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如海

作品数:168 被引量:816H指数:17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10篇机械工程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2篇汽车
  • 28篇乘员
  • 23篇碰撞
  • 20篇仿真
  • 17篇气囊
  • 14篇乘员约束
  • 13篇驾驶
  • 12篇安全气囊
  • 11篇有限元
  • 11篇校车
  • 11篇客车
  • 11篇车辆
  • 10篇优化设计
  • 9篇行人
  • 9篇MADYMO
  • 9篇乘员约束系统
  • 8篇正交
  • 8篇驾驶员
  • 8篇儿童乘员
  • 7篇电动

机构

  • 136篇江苏大学
  • 25篇无锡职业技术...
  • 19篇江苏理工大学
  • 11篇盐城工学院
  • 5篇东南大学
  • 5篇硅湖职业技术...
  • 5篇中国汽车技术...
  • 4篇常熟理工学院
  • 4篇同济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淮阴工学院
  • 2篇好孩子儿童用...
  • 2篇上海干巷车镜...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北方车辆...
  • 1篇中国重型汽车...
  • 1篇东风商用车公...
  • 1篇江苏联合职业...

作者

  • 167篇葛如海
  • 19篇洪亮
  • 14篇陈晓东
  • 13篇应龙
  • 13篇张学荣
  • 12篇刘星荣
  • 12篇苏清祖
  • 9篇刘德仿
  • 7篇臧绫
  • 7篇王斌
  • 7篇张瑞妍
  • 6篇胡满江
  • 5篇金桥
  • 5篇许栋
  • 5篇苗强
  • 4篇朱文婷
  • 4篇王怀
  • 4篇杨小平
  • 4篇王群山
  • 4篇符凯

