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炜

作品数:32 被引量:185H指数:7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立项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口腔
  • 5篇牙周
  • 4篇牙龈
  • 4篇细胞
  • 4篇教学
  • 3篇牙周膜
  • 3篇牙周膜细胞
  • 3篇球菌
  • 3篇膜细胞
  • 3篇活菌
  • 3篇活菌计数
  • 2篇血链球菌
  • 2篇牙周炎
  • 2篇上颌
  • 2篇上颌窦
  • 2篇提升术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腔内
  • 2篇种植体

机构

  • 24篇泸州医学院附...
  • 12篇泸州医学院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泸州医学院附...
  • 2篇四川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阿坝州金川县...
  • 1篇杭州市口腔医...

作者

  • 31篇蔡炜
  • 24篇蒋俊强
  • 15篇王忠朝
  • 6篇贺晓萍
  • 6篇范丽苑
  • 4篇刘敏
  • 4篇黎春晖
  • 4篇丁一
  • 3篇周丽珍
  • 3篇何毅
  • 2篇张齐梅
  • 2篇陈键钢
  • 2篇李小玉
  • 1篇聂敏海
  • 1篇蒋敏
  • 1篇冯燕
  • 1篇刘希
  • 1篇费晓露
  • 1篇郭玲
  • 1篇兰玉燕

传媒

  • 5篇医学与法学
  • 3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海南医学
  • 2篇泸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中国医院统计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安徽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第十届全国牙...

