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自楚

作品数:82 被引量:817H指数:18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1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2篇冰川
  • 17篇冰川系统
  • 12篇气候
  • 8篇气候变化
  • 8篇冰川变化
  • 7篇降水
  • 7篇冰芯
  • 6篇青藏
  • 6篇青藏高原
  • 6篇流域
  • 4篇同位素
  • 4篇气温
  • 4篇全球变化
  • 4篇径流
  • 3篇旋光
  • 3篇旋光性
  • 3篇中国冰川
  • 3篇稳定同位素
  • 3篇物理参数
  • 3篇柯林斯冰帽

机构

  • 52篇湖南师范大学
  • 50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俄亥俄大学
  • 2篇衡阳师范学院
  • 2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名古屋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湖南涉外经济...
  • 1篇文山师范高等...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国际欧亚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苏联科学院

作者

  • 82篇谢自楚
  • 13篇王欣
  • 12篇刘时银
  • 11篇李巧媛
  • 10篇姚檀栋
  • 9篇刘潮海
  • 8篇冯清华
  • 7篇丁良福
  • 7篇韩建康
  • 7篇章新平
  • 5篇王淑红
  • 4篇王宗太
  • 4篇丁永建
  • 4篇吴立宗
  • 4篇王宁练
  • 3篇程磊
  • 3篇张新主
  • 3篇戴亚南
  • 3篇周宰根
  • 3篇孙波

传媒

  • 33篇冰川冻土
  • 4篇干旱区地理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石河子大学学...
  • 2篇南极研究
  • 1篇科学启蒙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科研管理
  • 1篇环境保护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经济地理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中国科学(D...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里木河流域冰川系统平衡线的计算及其分布特征被引量:16
2003年
根据ELAh与Hme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 ,计算了塔里木河全流域冰川系统所有冰川的平衡线高度ELAhc.在此基础上分析流域平衡线分布特征 ,探讨极限面积 (Slim)与导出雪线 (Hcli)等参数同冰川系统的关系 .结果表明 :冰川系统中 ,当冰川规模不低于某极限面积时 ,其平衡线高度会趋近到导出雪线高度 .整个流域导出雪线高度分布受热量条件控制 ,呈现纬度地带性 ,又由于东西水分条件的差异 ,经度地带性也较明显 .
王欣谢自楚冯清华
关键词:塔里木河流域冰川系统
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冰川变化的区域差异
近几十年来,有关于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冰川变化的研究比较多,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某一冰川的监测或某一区域冰川变化的遥感研究。对青藏高原冰川变化的整体区域差异研究还比较少,因为青藏高原这一区域的各种...
李巧媛谢自楚
关键词:全球变化青藏高原冰川变化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马兰山冰川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马兰山共有冰川 4 2条 ,总面积 195km2 ,总储水量 2 2 2 3亿m3,平均年融水量 6 80万m3,属于极大陆型冰川 .近世纪来 ,冰川处于退缩状态 ,但幅度不大 ,下世纪对冰川径流的影响不大 .
谢自楚韩健康冯清华王晓军
关键词:冰川青藏高原
塔里木河源区冰川系统变化趋势预测被引量:8
2006年
塔里木河源区是我国冰川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总面积达17745.51km^2,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30%;同时本区又属于我国升温幅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应用冰川系统变化的功能模型,对塔里木河源区冰川系统在本世纪对气候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到2050年,如气温比1961~1990年高出1.9~2.3℃,本区冰川面积将减少4%~6%,冰川径流将增加22%~34%,零平衡线将上升62~94m;如此升温率持续到本世纪末,则本区冰川面积将减少10%~16%,冰川径流将会回落,但仍比本世纪初多11%~13%,零平衡线将上升156~233m。
王欣谢自楚刘时银上官冬辉陶建军阳岳龙
关键词:冰川系统
冰川零平衡线处的物质平衡及其应用被引量:26
1996年
论证了在稳定状态时的冰川平衡线即零平衡线(ELA0)处的比净平衡大致等于整个冰川的平均净平衡。提出了ELA0的直接测定方法、误差范围以及利用冰川中值高度计算ELA0的公式。认为可以利用ELA0的特征简化冰川物质平衡的观测及计算,以及利用冰川编目资料大面积估算冰川物质平衡状况的可能性。
谢自楚丁良福刘潮海刘时银
关键词:冰川
天山冰川物质平衡波动和径流的同步监测
1992年
为了研究冰川物质平衡和径流形成过程的同步性,1989年夏季在图尤克苏冰川(外伊犁阿拉套山)、萨雷托尔冰川(阿克什腊克山)和乌鲁木齐河1号冰川(天格尔山)开展了同步观测。融水渗浸作用和径流过程在西天山所有高度范围、在中央天山和东天山下部地带均有发生。夏季,中央天山4800—5000m以上的山地持续雪的积累,而未形成表面径流。最大负物质平衡出现在西天山的北天山。在冰川负物质平衡的年份里,增补的融水注入河流,这一过程在西天山持续到8月上旬到9月底,而在东天山和中央天山则持续到8月末。
M.B.久尔格洛夫V.N.米哈连科M.G.库那克霍维奇S.N.尤希努尔特斯夫刘潮海谢自楚张万昌王纯足
关键词:冰川径流
长江流域冰川系统面积结构特征被引量:1
2007年
根据冰川系统理论,分布在长江流域内的所有冰川构成长江流域冰川系统,对冰川系统的面积结构特征的研究是对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研究的一部分。通过对长江流域冰川的面积结构的分析发现,长江流域冰川系统主要由小规模的冰川构成,不同面积等级的冰川成正态分布。冰川的面积是冰川规模的反映并能最终反映综合自然条件。
李巧媛王淑红谢自楚丁贤法
关键词:长江流域冰川
中国冰川编目
施亚风王宗太刘潮海谢自楚米德生蒲建辰焦克勤杨惠安丁良福安瑞珍张振栓赖祖铭谢维荣尤根祥罗祥瑞顾佩张其华
出版了《中国冰川目录》11卷21册和100幅流域冰川分布图,并建立了中国冰川数据信息库;首次获得了中国及其各山脉、流域冰川面积、冰储量等34项形态指标的准确数量;发现了诸如祁连山敦德平顶冰川和青藏高原普若岗日冰原等巨大冰...
关键词:
关键词:冰川编目
一种冰芯多项物理参数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芯多项物理参数的检测方法,利用扫描光束在冰样中遇到微粒时发生散射和吸收,遇到气泡发生反射引起光强度变化的特性,检测冰芯中气泡尺寸及浓度、冰密度、微粒、微细层,利用冰的旋光性检测冰芯晶尺寸。
孙波姚檀栋谢自楚
文献传递
冰川系统高度结构计算研究——以塔里木盆地水系冰川为例被引量:7
2004年
冰川面积随高度的分布(即高度结构)具有重要的水文学及冰川学意义.在分析中低纬冰川作用区(冰川系统)特征的基础上,着眼于特定冰川系统的全体,依托概率理论,提出计算冰川系统高度结构的统计学公式.与普遍使用的经验公式相比,它具有计算所需参数少,结果不存在系统误差的特点,并且二者计算结果的总差异程度在0 1~0 3之间.用内天山的实测资料验证显示,统计学公式计算的结果与实测值的总的差异程度仅为0 045.
王欣谢自楚林剑韩用顺程磊
关键词:冰川系统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