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学斌 作品数:134 被引量:819 H指数:18 供职机构: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不典型山夫登堡沙门菌流行菌株的鉴定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对新出现的硫化氢(H2S)阴性山夫登堡沙门菌流行菌株进行鉴定。方法比较腹泻患者分离的山夫登堡沙门菌落、生化、耐药表型和沙门菌毒力岛1(SPI-1)的编码基因表型(hilA、invA),使用Riboprinter(进行核糖体指纹图谱分型,脉冲凝胶电泳(PFGE)选用XbaⅠ限制性内切酶,聚类软件选用BioNumerics软件。结果 2006年30株山夫登堡沙门菌腹泻菌株中,确认12株属于H2S和hilA、invA基因均阴性的表型不典型菌株;所有菌株除对四环素有较高耐药性(75.6%)外,对其他测试抗菌药物均较敏感;Riboprinter(核糖体分型图谱证实不典型与典型山夫登堡沙门菌在遗传学上属独立的克隆;PFGE分型将34株腹泻株分成16个带型,11株不典型菌株间存在90%的遗传学同源,优势带型为6型(6株)和4型(3株);13株典型菌株间有80%的遗传学同源,优势带型为17型(5株)、23型(5株)和11型(3株),不典型与典型菌株分别聚类成2个克隆族。结论生化、基因表型和遗传学特征不典型的山夫登堡沙门菌构成了2006年上海市山夫登堡的多点暴发病例,建议使用经过优化的常规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以避免临床实验室对表型不典型沙门菌株的漏检。 许学斌 陈敏 屠丽红 盛跃颖 冉陆 刁保卫 崔志刚 阚飙 扈庆华关键词:山夫登堡沙门菌 脉冲凝胶电泳 基于监测基线分析韦太夫雷登沙门菌流行病学特征与分子分型特征 2023年 目的研究四川省攀枝花市2015—2019年韦太夫雷登沙门菌食源株、食物中毒暴发株、腹泻散发株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16株菌株进行血清、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和耐药表型分析。利用大数据,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对其流行和分子分型特征进行描述分析。结果16株沙门菌抗原式均为3,10∶r∶z6;16株菌株PFGE图谱分为5种带型,相识度系数81.7%~100.0%,菌株各个克隆系亲缘关系相近,有高度同源性。A簇为优势克隆簇;3株食品株中1株对四环素和复方磺胺耐药,对环丙沙星中介。3株腹泻株中1株对复方磺胺耐药,1株对四环素耐药,对环丙沙星中介。其余菌株对抗生素均敏感。文献显示,我国于1984年首次报道韦太夫雷登沙门菌。1984—2016年共报道其暴发事件19起。结论在我国华南地区流行的韦太夫雷登沙门菌已逐渐向内陆扩散。PFGE图谱显示,攀枝花市该菌的食品株与病例间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对15种抗生素几乎都敏感,未发现耐多药菌株,但仍需持续进行耐多药监测。 安艳 封正娟 潘泓宇 沈来红 许学斌 陈嫣关键词:抗生素耐药 脉冲场凝胶电泳 流行病学 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病例中气单胞菌的流行和耐药特征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病例中气单胞菌的流行及抗生素耐药特征。方法 2014年,在辖区内11家临床机构采集腹泻病例样本进行包括气单胞菌在内的腹泻多病原菌的检测,应用改良K-B法检测气单胞菌分离菌株对12种抗生素纸片的耐药性。结果基于腹泻病例的实验室多病原诊断从1846份腹泻样本中共确认73例气单胞菌感染病例:单一型感染42例(57.6%),其中嗜水气单胞菌(嗜水)8例、维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变种(温和)26例、豚鼠气单胞菌(豚鼠)8例;混合型感染31例(42.4%),总感染阳性率为4.0%。感染优势菌型为温和(P〈0.05),感染峰值为年度6—8月间(9.0%),病例的男女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的年龄组以0~4岁和40~91岁人群居多。