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英

作品数:44 被引量:37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 6篇建筑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地质
  • 10篇地下水
  • 8篇黄土
  • 7篇新区
  • 7篇城市
  • 6篇地质灾害
  • 5篇地下空间
  • 5篇滑坡
  • 5篇城市地质
  • 4篇地面沉降
  • 4篇地震
  • 4篇陕北能源
  • 4篇陕北能源化工...
  • 4篇能源
  • 4篇能源化工
  • 4篇能源化工基地
  • 4篇化工
  • 4篇化工基地
  • 3篇大西
  • 3篇软件技术

机构

  • 44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长安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西安西北有色...
  • 1篇西北有色地质...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作者

  • 44篇董英
  • 30篇张茂省
  • 16篇孙萍萍
  • 9篇李林
  • 9篇张戈
  • 8篇王化齐
  • 6篇张新社
  • 6篇刘洁
  • 6篇王涛
  • 5篇朱立峰
  • 5篇贾俊
  • 4篇党学亚
  • 4篇薛强
  • 4篇曾磊
  • 3篇毕俊擘
  • 3篇马洪云
  • 3篇曾庆铭
  • 3篇程秀娟
  • 3篇卢娜
  • 2篇于国强

传媒

  • 7篇西北地质
  • 7篇地质通报
  • 3篇水文地质工程...
  • 3篇地学前缘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水文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岩土力学
  • 1篇人民黄河
  • 1篇灾害学
  • 1篇地质调查与研...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4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9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安鱼化寨F4地裂缝地面沉降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以往学者主要从宏观上、大区域对西安地裂缝研究较多,具体某区域、某地段地裂缝研究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小范围鱼化寨地段F4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的现场调查,查明了分布特征和分布范围;在空间的三维伸展状况、运动速率和变化规律;形成的环境地质条件;地裂缝两盘地下水的动态特征,渗透变形等;分析研究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的成因类型及其诱发因素。为今后小区域精细化地面沉降地裂缝专题研究及防治措施提供案例。
张建军张鹤馨张茂省李勇董英张全贵
关键词:地面沉降水力坡度含水层
甘肃永靖黑方台灌区潜水渗流场与斜坡稳定性耦合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渗流场与斜坡稳定性的耦合分析是揭示灌溉诱发型黄土滑坡机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后续开展基于水位的滑坡灾害风险控制的基础。在综合分析研究区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以调查、钻探、测量、三维激光扫描和监测资料为依据,联合应用Visual Modflow和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开展潜水渗流场与斜坡稳定性的耦合分析,模型计算结果与监测及野外调查结果吻合较好,潜水渗流场的演化对斜坡稳定性具有控制作用,随着潜水位的升高,台塬周边不稳定区域逐年增加,1990、2000和2010年焦家崖头附近最大位移值分别为0.85、1.19和1.80m。
孙萍萍张茂省董英于国强朱立峰
关键词:斜坡稳定性VISUALMODFLOW
一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大数据智能测定系统
本发明属于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大数据智能测定系统及方法;建立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二元模式的大系统数据采集、分析、整合系统,搭建多层次的大数据框架结构;大系统数据采集采用多特征融合的采集算法;对海量...
张茂省王化齐王尧董英李林孙萍萍马洪云
文献传递
甘肃永靖黑方台地区灌溉诱发作用与黄土滑坡响应被引量:24
2013年
黑方台地区自灌溉以来,诱发了大量的滑坡,但缺乏系统地对研究区的滑坡历史分析研究。在黑方台滑坡历史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灌溉引起的地下水位上升过程与滑坡的历史关系,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地下水位对滑坡稳定性、滑坡体积及后壁垮塌速度的影响。历史数据分析表明,灌溉引起的水位上升与滑坡发生的频率、体积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选取的典型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显示滑坡具有多期逐级后退式特征,随着灌溉时间的增长,滑坡体积逐渐减小,但发生频率逐渐增大,基于DEM数据计算的滑坡变形也验证了计算结果。研究成果基本反演了灌溉引起的黄土滑坡历史过程,对黑方台滑坡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董英贾俊张茂省孙萍萍朱立峰毕俊擘
关键词:灌溉黄土滑坡
灌溉诱发型滑坡风险控制关键技术被引量:4
2013年
长期灌溉引起地下水位上升诱发滑坡发生是灌溉诱发型滑坡的基本特征,有效控制地下水位是灌溉诱发型滑坡风险管理的根本措施。通过灌溉量控制、竖向混合孔疏排水、水平疏排水3种排水措施,可以实现灌溉诱发型滑坡的风险控制。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计算了不同灌溉量下地下水动力场及其对应的台塬斜坡稳定性,模拟了不同布井方式下的竖向混合井疏排地下水的效果,结果表明,灌溉量控制在350×104m3/a以下可实现滑坡风险控制,竖向混合排水井间距为40m时可提高单体斜坡的稳定性。统筹考虑各种因素,提出了以控制灌溉量为主,辅以竖向混合孔排水和水平排水的黑方台灌区滑坡的风险控制措施。
孙萍萍张茂省董英朱立峰毕俊擘
关键词:灌溉黄土滑坡地下水位疏排水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天桥岩溶地下水区域模型与嵌套模型被引量:1
2008年