传媒

  • 36篇汽车工程
  • 13篇中国安全科学...
  • 8篇广西大学学报...
  • 7篇江苏理工大学...
  • 7篇重庆理工大学...
  • 6篇汽车技术
  • 6篇机械设计与制...
  • 6篇轻型汽车技术
  • 6篇车辆与动力技...
  • 6篇江苏大学学报...
  • 5篇重庆交通大学...
  • 4篇拖拉机与农用...
  • 4篇中国公路学报
  • 3篇机床与液压
  • 3篇应用力学学报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计算机与现代...
  • 2篇机械科学与技...
  • 2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9篇2018
  • 11篇2017
  • 11篇2016
  • 10篇2015
  • 9篇2014
  • 14篇2013
  • 10篇2012
  • 8篇2011
  • 11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10篇2007
  • 1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3
1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客车正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的仿真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利用碰撞仿真分析软件MADYMO,建立了包括大客车车体、安全带和假人的乘客约束系统正面碰撞模型,对模型进行计算求解后得到乘员头部、胸部伤害响应曲线和HIC、胸部3ms加速度、胸部压缩量等伤害值。与实车碰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可知,模型较真实地反映了碰撞试验过程。最后利用该模型在三种工况下对安全带对乘员的HIC、胸部3ms加速度、胸部压缩量和左右大腿力等伤害值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点式安全带对乘客保护效果最好,其次是两点式腰带,不系安全带最为危险。
葛如海许栋王桃英臧绫
关键词:客车
安全气囊对离位乘员损伤影响的仿真研究被引量:21
2007年
基于MADYMO软件的Gas Flow流体计算方法及5百分位Facet假人建立了驾驶员侧气囊模型及5百分位女性假人两种离位情况(OOP)的计算机模型,并通过气囊静态展开试验及假人两种不同位置的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模型基础上通过改变气囊参数,分析了各参数对两个位置模型人体各部位损伤影响及其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对离位乘员伤害影响比较敏感的气囊参数依次为气体发生器峰值压力、气袋体积、排气孔大小、织物渗透率、织物杨氏模量及密度。
葛如海蓝善斌陈晓东吴巍林海燕
关键词:安全气囊乘员伤害MADYMO
基于LS-Dyna的行人头部保护发动机罩优化被引量:2
2014年
在人-车碰撞中,发动机罩是与行人发生一次碰撞的主要部件。为了能在人—车碰撞中避免或减少行人的头部损伤,对某试验车型进行了行人保护儿童头型冲击试验,建立了相应的冲击试验头碰模型,并完成了对标验证。通过在特征点处头碰模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外罩板厚度、内罩板厚度、内罩板弱化形式以及罩盖抬升高度这四个主要因素对行人头碰保护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的理论方法,对四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得到了最优匹配方案,并对此方案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最优方案在特征点处对儿童头碰的保护效果提升几乎都在50%左右,最小处也提高了28.8%,说明此方案对该种发动机罩的儿童行人头部保护性能有很大的提升,为其他发动机罩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葛如海邱琦锋应龙金桥
关键词:行人保护发动机罩正交试验
波纹管碰撞吸能件与整车的匹配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为了改进某轻型客车的碰撞性能 ,在保险杠与车架之间装用波纹管吸能元件 ;对碰撞吸能的波纹管元件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波纹管各设计参数对碰撞吸能效果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优化设计 。
葛如海王晓程勇赵航
关键词:轻型客车优化设计
摩擦材料配方中黏弹性成份对其阻尼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选用不含黏弹性成份的非石棉有机摩擦材料为原样品,通过在其配方中分别添加不同类型、不同质量百分比含量的黏弹性成份,制备了多种不同样品。运用试验模态分析和动态热机械分析技术研究这些样品中黏弹性成份及其用量与影响制动噪声的摩擦片储存模量、共振频率和损耗因子之间的关系,得出在摩擦片配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黏弹性材料能显著增强摩擦片耗散制动系统振动能量的能力,减小摩擦片和制动盘共振倾向,从而实现抑制摩擦片振动和制动尖叫的目的。
葛如海史定洪姚冠新王红侠
关键词:摩擦材料制动尖叫黏弹性材料阻尼
车辆姿态感知与运动状态预测技术被引量:7
2013年
目前大多数已投入使用的汽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价格昂贵,而且停留在对汽车运动姿态的监测和报警功能上,缺乏对汽车未来时刻自身运动姿态作进一步预测。针对这些不足性,本文进行汽车运动姿态在线预测的研究,提前预测汽车未来时刻可能的行驶运行状态,对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最新的6轴运动处理组件MPU-6050实现汽车运动姿态参数的在线感知,设计卡尔曼滤波器,通过信号融合处理,获取汽车运动姿态参数的最优估计值,采用多层递阶模型来开展汽车运动姿态参数的预测。最后以纵向车速、侧倾角和横摆角为例开展感知与预测,进行实车道路试验,取得了很好的预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开展的汽车感知与预测技术的可行性和探索性。
葛如海管军虞小波石存杰
关键词:汽车主动安全
缓冲吸能式保险杠的低速碰撞试验和仿真被引量:1
2006年
针对某型国产汽车保险杠和一种加装缓冲装置的缓冲吸能式保险杠,对其结构的吸能特性用LS-DYNA3D软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得出缓冲吸能式保险杠具有较好的吸能特性的结论,这对于提高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具有积极的意义,安全吸能型保险杠将是汽车保险杠的主要发展方向。
葛如海王群山
关键词:保险杠吸能仿真碰撞
轻型客车前部非正面碰撞速度特性研究
从汽车前部非正面碰撞动量分析入手,提出碰撞前后汽车运动状态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可用于汽车交通事故分析及汽车碰撞研究。
葛如海刘星荣
关键词:汽车模拟计算
农用车空气悬架的混沌振动特性被引量:4
2017年
针对农村特殊路面状况及一车多用的特点,首次尝试在农用车上安装空气悬架,并建立该车单自由度1/4非线性空气悬架模型,利用MATLAB数值仿真方法,对模型的时间历程图、功率谱图、相图及Poincaré截面图进行分析,以揭示空气悬架振动参数变化所引起的振动形式的改变。此外,对系统可能发生混沌振动的范围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用试验的方法对仿真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中对空气悬架参数取值不同,会严重影响农用车的振动形式及其平顺性。
丁鹏田学锋葛如海王莹
关键词:农用车空气悬架
基于能量分析的汽车副驾驶乘员安全性研究
2019年
寻找出了副驾驶侧约束系统吸能与副驾驶乘员各部位损伤值的关系,为副驾驶侧约束系统优化提供了另一条思路。基于多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MADYMO建立并验证了某车型正面碰撞副驾驶员侧约束系统的仿真模型。结合对正面碰撞中副驾驶员能量传递的分析,对副驾驶员约束系统吸能进行了研究,并得出各约束子系统的吸能曲线。基于30组实验数据对约束系统吸能与副驾驶乘员损伤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驾驶测乘员伤害指标与约束系统吸收的乘员能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加权伤害指标WIC、头部伤害指标HIC36、颈部剪切力FZ均与安全气囊吸能、安全肩带吸能成负相关;胸部伤害指标Ccomp、C3ms与安全肩带吸能成负相关;大腿轴向压缩力FL、FR和小腿的压缩力FZL、FZR均与护膝板和地板吸能成正相关。
葛如海蔡朝阳顾瑶芝黄可鑫
关键词:安全性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