年份

  • 7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总蛋白合成及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总蛋白合成、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内总蛋白质量浓度的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骨碎补柚皮苷作用后人牙周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100、10、1、0.1mg·L-14种质量浓度的骨碎补柚皮苷在第3、5、7天均能促进人牙周膜细胞内总蛋白的合成,其中以1mg·L-1组促进作用最强。骨碎补柚皮苷作用于人牙周膜细胞后,细胞质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核糖体明显增多。结论骨碎补柚皮苷可促进人牙周膜细胞蛋白质合成,使细胞代谢更旺盛,功能更活跃。
蒋俊强蔡炜王忠朝丁一李小玉
关键词:骨碎补柚皮苷牙周膜细胞
种植修复后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的松动度、SBI及PIS指数的变化水平被引量:35
2015年
目的探讨种植修复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60例牙列缺损慢性牙周炎患者共植入75枚种植体,另选择50例植入67枚种植体牙周健康牙列缺损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牙龈乳头指数(PIS)、改良菌斑指数(mPLI)、牙周探诊深度(PD);并检测两组种植体周围龈沟液白细胞介素(IL)-2、IL-8水平。结果研究组75枚种植体中有2枚自行脱落,种植体松动度0,种植体存留率为97.3%;对照组无种植体脱落,种植体松动度0,种植体存留率为100%,两组种植体存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7,P=0.098)。术后6个月研究组mSBI、PIS、mPLI、P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研究组龈沟IL-2、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种植修复能够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且未增加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但其远期疗效尚待证实。
黄海霞兰玉燕潘兰兰蔡炜刘敏吴亚菲
关键词:牙周炎
空气效应—基于CBCT测量牙龈生物型的新型方法
目的牙龈生物型在口腔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不能通过非侵袭性方法准确对牙龈厚度及其生物型的测量.我们介绍的基于锥形束CT测量牙龈生物型的新型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创建一种非侵袭性,方便的用于牙龈生物型测定的方法,...
周婧蔡炜邓兴权文功伟黎佳灵TAN/CHEE KEONG蒋俊强
文献传递
闭合式上颌窦内提升的临床研究及评价
2011年
目的评价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植骨后同期植入种植体修复上磨牙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以来在我院行上磨牙缺失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牙种植体的28例患者共计54枚种植体进行为期1~4年观察随访。结果术后3枚种植体在二期修复前松动,观察期内种植体存留率为96.11%,3枚种植体再植均获得得良好的骨整合效果。54枚种植体均在术后6~12个月成功负载,功能行使良好。术中未发生上颌窦穿孔。牙槽嵴骨高度平均提升4.18mm。随访期内未发现种植体或上部结构松动。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术创伤较小,操作简单,效果肯定,值得在垂直骨量相对不足的上颌后牙区推广。
贺晓萍蔡炜周丽珍
关键词:种植体
运用ISO9001规范口腔实习基地均衡化建设的探索被引量:1
2014年
口腔临床医学向来非常重视临床操作培训,合格口腔临床医学生需要接受正规严谨的操作培训。本文旨在针对目前我院存在多个口腔临床实习基地及各基地之间不均衡的现状,采用ISO9001相关标准对各实习基地进行规范,缩小各基地之间在实习条件和教学水准之间的差距,力求维持各基地之间的均衡,确保学生培养质量。
蔡炜张其梅蒋俊强
关键词:口腔医学教学探索ISO9001
家长对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家长对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认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泸州市江阳区随机抽取3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3个社区,每个被抽中社区中所有14岁以下儿童的主要监护人均为调查对象,共有1 386名儿童家长被调查。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刷牙次数"、"刷牙持续时间"和"刷牙方法"有关刷牙知识方面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57.1%、57.5%和50.1%;"是否知道六龄齿"、"每半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及"选择专业儿童牙医"方面的知识知晓率较低,分别为14.8%、15.9%和12.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水平、文化程度以及对儿童健康状况的关心程度是影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认知评分的因素。结论:调查地区家长对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总体认知情况较差,应根据影响家长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家长认知水平并促使儿童养成健康的口腔习惯。
蔡炜蒋俊强贺晓萍聂敏海
关键词:儿童口腔
两种不同充填材料与牙界面致龋菌附着量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两种不同充填材料与牙界面致龋菌的附着量,为选择充填材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30颗新鲜的离体前磨牙,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A组及B组,将A、B两组于颊侧制备V类洞。分别采用银汞、Beautiful氟化玻璃聚合体2种材料充填。将各样本置于变异链球菌悬浮液中培养24 h。采集样本单位面积界面处的细菌,稀释,测量光密度值(A)。结果各组界面的细菌附着量之间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autiful氟化玻璃聚合体在龋齿的充填方面优于银汞合金。
王忠朝范丽苑陈键钢蔡炜蒋俊强
关键词:银汞合金变异链球菌
构建全程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合格口腔医学人才被引量:1
2010年
对于口腔医学专业培养过程中如何开展全程专业思想教育进行了探讨。针对口腔医学专业特点,提出了全程专业思想教育的原则与思路,以及如何构建口腔医学全程专业思想教育体系。
蒋俊强蔡炜王忠朝
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思想教育医学教育
自体下颌骨移植联合延期牙种植对老年患者牙槽缺损的修复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自体下颌骨移植联合延期牙种植在修复老年牙槽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老年牙槽缺损患者随机为2组,观察组40例,采用自体下颌骨移植联合延期牙种植术,对照组40例,采用混合骨移植联合延期牙种植术,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在手术结束即刻种植牙的种植体稳定系数(IS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8周以及12周时的ISQ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析因分析组别与时间之间无交互效应(P>0.05)。观察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松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咀嚼效率和咬力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自体下颌骨移植联合延期牙种植方案修复老年牙槽缺损种植体稳定性好,修复后基牙质量高,患者咀嚼效率和咬力良好,在临床牙槽缺损治疗方面优于混合骨移植方案。
贺晓萍周丽珍蔡炜刘敏
关键词:自体骨移植
三种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被引量:20
2010年
背景:牙周膜细胞培养是牙周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础。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因其成功率较低,一直是制约牙周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瓶颈之一。如何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培养方法,提高原代培养成功率一直是近年来牙周细胞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目的:比较组织块法、酶消化法、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对人牙周膜细胞的培养效果,探索一种更有效的人牙周膜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取58例正常恒牙牙周膜组织,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组织块法、酶消化法、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进行原代培养,再进行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以及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鉴定波形蛋白与角蛋白;取第4代细胞,绘制生长曲线。结果与结论: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培养成功率(35%)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11%和21%)。3种方法获得的细胞均符合正常人牙周膜细胞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生长良好。第4代细胞生长曲线均为近似的"S"形,有明显的滞留期、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提示实验建立的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较为简单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是一种培养牙周膜细胞的可行办法。
蒋俊强王忠朝黎春晖蔡炜
关键词:人牙周膜细胞细胞培养组织块法酶消化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