有65.8%(48/73)的气单胞菌对至少1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8.4%)和四环素(34.2%)的耐药率为最高,发现的3株多重耐药(MDR)株均为温和气单胞菌,其中1株对6种抗生素多重耐药(包括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结论浦东新区和食源性感染性腹泻相关的气单胞菌病例存在较高的混合感染现象,发病有显著的季节特征,5岁以下幼儿和中老年人较为易感,温和气单胞菌是优势菌型,其对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水平有升高趋势。 王闻卿 丁明 苏靖华 傅慧琴 赵冰 张勇琪 黄红 章红红 朱林英 朱渭萍 傅益飞 孙乔 许学斌关键词:气单胞菌 多重耐药 沙门菌监测基于细菌学技术的关键点研究和控制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和控制沙门菌分离方法的技术关键点,评价监测效果。方法用库存菌株和粪便肛拭、食品增菌标本比较5种沙门菌选择性平板分别与3种选择性增菌液配伍检测沙门菌的敏感性;将亚硒酸煌绿增菌液(SBG)与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琼脂平板(XLD)和CHROMagarTM沙门菌显色琼脂平板(CAS)配伍作为方法1在上海市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验室用于沙门菌监测(GSS);8个临床医院实验室使用SBG-XLD组合的方法2和CDC实验室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CAS和XLD菌株测试的敏感性为100.0%和85.7%,肛拭标本经SBG增菌后使用CAS和XLD分离的敏感性为94.4%和89.7%。2006-2009年GSS监测阳性率在2.6%~3.8%;阳性峰值在5%~7%。临床实验室检测敏感性达到CDC的78.7%,最高为88.9%。结论有效增菌是沙门菌分离技术的关键点,强化实验室人员培训和使用统一的分离材料是控制沙门菌监测实施的关键点。方法1适用所有沙门菌的检测;方法2适用非伤寒沙门菌的检测,模块化、可选择的分离组合能兼顾效率和成本。 赵冰 杨兰萍 黄峥 陈俊 钟海明 金汇明 肖文佳 许学斌 冉陆 阚飙关键词:沙门菌 细菌学技术 敏感性 上海市区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污染现况调查 被引量:10 2003年 许学斌 郑英杰 金汇明 胡培玉 席曼芳 顾宝柯关键词:中央空调 冷却水 军团菌 污染 确诊系统性硬化症病例合并感染密执安沙门菌ST2065 2024年 患者男,57岁,因系统性硬化症复发入院于2023年5月至上海华山医院治疗,问诊有轻度腹泻(2~3次/d)怀疑合并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经选择性增菌和分离鉴定为“非A—F群沙门菌”,经参比实验室血清分型、耐药表型、全基因组测序和中国沙门菌区域血清型数据库比对鉴定为密执安沙门菌ST2065,结合其耐药和毒力结果判断为高耐药、低肠毒素表型。医嘱患者口服替加环素7 d,患者症状改善出院。 朱旻 刘玥 许育 陈瑜 刘红 许学斌关键词:腹泻 沙门菌 基因组 自职业体检者检出和清除高水平耐药肯塔基沙门菌ST198.2-1 2024年 体检者女,49岁,就职于广西贵港某纸业公司(从事餐纸生产),2023年6月11日至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申领健康证,体检筛查肠道病原菌(沙门菌、志贺菌)时分离到沙门菌,多次经验使用抗菌药物清除未果。参比实验室对前后2次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耐药表型、全基因组测序均鉴定为肯塔基沙门菌ST198,基于中国沙门菌区域血清型数据库构建ST198耐药基因型系统进化树,定义2株菌均属高水平耐药ST198.2-1亚分支克隆。临床启动多学科会诊根据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调整医嘱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阿奇霉素,8月19日复检3次阴性确认清除肯塔基沙门菌。 钟艳 阮静芳 覃夏婵 韦蓓 刘玥 周敏 许学斌关键词:沙门菌属 血清分型 基因组 循证美国近50年感染性沙门菌流行病学变化趋势 2024年 目的循证美国近50年感染性沙门菌优势菌型流行病学变化趋势。方法统计和分析美国1968—2011年人感染的30种沙门菌型(包括肠内和肠外优势型)与养殖动物(疫病与非疫病组)沙门菌的生态优势菌型,剖析美国2006—2016年间国家肠道沙门菌型病例监测大数据,关联2006—2017年美国本土食源性和宠物源性沙门菌型的跨州暴发数据。