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恩钰

作品数:26 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溃疡
  • 4篇食管
  • 4篇食管静脉曲张
  • 4篇曲张
  • 4篇静脉
  • 4篇静脉曲张
  • 3篇消化性溃疡
  • 3篇功能性消化不...
  • 3篇出血
  • 2篇胆管
  • 2篇胰胆管
  • 2篇胰腺
  • 2篇硬化疗法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疗法
  • 2篇螺杆菌
  • 2篇内镜
  • 2篇结肠
  • 2篇溃疡性

机构

  • 23篇中日友好医院
  • 5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北京医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广州呼吸疾病...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董恩钰
  • 4篇樊艳华
  • 4篇窦艳玲
  • 4篇戴希真
  • 3篇张克俭
  • 3篇王晓娣
  • 2篇田自然
  • 2篇林三仁
  • 2篇田景绘
  • 2篇潘国宗
  • 2篇柯美云
  • 2篇王远新
  • 1篇张涛
  • 1篇曹金铎
  • 1篇卢家馨
  • 1篇孟存英
  • 1篇江石湖
  • 1篇赵旭
  • 1篇于仲麟
  • 1篇李兴旺

传媒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内镜
  • 1篇中国临床营养...
  • 1篇中国病案

年份

  • 1篇2007
  • 5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与奥美拉唑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酸分泌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研究。符合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静脉滴注泮托拉唑40mg;对照组(29例):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mg。进行24h胃内pH监测,治疗前后检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结果:泮托拉唑治疗组的起效时间(33.5±7.1min)、胃内pH中位数(5.2±2.2)、24h胃内pH≥3(7.9%±7.1%)、≥4(69.1%±5.5%)、≥5(60.5%±6.0%)和≥6(44.6%±6.1%)的时间所占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伴托拉唑治疗组用药后20h内每小时的胃内平均pH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滴注泮托拉唑40mg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酸分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夏志伟周丽雅林三仁王惠吉于仲麟柯美云刘新光程留芳董恩钰
关键词:泮托拉唑消化性溃疡胃酸分泌奥美拉唑
POEMS综合征致顽固性腹水1例
2002年
郝春董恩钰
关键词:POEMS综合征并发症腹水病因学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溃疡病的异同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调查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与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除胃镜表现外所存在的明显差异以及存在这些差异所代表的意义方法:对83例FD,38例PU的生活习惯、临床表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胃、胆囊排空功能,植物神经功能和性格因素进行了调查,并进行多因素的鉴别分析。结果:FD患者女性多见,体重较轻;而溃疡病患者男性多见,吸烟者多。FD患者Hp感染阳性率482%,显著低于PU患者的895%(P<001)。FD患者早饱、嗳气和恶心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高于PU组;而PU患者均有腹痛,程度明显重于FD患者。B超测定胃、胆囊排空功能二组间无显著差异。FD患者深呼吸试验有较高的异常率(169%)提示存在较多的迷走神经功能低下。心理测查(MMPI)的10个临床量表中,FD组在疑病、抑郁、癔病量表上得分较PU组显著增高。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提示:是否吸烟,MMPI是否正常,腹痛、嗳气和恶心的程度以及Hp感染与否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本研究中771%的FD、895%的PU患者能按该回归模型正确区分,正确率为81%。结?
窦艳玲潘国宗柯美云柯美云董恩钰卢家馨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胃排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萎缩性胃炎-附193例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及相关疾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193例萎缩性胃炎病理组织学和细菌学调查,旨在探讨HP感染与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的关系。
张子昭陈素萍董恩钰关劼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流行病学胃癌
白介素-17在溃疡性结肠炎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2
2001年
目的 研究白介素 17(IL 17)在溃疡性结肠炎 (UC)的表达和分泌及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UC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血清或细胞培养液中 ,IL 17、IL 6和IL 8的浓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T)测定IL 17mRNA的表达。结果  32例UC患者外周血中IL 17,IL 6和IL 8的浓度与 4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外周血CD+4T细胞在PMA和抗CD3 的刺激下 ,表达IL 17mRNA及分泌IL 17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2 3.6± 5 .7) pg/ml和 (13.1± 3.2 ) pg/ml,P <0 .0 1]。UC患者病变部位的黏膜固有层CD+4T细胞 (LP CD+4T)与非受累部位的LP CD+4T细胞比较 ,它们表达大量的IL 17mRNA并自发分泌大量的IL 17蛋白 ,且IL 17浓度与该部位的单个核细胞 (LPMC)分泌的IL 6 ,以及患者外周血中的C 反应蛋白 ,血沉均呈显著正相关。在刺激剂的作用下 ,病变部位的LP CD+4T细胞IL 17的分泌进一步增加 ,且明显高于非受累部位LP CD+4T细胞的分泌水平。另外 ,UC病变部位LPMC分泌的IL 6和IL 8的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受累部位的LPMC ,但在培养液中加入抗IL 17单克隆抗体后 ,LPMC细胞IL 6和IL 8的分泌均明显被抑制。结论 UC患者病变部位的LP CD+4T细胞表达和分泌IL 17明显增加 ,并与疾病的活动性呈正相关。抗IL
王晓娣董恩钰
关键词:白介素-17溃疡性结肠炎外周血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分级标准与出血的关系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明确食管静脉曲张分级与破裂出血的关系 ,以指导选择内镜治疗时机。方法 :分析 1 984年 1 0月~ 2 0 0 1年 1 2月内镜诊断食管静脉曲张 4 68例 ,按曲张静脉的形态、有无红色征分轻、中、重度分组记录。结果 :重度近期出血发生率高达 92 .3% ,轻度出血发生率仅为 1 .8% ;未出血者轻度占 5 5 .5 % ,重度占 1 9.4 %。结论 :按新轻、中、重度分类标准可预测近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能性。
张克俭董恩钰李靖涛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首次病程记录遇到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5
2007年
本文讨论了首次病程记录的重要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了写好首次病程记录,除了要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外,必须建立科学世界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不断提高分析、综合、推论的能力。
董恩钰
关键词:首次病程记录科学世界观
Dieulafoy病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02年
黄奕君董恩钰
关键词:DIEULAFOY病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内镜治疗
纤维结肠镜对多发性原发结肠癌的诊断经验
1990年
用全纤维结肠镜(以下简称内镜)检查了33例结、直肠癌,其中4例为结肠多原发癌,发病率为12.1%。2例第二原发癌为早期癌,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被内镜检查出来的。全纤维结肠镜检查,对结肠多原发癌是一个极好的检查方法。如果术前未作全结肠内镜检查,应该在术中或术后1~3个月内作该项检查。本组第一原发癌和第二原发癌都不在同一外科肠段。
董恩钰戴希真吴铁镛许明策张永平
关键词:结肠癌纤维结肠镜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性格特征被引量:3
1997年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性格特征窦艳玲0李子勋*刘霞*田景绘**董恩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dyspepsia,NUD)也称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据统计其发病率至少是消化性溃...
窦艳玲李子勋刘霞田景绘田景绘
关键词:非溃疡性NUD性格特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