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世俊

作品数:68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动脉
  • 14篇心肌
  • 12篇心脏
  • 11篇消融
  • 10篇室性
  • 10篇冠状
  • 10篇冠状动脉
  • 9篇心病
  • 9篇冠心病
  • 7篇心肌梗死
  • 7篇心律
  • 7篇心律失常
  • 7篇梗死
  • 6篇心动过速
  • 6篇心室
  • 6篇型心
  • 6篇造影
  • 5篇动脉造影
  • 5篇心肌病
  • 5篇心脏病

机构

  • 63篇宁波市医疗中...
  • 5篇宁波大学
  • 2篇杭州市第一人...
  • 2篇宁波卫生职业...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宁波大学医学...
  • 1篇上海市心血管...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作者

  • 68篇葛世俊
  • 46篇周建庆
  • 30篇沈文均
  • 29篇周军波
  • 23篇柳俊平
  • 17篇陈治奎
  • 15篇姜庆军
  • 13篇陈燮晶
  • 12篇麻付胜
  • 10篇廉姜芳
  • 9篇陈文采
  • 9篇楼钶楠
  • 7篇肖骅
  • 7篇赵维庆
  • 5篇胡万英
  • 5篇高从光
  • 4篇叶明
  • 4篇陈亚娣
  • 4篇徐卫峰
  • 4篇高丛光

