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学斌

作品数:127 被引量:76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4篇医药卫生
  • 8篇农业科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6篇沙门菌
  • 43篇耐药
  • 22篇分子
  • 18篇血清型
  • 18篇多重耐药
  • 17篇分子分型
  • 16篇腹泻
  • 13篇食源
  • 13篇食源性
  • 13篇试剂
  • 13篇试剂盒
  • 13篇耐药性
  • 12篇伤寒沙门菌
  • 12篇病原菌
  • 11篇肠道病原菌
  • 9篇敏感性
  • 8篇山夫登堡沙门...
  • 8篇伤寒
  • 7篇电泳
  • 7篇毒力

机构

  • 125篇上海市疾病预...
  • 25篇中国疾病预防...
  • 19篇复旦大学
  • 1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上海市卢湾区...
  • 9篇上海市浦东新...
  • 7篇上海市长宁区...
  • 6篇广西壮族自治...
  • 5篇福建省疾病预...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上海出入境检...
  • 5篇深圳市疾病预...
  • 5篇上海市静安区...
  • 5篇上海市黄浦区...
  • 4篇上海市宝山区...
  • 4篇上海市闵行区...
  • 4篇上海市虹口区...
  • 4篇国家食品安全...
  • 3篇北京农学院

作者

  • 127篇许学斌
  • 43篇金汇明
  • 27篇顾宝柯
  • 22篇冉陆
  • 20篇陈敏
  • 15篇阚飙
  • 15篇袁政安
  • 12篇胡培玉
  • 12篇肖文佳
  • 11篇刁保卫
  • 10篇杨兰萍
  • 10篇崔志刚
  • 9篇史贤明
  • 9篇席曼芳
  • 8篇刘玥
  • 7篇黄峥
  • 6篇王鸣柳
  • 5篇王传清
  • 5篇张建民
  • 5篇曾玫

