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锋

作品数:14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7篇血管
  • 6篇腔内
  • 6篇介入
  • 6篇介入治疗
  • 4篇腔内修复
  • 4篇主动脉
  • 4篇夹层
  • 3篇修复术
  • 3篇腔内修复术
  • 3篇主动脉夹层
  • 3篇综合征
  • 3篇覆膜支架
  • 2篇血管缝合
  • 2篇血管缝合器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栓塞
  • 2篇土三七
  • 2篇腔内介入

机构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4篇袁锋
  • 10篇郑传胜
  • 10篇梁惠民
  • 10篇熊斌
  • 7篇叶天和
  • 6篇冯敢生
  • 5篇夏向文
  • 3篇阚雪锋
  • 3篇陶然
  • 3篇潘峰
  • 2篇熊付
  • 2篇韩萍
  • 2篇叶进
  • 2篇王奇
  • 1篇刘金平
  • 1篇钱坤
  • 1篇宋松林
  • 1篇苏扬波
  • 1篇史嘉玮
  • 1篇卢晓芳

传媒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在腹主动脉病变腔内修复中的应用
2019年
目的探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腹主动脉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合人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采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行腔内修复术治疗的11例腹主动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主动脉夹层伴髂总动脉夹层4例(36.4%),腹主动脉瘤2例(18.2%),腹主动脉壁内血肿伴髂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溃疡伴髂总动脉闭塞、髂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伴髂总动脉瘤、髂总动脉瘤各1例。评估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支架变形、移位及内漏,支架内血流通畅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11例患者腔内修复术均获成功,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3、6个月无支架变形或移位发生,支架内血流通畅率均为100%,无一例死亡。术后3个月发现Ⅰ型内漏1例,术后6个月复查时消失。术后1个月1例出现心力衰竭,入院治疗后好转。结论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病变安全有效,对入路血管损伤小、支架无移位,适合于治疗局限性腹主动脉夹层、主髂分叉处直径较小的腹主动脉瘤等病变。
刘家成熊斌周晨马金强石钦袁锋熊付阚雪锋郑传胜
关键词:血管内修复腹主动脉夹层
下肢动脉长段闭塞的腔内介入治疗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长段闭塞腔内介入治疗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使用腔内介入治疗方法治疗61例共75段长段动脉闭塞性病变。病变长度为10.7~40.5 cm,平均(24.7±7.8)cm。其中13例共13段闭塞动脉采用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48例共62段闭塞动脉采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结果两种方法结合共有55例69段闭塞动脉再通成功,其中47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8例无明显改善。共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2例因并发症较严重放弃介入手术,余7例经处理后均得以妥善治疗,未影响临床疗效。术后1年随访一期通畅率为75.5%。结论腔内介入治疗安全性高、可行性强,近中期疗效显著,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其可部分取代传统外科手术,可作为治疗下肢动脉长段闭塞的首选方法。
袁锋梁惠民韩萍熊斌郑传胜冯敢生
关键词:下肢动脉内膜下血管成形术
腔内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外伤性假性动脉瘤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腔内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腔内介入方法治疗12例锁骨下动脉外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3例假性动脉瘤位于左侧锁骨下动脉,9例位于右侧锁骨下动脉;2例位于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各有5例位于第二段及第三段。结果腔内介入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有1例患者4个月后出现内漏,再次行腔内介入手术后治愈。12例共置入覆膜支架14枚,术后随访期超过1年者锁骨下动脉均通畅,仅有2例发生轻度狭窄(<30%)。结论腔内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令人满意。与外科手术相比优势明显,有望成为治疗锁骨下动脉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袁锋梁惠民韩萍熊斌叶天和郑传胜冯敢生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外伤性假性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覆膜支架
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介入治疗被引量:1
2019年
勃起功能障碍(ED)指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时不能维持足够的硬度和持续时间以满足性交。40~70岁男性中超过一半受到ED困扰,其中20%病情处于严重状态。阴茎供血动脉灌注不足占所有ED患者中20%~70%。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对动脉性ED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介入治疗与血管重建术相比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药物涂层支架(ZEN临床试验)和单纯腔内球囊成形术治疗动脉性ED在近期随访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该文分析了阴茎动脉解剖和病理等,重点阐述了介入治疗在动脉性ED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特点。
操焱焱熊付熊斌袁锋阚雪锋任衍乔郑传胜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阴茎动脉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血管重塑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后血管形态学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接受TEVAR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及术后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术后1个月内、1-6个月、6个月后主动脉各段真假腔内径及假腔血栓化情况。结果 TEVAR术后胸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主动脉管径真腔和假腔变化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部重要分支动脉血供情况较术前有所改善。结论 TEVAR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近中期效果确切,但仍需要远期随访观察。