传媒

  • 15篇现代实用医学
  • 6篇心脑血管病防...
  • 5篇浙江临床医学
  • 5篇心电与循环
  • 4篇宁波医学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浙江医学
  • 2篇心脏杂志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心电图杂志(...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8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分析
2004年
陈燮晶葛世俊周建庆杨爱爱
关键词: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心电图
冠心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2000年
目的 对影响冠心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 1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管腔狭窄≥ 75 %的冠心病人的侧支循环开放情况 ,以及与高血压、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左室后壁厚度的关系。结果 在高血压组侧支循环为Ⅱ~Ⅲ级形式的占 70 .3% ,而在非高血压组占44 .35 % ,差异有显著性 ( R =0 .36 2 ,P <0 .0 1) ;右冠状动脉病变的Ⅱ~Ⅲ级形式占 6 1.91% ,而在左冠脉病变中仅占 40 .5 1% ,差异有显著性 ( R =0 .40 0 ,P <0 .0 1) ;侧支循环开放程度与左室后壁厚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开放数量在高血压和右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明显增加 ,左心室后壁厚度与侧支循环开放成正相关。
沈文均周建庆葛世俊肖骅柳俊平周军波高从光赵维庆
关键词: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术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葛世俊沈文均周军波柳俊平周建庆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主动过速,具有成功率高、安全性大、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另外,和药物治疗相比,射频消融术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避免终身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从长远看,也能节约医疗费用。因此...
关键词:
关键词: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
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现状及血脂管理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他汀类药物使用及血脂管理情况,为指导临床更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30例ACS患者,调查他汀药物使用情况,其中随访资料完整198例,根据他汀类药物使用剂量分为低剂量他汀治疗组(103例)和较大剂量组(95例),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血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急性期未启动大剂量他汀治疗,45.65%患者采用相对大剂量他汀治疗,强化他汀持续时间为1~2个月。(2)治疗1个月,两组患者TC、LDL-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较大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在降低LDL-C更显著[1.59±0.55mmol/L比1.95±0.53mmol/L,P〈0.05],首要达标率、总达标率更高[71.57%比45.63%,75.79%比48.54%,P〈0.05]。(3)治疗6个月血脂监测显示LDL-C(1.82±0.42)mmol/L,首要达标率43.24%,总达标率44.59%。结论 ACS患者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比例低,强化持续时间短,未根据血脂管理调整他汀类剂量,低剂量他汀达标率低,较大剂量他汀降低LDL-C更显著,达标率可观。
陈亚娣周建庆葛世俊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他汀类药物血脂管理
心电轴偏转在宽QRS波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索QRS波额面电轴偏转在体表心电图鉴别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WCT)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8年4月间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WCT患者186例(体表心电图390份),运用查表法计算WCT与窦性心律下QRS波额面心电轴的偏转情况,并分析其在体表心电图鉴别诊断WCT中的作用。结果 186例WCT中147例(79.03%)为室性心动过速(VT),39例(20.97%)为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伴传导异常。在95%置信区间内,QRS波电轴偏转诊断V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8(0.579~0.817,P=0.007)。与电轴左偏、电轴右偏、LBBB+电轴右偏等方法相比,电轴偏转> 68°诊断VT的特异性(91.43%)和敏感性(53.06%)均更理想。电轴偏转> 130°,特异性可达到100%,敏感性12.24%,其诊断效能与无人区电轴相当。结论 QRS波额面电轴偏转能准确地鉴别诊断WCT且易于掌握,可作为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心脏急症辅助诊断的常规方法加以推广。
徐小勇孟香红关海旺麻付胜廉姜芳葛世俊周建庆
关键词:宽QRS波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电轴体表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游离壁破裂的临床特点
2014年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急诊再灌注治疗特别是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的广泛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发生率有所下降[1]。心脏破裂,尤其是一旦发生心脏游离壁破裂,抢救手段十分有限,死亡率几乎达到100%。尽早识别心脏破裂高危患者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分析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患者和不合并心脏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姜庆军陈治奎周军波胡万英葛世俊周建庆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脏破裂再灌注治疗高危患者
射频消融治疗高龄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4例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CA)治疗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射频消融治疗80岁以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14例,其中慢径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8例、旁路消融5例、线性消融房扑1例。结果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PSVT患者14(男11,女3)例,年龄80—87(83.7±3.0)岁。主要并发症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脑梗死、糖尿病、肥厚性心肌病和主动脉瓣狭窄等。先行冠状动脉造影术4例;髂动脉迂曲,选择对侧动脉或使用长血管鞘跨过迂曲部位消融成功3例;术中发生心衰1例,在导管操作及电生理检查中诱发房颤(AF)2例;主动脉瓣狭窄应用直接穿间隔法后消融1例;在放电时出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放电时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大于0.24s)2例。穿刺点出现血肿1例。14例患者均首次消融均成功,其中2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术后共随访6—24月,均未复发,也无传导阻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高龄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有效、安全的。
沈文均葛世俊周建庆柳俊平周军波
关键词:高龄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
右心室主动电极起搏与被动电极起搏间起搏参数在心脏病中的差异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右心室主动电极起搏与被动电极起搏间起搏参数在心脏病中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1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起搏器植入患者,依据右心室起搏方法将患者分为主动电极起搏组(n=60)和被动电极起搏组(n=60),对两组患者的心室起搏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动电极起搏组患者的心室阻抗、感知均显著低于被动电极起搏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心室P波幅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心室阈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电极起搏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7%(1/60)显著低于被动电极起搏组10.0%(6/60)(P〈O.05)。结论右心室主动电极起搏在心脏病中的阻抗、感知均低于被动电极起搏间起搏,但二者的阈值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前者较后者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为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
陈亚娣周建庆葛世俊
关键词:起搏参数心脏病
白细胞计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的关系
2006年
目的研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死率的关系,为AMI预后提供预测。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4年6月226例AMI患者进行随访(平均417d)以确定其转归,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时白细胞总数,有关病史及治疗措施。结果白细胞总数与AMI病死率相关,随着白细胞数的增加,AMI病死率持续增加(P<0.01)。当白细胞数>1.10×1010/L时,AMI病死率是≤8.0×109/L时的2.5倍(P<0.01),0.81~1.10×1010/L时的1.8倍(P<0.05)。结论白细胞总数与AMI病死率有关。
肖骅周建庆葛世俊高丛光赵维庆陈文采柳俊平沈文均周军波
关键词:白细胞病死率
射频消融对心室预激患者左心房压力负荷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对心室预激患者左心房压力(LAP)负荷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成功完成左侧显性旁路射频消融的左侧心室预激患者71例,其中有心房颤动史9例,有心动过速病史63例。经胸超声测定射频消融前后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峰值(EMIVpeak),经导管穿刺房间隔测定LAP的峰值(LAPpeak)、谷值(LAPnadir)及平均值(LAPmean),比较消融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分析消融后LAPmean下降的预测因素。结果与消融前比较,射频消融后LAPpeak、LAPnadir、LAPmean均明显降低(均P<0.05),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血流速度的比值(E/A)、EMIVpeak均明显升高(均P<0.05)。经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有心房颤动史、消融前射血分数(EF)是射频消融后LAPmean下降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结论射频消融心室预激患者左侧旁道有助于降低LAP负荷,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徐光泽陈治奎林海燕沈文均葛世俊
关键词:心室预激左心房压力心房颤动射频消融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