传媒

  • 23篇疾病监测
  • 13篇上海预防医学
  • 11篇中华流行病学...
  • 9篇中国卫生检验...
  • 8篇中国人兽共患...
  • 7篇中国食品卫生...
  • 7篇检验医学
  • 4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环境与职业医...
  • 2篇食品科学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中国感染与化...
  • 2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 13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典型山夫登堡沙门菌流行菌株的鉴定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对新出现的硫化氢(H2S)阴性山夫登堡沙门菌流行菌株进行鉴定。方法比较腹泻患者分离的山夫登堡沙门菌落、生化、耐药表型和沙门菌毒力岛1(SPI-1)的编码基因表型(hilA、invA),使用Riboprinter(进行核糖体指纹图谱分型,脉冲凝胶电泳(PFGE)选用XbaⅠ限制性内切酶,聚类软件选用BioNumerics软件。结果 2006年30株山夫登堡沙门菌腹泻菌株中,确认12株属于H2S和hilA、invA基因均阴性的表型不典型菌株;所有菌株除对四环素有较高耐药性(75.6%)外,对其他测试抗菌药物均较敏感;Riboprinter(核糖体分型图谱证实不典型与典型山夫登堡沙门菌在遗传学上属独立的克隆;PFGE分型将34株腹泻株分成16个带型,11株不典型菌株间存在90%的遗传学同源,优势带型为6型(6株)和4型(3株);13株典型菌株间有80%的遗传学同源,优势带型为17型(5株)、23型(5株)和11型(3株),不典型与典型菌株分别聚类成2个克隆族。结论生化、基因表型和遗传学特征不典型的山夫登堡沙门菌构成了2006年上海市山夫登堡的多点暴发病例,建议使用经过优化的常规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以避免临床实验室对表型不典型沙门菌株的漏检。
许学斌陈敏屠丽红盛跃颖冉陆刁保卫崔志刚阚飙扈庆华
关键词:山夫登堡沙门菌脉冲凝胶电泳
基于监测基线分析韦太夫雷登沙门菌流行病学特征与分子分型特征
2023年
目的研究四川省攀枝花市2015—2019年韦太夫雷登沙门菌食源株、食物中毒暴发株、腹泻散发株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16株菌株进行血清、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和耐药表型分析。利用大数据,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对其流行和分子分型特征进行描述分析。结果16株沙门菌抗原式均为3,10∶r∶z6;16株菌株PFGE图谱分为5种带型,相识度系数81.7%~100.0%,菌株各个克隆系亲缘关系相近,有高度同源性。A簇为优势克隆簇;3株食品株中1株对四环素和复方磺胺耐药,对环丙沙星中介。3株腹泻株中1株对复方磺胺耐药,1株对四环素耐药,对环丙沙星中介。其余菌株对抗生素均敏感。文献显示,我国于1984年首次报道韦太夫雷登沙门菌。1984—2016年共报道其暴发事件19起。结论在我国华南地区流行的韦太夫雷登沙门菌已逐渐向内陆扩散。PFGE图谱显示,攀枝花市该菌的食品株与病例间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对15种抗生素几乎都敏感,未发现耐多药菌株,但仍需持续进行耐多药监测。
安艳封正娟潘泓宇沈来红许学斌陈嫣
关键词:抗生素耐药脉冲场凝胶电泳流行病学
沙门菌监测基于细菌学技术的关键点研究和控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和控制沙门菌分离方法的技术关键点,评价监测效果。方法用库存菌株和粪便肛拭、食品增菌标本比较5种沙门菌选择性平板分别与3种选择性增菌液配伍检测沙门菌的敏感性;将亚硒酸煌绿增菌液(SBG)与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琼脂平板(XLD)和CHROMagarTM沙门菌显色琼脂平板(CAS)配伍作为方法1在上海市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验室用于沙门菌监测(GSS);8个临床医院实验室使用SBG-XLD组合的方法2和CDC实验室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CAS和XLD菌株测试的敏感性为100.0%和85.7%,肛拭标本经SBG增菌后使用CAS和XLD分离的敏感性为94.4%和89.7%。2006-2009年GSS监测阳性率在2.6%~3.8%;阳性峰值在5%~7%。临床实验室检测敏感性达到CDC的78.7%,最高为88.9%。结论有效增菌是沙门菌分离技术的关键点,强化实验室人员培训和使用统一的分离材料是控制沙门菌监测实施的关键点。方法1适用所有沙门菌的检测;方法2适用非伤寒沙门菌的检测,模块化、可选择的分离组合能兼顾效率和成本。
赵冰杨兰萍黄峥陈俊钟海明金汇明肖文佳许学斌冉陆阚飙
关键词:沙门菌细菌学技术敏感性
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病例中气单胞菌的流行和耐药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病例中气单胞菌的流行及抗生素耐药特征。方法 2014年,在辖区内11家临床机构采集腹泻病例样本进行包括气单胞菌在内的腹泻多病原菌的检测,应用改良K-B法检测气单胞菌分离菌株对12种抗生素纸片的耐药性。结果基于腹泻病例的实验室多病原诊断从1846份腹泻样本中共确认73例气单胞菌感染病例:单一型感染42例(57.6%),其中嗜水气单胞菌(嗜水)8例、维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变种(温和)26例、豚鼠气单胞菌(豚鼠)8例;混合型感染31例(42.4%),总感染阳性率为4.0%。感染优势菌型为温和(P〈0.05),感染峰值为年度6—8月间(9.0%),病例的男女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的年龄组以0~4岁和40~91岁人群居多。有65.8%(48/73)的气单胞菌对至少1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8.4%)和四环素(34.2%)的耐药率为最高,发现的3株多重耐药(MDR)株均为温和气单胞菌,其中1株对6种抗生素多重耐药(包括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结论浦东新区和食源性感染性腹泻相关的气单胞菌病例存在较高的混合感染现象,发病有显著的季节特征,5岁以下幼儿和中老年人较为易感,温和气单胞菌是优势菌型,其对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水平有升高趋势。
王闻卿丁明苏靖华傅慧琴赵冰张勇琪黄红章红红朱林英朱渭萍傅益飞孙乔许学斌
关键词:气单胞菌多重耐药
上海市区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污染现况调查被引量:10
2003年
许学斌郑英杰金汇明胡培玉席曼芳顾宝柯
关键词:中央空调冷却水军团菌污染