结果美国近50年养殖业使某些沙门菌型与养殖动物间形成定殖与致病的生态特征,定殖动物的沙门菌优势菌型与人群感染菌型间存在暴露剂量-反应关系,人与动物长期互作使两者沙门菌的优势菌型高度契合;美国近50年人群感染沙门菌基线呈渐增趋势,病例多发“一老一小”,以1岁以下幼儿发病率最高,南部和中西部病例偏多,2008年肠炎替代鼠伤寒成为美国沙门菌首位人群感染菌型;归因食源性跨州暴发的食物,具有从传统的肉、蛋、奶,向蔬菜、即食食品、水果等过渡的消费特征,2006年后逐渐增多,与家庭养殖爬行动物等活体动物有关的宠物源沙门菌跨州暴发属于行为生态型传染病,较食源性暴发的跨时更长、病例更分散和隐匿性更高。结论美国沙门菌的疾病生态学特征,可为我国兽医与人的沙门菌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黄美恋 韦蓓 陈嫣 许学斌儿童肠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儿童腹泻的肠道病原菌分布、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上海市儿童医院2008—2013年门诊和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肠道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沙门菌属及志贺菌属进行6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5年期间共收集到肠道病原菌545株,其中沙门菌属为67.2%,其次为志贺菌属20.7%,金葡菌4.6%,空肠弯曲菌3.7%,气单胞菌属2.4%,致病性大肠埃希菌0.9%。患儿以男性稍多(56.3%),婴幼儿期(2岁以下)患儿占72.7%;夏、秋季为好发季节(72.9%)。志贺菌属对氨苄西林及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均高于沙门菌属(P<0.05);福氏志贺菌对舒巴坦-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环丙沙星、氯霉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宋内志贺菌(P<0.001)。68.3%的志贺菌属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明显高于沙门菌的44.7%(P<0.001)。结论该院儿童腹泻的肠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多样,以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为主,具有性别、年龄、季节与地区分布的流行特征,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不同菌属、菌种之间差异较大,应加强对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监测,为控制儿童腹泻提供参考。 潘芬 孔菁 王春 许学斌 秦惠宏 孙燕 张泓关键词:腹泻 肠道病原菌 耐药性 多重耐药 从感染者血液分离鉴定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ST20 2024年 患者女,72岁,2023年8月因“畏寒发热,腹胀痛、腹泻伴咳嗽气促1 d”至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急诊入院。既往有慢性阻塞性与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Ⅲ期及头孢他啶过敏史。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期细菌感染,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对症治疗,4 d后血培养报告胎儿弯曲菌,7 d后患者复查血培养阴性治愈出院。菌株形态学、质谱鉴定符合胎儿弯曲菌定义;全基因组测序预测多位点序列型为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ST20,携带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tet(O/M/O)、鞭毛基因18个(其中rpoN基因来自空肠弯曲菌,未见另2个胎儿亚种的基因组)、毒力基因6个(包括类伤寒毒素和伤寒毒素基因)。本例胎儿弯曲菌ST20有寄生养殖动物的生态特征和高运动、高毒力的生物特征,易通过粪口途径入血,造成为侵袭性感染。 韦蓓 高芬 刘玥 钟艳 李燕芳 覃德巨 周锦成 许学斌关键词:菌血症 弯曲菌 基因组 毒力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