。并给出箱形转换层结构设计的有关建议。
- 荣维生王亚勇谢益人肖伟
- 关键词:箱形转换层梁式转换层楼板
- 直线和抛物线组合线形所产生的预应力作用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在超大跨度预应力梁设计时,为增加跨中区段预应力筋主弯矩的作用,通常将预应力筋布置为直线和抛物线的组合线形。研究表明,这种组合线形不能按等效荷载法来计算预应力的作用,而应采用约束次弯矩法来计算。推导了该种组合线形产生的约束次弯矩的计算公式,可方便运用到工程设计中,从而提高预应力的计算精度。
- 荣维生
- 关键词:等效荷载法次弯矩
- 平板中预应力筋的瞬时预应力损失分析被引量:7
- 2003年
- 瞬时预应力损失包括摩擦损失和锚固损失。根据平板中预应力筋线形的特点 ,考虑不同的张拉方式 ,建立了统一的瞬时预应力损失计算公式 。
- 赵勇黄鼎业李云贵荣维生范美玲
- 关键词:平板预应力混凝土锚固
- 高层建筑中转换厚板的受力特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2年
- 结合一工程实例,运用实体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带转换厚板的高层建筑结构进行整体计算,详细分析转换厚板在各种工况下的受力特性,给出按板带统计厚板内力和设计截面的方法,提出控制转换板挠度的限值,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 荣维生王亚勇惠跃荣
- 关键词:转换厚板受力特性板带
- 预应力混凝土板的等效荷载计算被引量:23
- 2002年
- 阐述了预应力等效荷载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赵勇黄鼎业李云贵荣维生范美玲
-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等效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