如何评价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黄河西岸非完整岩溶水系统的地下水资源是一个难点。通过建立区域模型(1km×km)和嵌套水源地模型(100m×100m),利用大尺度的区域模型为小尺度的精细水源地模型提供边界水头。通过6种不同的开采方案模拟的结果,分析了黄河西岸水源地开采对周边水源地和区域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确定了天桥岩溶系统中各子泉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万家寨水库蓄水对地下水循环补给的影响,评价黄河西岸水源地可开采资源量为60×104m3/d。
董英田芳党学亚邵景力崔亚莉
关键词:数值模拟地下水资源评价鄂尔多斯盆地
陕北侏罗纪煤田地下水保护对策与开采利用方案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矿山开采活动中地下水与生态环境保护是需要综合利用多学科思想与理论解决的难题,仅从采矿工程学角度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文中从生态水文地质学的角度,针对陕北采煤安全必须疏排水和陕北能源基地建设亟须水资源支撑的现状,提出了通过充分地利用煤田地下水满足强劲用水需求来保护水资源的对策,并从矿区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循环条件出发,根据矿区植被生态风险区划、采煤影响地下水区划,提出了建立保护矿山水资源的采煤秩序、不同阶段地下水保护与开发利用区划以及矿山掘进过程中保护性开采地下水的水源地布局规划原则与建设方案。
党学亚张茂省董英顾小凡
关键词:地下水开发利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
面向黄土地质灾害的优势流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在分析以往优势流研究方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拓展优势流研究与应用领域、深化优势入渗机理以及定量刻画优势入渗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黄土斜坡地带包气带按优势通道发育特征可概化为优势通道不明显的均匀介质、以大孔隙和裂隙为通道的优势介质、以落水洞、宽大裂隙为通道的灌入介质,将包气带水分运移入渗概化为均匀入渗、优势入渗和直接灌入,均匀入渗模式可用非饱和达西流刻画,优势入渗模式亟待理论突破和软件开发,直接灌入模式可分解为均匀入渗和优势入渗来刻画.
张珊珊张茂省孙萍萍董英冯立
关键词:优势流非饱和土
甘肃临夏积石山县6.2级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被引量:2
2024年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Ms6.2级地震,诱发了大量崩滑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基于震区现场实地调查成果,开展地震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危险性评价研究,提出防灾减灾措施建议。根据实地调查统计,此次地震后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64处,加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63处。新增和变形加剧的隐患点以崩塌为主,滑坡次之;规模等级以小型为主,中型次之。崩滑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黄土丘陵区,以黄土陡坎地带切坡建房、切坡修路为主。利用GIS技术的加权信息量法评价积石山县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结果显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非易发区占比分别为5.45%、9.83%、32.70%和52.02%,其中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积石山东部黄土丘陵区的山梁地带。基于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开展地震活动断裂、地震动分布以及不同降雨工况条件(10年、20年、50年、100年一遇)下积石山县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100年一遇极高危险区较10年一遇极高危险区的增幅最大为18.26%,说明未来区内遭遇极端降雨会显著提高区内地质灾害危险程度。研究认为,积石山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将增强,未来崩塌、滑坡发生频次升高,地质灾害易在降水、冻融条件下形成,需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其威胁程度。
高波董英贾俊薛强武文英李林王涛刘港江睿君
关键词: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安全评价内容与方法被引量:21
2020年
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评价是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但尚未见针对其评价原理、内容和方法进行的系统研究。文章以主要服务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为目标,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安全评价三方面的内容:(1)地下空间自身稳定性评价,分浅埋、深埋硐室对围岩稳定性计算方法进行了评价,在修正的芬纳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硐室围岩表面刚好达到剪切塑性极限为临界条件的围岩稳定性计算方法;同时通过构建地质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硐室稳定性,获取大量样本数据,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分析建立求解器,从而建立地下空间自身稳定性的快速评价系统。(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引起的邻近工程稳定性影响评价,从地下空间开发对地面工程的影响以及地下工程之间相互影响两方面梳理了评价的内容。(3)后建地面工程对地下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评价,提出了通过原位监测、数值分析及工程类比等方法对后建地面工程对地下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评价。
董英董英张茂省李宁杨敏程秀娟
关键词:地下空间地质安全城市地质城镇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