儿童肠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儿童腹泻的肠道病原菌分布、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上海市儿童医院2008—2013年门诊和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肠道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沙门菌属及志贺菌属进行6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5年期间共收集到肠道病原菌545株,其中沙门菌属为67.2%,其次为志贺菌属20.7%,金葡菌4.6%,空肠弯曲菌3.7%,气单胞菌属2.4%,致病性大肠埃希菌0.9%。患儿以男性稍多(56.3%),婴幼儿期(2岁以下)患儿占72.7%;夏、秋季为好发季节(72.9%)。志贺菌属对氨苄西林及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均高于沙门菌属(P<0.05);福氏志贺菌对舒巴坦-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环丙沙星、氯霉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宋内志贺菌(P<0.001)。68.3%的志贺菌属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明显高于沙门菌的44.7%(P<0.001)。结论该院儿童腹泻的肠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多样,以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为主,具有性别、年龄、季节与地区分布的流行特征,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不同菌属、菌种之间差异较大,应加强对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监测,为控制儿童腹泻提供参考。
潘芬孔菁王春许学斌秦惠宏孙燕张泓
关键词:腹泻肠道病原菌耐药性多重耐药
即用型沙门菌鉴定平板的试剂盒、制备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肠道病原菌中沙门菌的特异性酶-底物表型和血清分型同步进行的鉴定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沙门菌鉴定步骤繁复且成本较高、抗原诱导或培养材料不统一导致的血清鉴定结果偏倚、报告时间拖沓筛等技术难题。即用型沙门菌鉴定平板的试剂...
许学斌
沙门菌检测在临床粪便样品的优化方法应用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建立有效增菌的优化检测方法强化腹泻病人的沙门菌型监测。方法:评估CAS、XLD直接平板分离和与SBG增菌液的组合应用检测腹泻病人并同时与常规SF增菌液-SS平板分离的效果比较。结果:2996份肛拭经SBG增菌后用CAS、XLD分离的菌株数和敏感性分别为115株、92.74%和90株、72.58%,均高于CAS、XLD直接分离的21株、16.94%和19株、15.32%,与SF-SS的常规分离方法的31株,25.00%有显著性差异(P<0.005);总阳性分离率4.14%,最高峰值在9月份是5.95%;肠炎、山夫登堡、鼠伤寒沙门菌是优势的致泻血清型。结论:SBG增菌液和双平板联用的优化方法大大提高常规平板分离的敏感性,筛选特异性好,技术简单易操作,在以临床实验室为基础的症状监测中应用。
黄峥许学斌张岭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型敏感性
上海市虹口区2010—2012年腹泻病例沙门菌监测及分子型特征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基于公共卫生实验室主动监测哨点医院沙门菌腹泻及优势菌型的耐药性和分子型特征。[方法]选择辖区内2家医院作为主动监测哨点,甄别食源性感染性腹泻的病例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培养、血清型鉴定和抗菌药物耐药性试验,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 )分析优势菌型的遗传同源性。[结果]2010—2012年,共检测2579份标本,分离沙门菌185株(年度阳性率分别为9.1%、6.8%、5.1%,总阳性率为7.2%),涵盖23种不同血清型,最常见的为肠炎和鼠伤寒沙门菌。所有沙门菌感染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0.9∶1;肠炎和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均以21~60岁(68.9%)和60岁以上(21.4%)者居多。肠炎和鼠伤寒沙门菌对萘啶酸、磺胺异噁唑、链霉素、甲氧嘧啶、庆大霉素、四环素等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27.7%~96.9%和2.6%~63.2%,且肠炎沙门菌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鼠伤寒沙门菌(P值均<0.05)。22株肠炎和20株鼠伤寒沙门菌经PFGE各自分为11个和6个分子型。[结论]肠炎和鼠伤寒是区域内最常见的沙门菌腹泻菌型,分子分型提示存在优势克隆的聚集性爆发和分散爆发,应警惕多重耐药的肠炎沙门菌克隆株形成潜在爆发的风险。加强以实验室为基础的主动监测对控制食源性感染性腹泻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张静沈静唐漪灵陈真姚红王斌汤显陈洪友许学斌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沙门菌耐药性分子分型
1984-2016年福建省人源与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分型和耐药特征研究被引量:27
2019年
目的研究福建省人源和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和耐药特征。方法追溯1984—2016年福建省内临床、健康体检者和食源性沙门菌株,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沙门菌血清分型方法进行回顾性鉴定。通过纸片扩散法测试菌株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使用χ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复核人源和食源沙门菌1 406株,覆盖17个血清群(患者源16个、健康者携带源9个、食源性8个),确认伤寒、甲型副伤寒和猪霍乱沙门菌为肠道外感染的侵袭性血清型,确认除伤寒、甲型副伤寒和乙型副伤寒以外的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65个血清型(患者源49个、健康者携带源46个、食源性27个),数量较多的前5位血清型分别为鼠伤寒、肠炎、德比、斯坦利和韦太夫雷登,临床感染优势血清型分别为鼠伤寒、肠炎、斯坦利、猪霍乱和德比,经验证和比对确认人源中5个和食品源中3个血清型为国内首次分离菌型。健康人携带和食源性沙门菌的血清群、血清型分布和耐药谱接近,多重耐药(MDR)率显著低于患者来源株(χ2=191.675,P<0.001),患者源沙门菌对环丙沙星和三代头孢耐药率均低于10%,MDR率较高,占51.00%。甲型副伤寒和鼠伤寒、肠炎沙门菌分别为伤寒/副伤寒、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中耐药率较高和MDR率高的血清型。结论福建省人源沙门菌较食源性沙门菌有更广泛的生物多样性,人源沙门菌耐药率高于食源性沙门菌。建议加强对临床侵袭性感染病例和食品–环境–人群的整合行为生态传染病导致暴发疫情的防控。
陈建辉欧剑鸣欧剑鸣陈伟伟杨劲松徐海滨罗朝晨陈爱平
关键词:血清型多重耐药侵袭性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