陶然梁惠民冯敢生袁锋夏向文潘峰刘德翰叶天和
关键词: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MSCT和MRI在布加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及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或介入手术证实BCS患者的MSCT、MRI和手术资料.男35例,女18例;原发型49例,继发型4例;将BCS分为3型:下腔静脉型、肝静脉型和混合型.分析其直接征象、侧支血管、尾叶改变、强化特点、门脉高压征象以及合并疾病等,与DSA结果比较.结果:MSCT和MRI对BCS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2.9%、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89,P>0.05).49例准确显示B C S病变部位、阻塞性质、阻塞长度及走形方向、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准确显示肝内、肝外侧枝血管及其空间位置关系.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膜性阻塞17例,有孔型9例,无孔型8例;IVC节段性闭塞7例(≤2.5 cm),长段闭塞8例(>2.5 cm).14例清晰显示"危险"侧支血管,清晰显示需成形的肝静脉(hepatic vein,HV)7例,副肝静脉3例.8例MRI准确显示IVC和/或HV内血栓的位置、血栓分期,12例MSCT发现IVC和/或HV内血栓;18例MSCT显示IVC内钙化.全部手术成功,3 m o后复查,治疗血管血流通畅、支架位置佳.结论:MSCT和MRI为BCS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提供丰富、全面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刘德翰夏向文袁锋梁斌梁惠民冯敢生
关键词:多排螺旋CT布加综合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治疗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在治疗胎盘植入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估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在治疗胎盘植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胎盘植入患者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对介入治疗方法、术后不良反应及介入手术前后的临床处理进行探讨。结果 12例患者介入术前常规口服米非司酮及MTX化疗,12例均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阴道出血情况减轻并逐渐停止。病情稳定后行B超引导下清宫术,未再发大量出血。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安全、有效;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术后B超引导下清宫术可作为一种治疗胎盘植入的新策略。
叶天和熊斌郑传胜梁惠民王奇苏扬波袁锋邹佳华
关键词:胎盘植入子宫动脉栓塞甲氨蝶呤
肾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探讨肾动脉瘤(renal artery aneurysm,RAA)腔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17例确诊为RAA并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10例.年龄20 ~ 67岁,平均(46.4±10.3)岁.体检发现5例,表现为腹痛和腰痛各4例,表现为间断性肉眼血尿2例,表现为乳糜尿和少尿各1例.多发9例,单发8例.17例共31个动脉瘤,其中真性动脉瘤26个,假性动脉瘤5个;囊状动脉瘤17个,纺锤形或梭形、不规则形、实质内动脉瘤各4个,夹层动脉瘤2个.8个动脉瘤位于肾动脉主干,19个位于肾动脉二级、三级分支,4个位于肾实质内.6例行瘤腔栓塞+载瘤动脉栓塞术,4例行瘤腔栓塞术,3例行载瘤动脉栓塞术,2例行裸支架辅助瘤腔栓塞术,1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1例双侧RAA行右侧裸支架辅助瘤腔栓塞术+左侧瘤腔栓塞术. 结果 本组17例中16例一次手术成功.随访3~53个月,平均2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术后1周3例尿潜血阳性者转为阴性.术后1个月12例的肉眼血尿、腹痛、腰背痛、发热等首发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术后3~12个月,实验室检查示SCr、BUN、尿常规等未见明显异常.复查超声或CT动脉造影示16例支架及弹簧圈无移位,8例载瘤动脉通畅,未见动脉瘤复发或瘤腔扩大.结论 RAA的腔内介入治疗创伤小、安全、有效.应根据RAA的具体情况制定手术方案.
刘德翰袁锋夏向文梁惠民冯敢生
关键词:肾动脉瘤血管造影栓塞介入治疗
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被引量:6
2014年
土三七作为民间常用的促进微循环、缓解疼痛、治疗外伤的中药材,在我国应用较多。目前研究发现,土三七中含有的吡咯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PA)成分会导致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严重时可导致肝衰竭。这一点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因而常出现误食、服食过量导致肝中毒的情况。目前为止,国内外对HSOS的治疗方法仍然有限,病情严重的患者预后较差。本文就土三七致HSOS的临床诊断、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做一总结和分析。
叶天和梁惠民叶进郑传胜熊斌潘峰夏向文袁锋陶然
关键词:土三七肝窦阻塞综合征肝中毒ALKALOIDOBSTRUCTION肝静脉压力梯度
原位和异位微创瓣膜置入羊模型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2012年
目的构建微创大动物瓣膜置入模型,评价其效果。方法应用枝化状聚乙二醇交联猪去细胞主动脉瓣构建新型组织工程化瓣膜替代物,参照Corevalve经导管瓣膜置入系统,自制微创瓣膜释放系统。成年雄性山羊18只,分为原位超声引导组(A组)、原位X线造影引导组(B组)和异位直接释放组(C组),每组6只,全麻下借助心脏超声和X线造影引导,于主动脉瓣原位或胸降主动脉异位行微创瓣膜置入。术后4周时行心脏CT和超声以评价瓣膜近期功能。结果手术成功率分别为A组66.7%(4/6只)、B组50.0%(3/6只)和C组100.0%(6/6只),多重,比较提示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分别手术(79±18)min、(61±23)min和(45±15)min,单向方差分析提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存活率分别为100%(4/4只)、100%(3/3只)和83.3%(5/6只),多重,比较提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cT和超声证实术后即刻和4周时,原位置入的瓣膜定位稳定,瓣叶开合良好,无狭窄及反流。结论3组瓣膜置入羊模型均无需体外循环辅助,并具有创伤小、无需输血、可重复性较好等优点,近期存活率满意。A组技术设备简单,但超声定位精确性有限,操作时间较长;B组定位准确迅速,但依赖X线造影设备;C组手术成功率高,但置入的瓣叶无功能性启闭活动,仅适用于瓣膜生物相容性的在体观察。
胡行健史嘉玮刘金平卢晓芳袁锋邓诚史峰董念国
关键词:心脏瓣膜假体置入原位微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