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艳娜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省荣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抑素
  • 2篇生长抑素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炎
  • 2篇溃疡
  • 2篇溃疡性
  • 2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姜黄素
  • 1篇增殖
  • 1篇增殖物激活受...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黏膜
  • 1篇黏膜病变
  • 1篇胃泌素
  • 1篇胃黏膜
  • 1篇胃黏膜病变
  • 1篇小鼠
  • 1篇小鼠溃疡性结...
  • 1篇免疫

机构

  • 4篇山东省医学科...
  • 2篇山东省荣军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谢艳娜
  • 3篇赵洪礼
  • 1篇孙艳芳
  • 1篇孙跃
  • 1篇吴战军

传媒

  • 2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齐鲁药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0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生长抑素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09年
生长抑素是一种典型的脑肠肽,广泛分布于全身及胃肠道各组织器官中,具有抑制生长激素分泌,抑制胃酸、胃蛋白酶释放的功能,能减少内脏血流,并能减少胰腺的内、外分泌以及胃小肠和胆囊的分泌,对胰腺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多肽类激素。本文就SS及其在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赵洪礼吴战军谢艳娜
关键词:生长抑素
姜黄素对TNB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以姜黄素(Cur)和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结肠炎模型小鼠,探讨姜黄素在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中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制备小鼠结肠炎动物模型。模型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砜(DMSO)、Cur+DMSO、柳氮磺吡啶+DMSO1周,评价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疾病活动度指数,观察组织学损伤,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组织PPAR-γ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并与SASP治疗组相比。结果Cur治疗组小鼠的体重较SASP治疗组恢复快,疾病活动度指数明显降低,组织学损伤轻,结肠组织PPAR-γ表达增高,NF-κB表达减低(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PPAR-γ途径负性调节NF-κB的表达,在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中发挥抗炎作用,其疗效比柳氮磺吡啶显著。
谢艳娜吴战军赵洪礼王春梅许刚
关键词:NF-ΚB结肠炎小鼠
姜黄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表达的影响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肠粘膜和粘膜下炎症性疾病。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广泛的药理作用。研究显示姜黄素可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抑制2,4,...
谢艳娜
关键词:姜黄素PPAR-Γ表达核因子-КB溃疡性结肠炎抗炎作用
文献传递
结直肠癌筛查中粪便免疫化学试验应用进展及展望
2024年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可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死亡率。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作为CRC筛查中方便可行的无创检测,可提高结肠镜检查依从性,降低漏诊率,逐渐被广泛应用。本研究概述FIT的原理、分类及操作方法,与结肠镜检查对CRC的诊断效能对比,分析其影响因素、局限性及应用展望。应用PubMed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等检索系统,以“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粪便免疫化学试验、结直肠癌筛查”等为关键词,检索日期设置为2013-01-01-2023-05-31。纳入标准:(1)有关CRC筛查及FIT的研究;(2)近10年发表的图书文献、临床试验、随机对照研究;(3)研究设计合理、统计学方法选择得当。剔除标准:(1)研究内容相似或重复;(2)文章质量差,或存在设计缺陷;(3)研究结果、结论不明确;(4)数据不明确或统计学方法错误。共检索到相关英文文献264条,中文文献85条。根据剔除标准剔除英文文献227条,中文文献80条,最后纳入分析42篇文献。结果分析显示,不同阈值FIT筛查CRC的诊断效能不同,10μg/g的阈值设定是比较合理的。不同结肠部位和肿瘤分期FIT的诊断效能不同。高风险分组可以通过降低阈值提高诊断效能。增加检测次数可以提高诊断效能。FIT检测结果受温度与季节、仪器品牌与系统、药物、采样操作、阈值设定及质量控制等影响。提示,FIT可用于CRC筛查,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提高依从性、技术改进及个性化筛查策略的制定等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王爱华孙艳芳张伊莎谢艳娜
关键词:结直肠癌
高+Gz值暴露对胃黏膜损伤的防治性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研究+Gz(headward gradinet acceleration,+Gz,即走加迷度)值暴露大鼠胃黏膜及外周血胃泌素(gastrin,GAS)、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变化,探讨高+Gz值暴露后大鼠急性胃黏膜病变(acute gasticmucosal lesion,AGML)可能发生的机制。方法 50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加味丹参饮组,C组为适应性训练组,D组为奥美拉唑组,E组为损伤组,B、C、D三组相应干预后及E组在高+Gz值暴露5min,观察各组胃黏膜损伤的程度。各组组织标本经光镜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用ELISA方法检测血液中SS和GAS含量的变化。结果 E组大鼠胃窦充血、炎症改变明显,C组胃黏膜轻度炎症改变、无明显出血,B、D组组织无明显损伤;C组组织间质可见急慢性炎细胞浸润。GAS含量干预组比损伤组和对照组降低(P<0.05),SS含量干预组和E组比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高+Gz值暴露大鼠AGML的发生与血液中GAS、SS含量的改变及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异常,导致胃黏膜屏障破坏有关。
赵洪礼吴战军孙跃谢艳娜
关键词:急性胃黏膜病变胃泌素生长抑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