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天亚

作品数:64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理学
  • 7篇电子电信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晶体
  • 15篇光学
  • 10篇光催化
  • 10篇LBO晶体
  • 10篇催化
  • 8篇光子
  • 8篇发光
  • 7篇光子晶体
  • 6篇上转换发光
  • 6篇光催化剂
  • 6篇催化剂
  • 5篇导电薄膜
  • 5篇乙烯
  • 5篇损伤阈值
  • 5篇薄膜生长
  • 5篇SUB
  • 4篇蛋白石
  • 4篇氧化铋
  • 4篇水热
  • 4篇透明导电

机构

  • 55篇辽宁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东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测绘地理...

作者

  • 64篇谭天亚
  • 35篇王绩伟
  • 25篇梅勇
  • 18篇卢雪梅
  • 14篇范晓星
  • 14篇吴炜
  • 13篇徐攀峰
  • 12篇范正修
  • 12篇邵建达
  • 12篇郭永新
  • 10篇丁勇
  • 7篇李佳
  • 7篇康大为
  • 6篇李春梅
  • 6篇占美琼
  • 5篇单晶
  • 5篇李丽娜
  • 5篇陈强
  • 5篇江雪
  • 4篇陈俊杰

传媒

  • 4篇激光与光电子...
  • 4篇光学学报
  • 4篇原子与分子物...
  • 4篇辽宁大学学报...
  • 2篇中国激光
  • 2篇光子学报
  • 2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地理信息世界
  • 1篇材料导报(纳...
  • 1篇现代物理
  • 1篇材料科学
  • 1篇2004全国...
  • 1篇第四届全国掺...
  • 1篇上海市激光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近红外光催化效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近红外光催化效果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氧化钇、氧化铥、氧化镱、氟化铵等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水热方法制得YF<Sub>3</Sub>:Tm<Sup>3+</Sup>、Yb<Sup>3+</Sup>上转换发...
刘雯侯凯伦王绩伟梅勇丁勇谭天亚毕光钒王煜雯
文献传递
高激发功率密度与真空条件下的反斯托克斯发光过程
2013年
通常上转换机制大体可归纳为三类:1) 基态与激发态的步进吸收过程;2) 掺杂离子间的能量传递型上转换;3) 光子雪崩型上转换,这些跃迁过程都发生在带间掺杂稀土离子的4fN^4fN组态之间。在高激发功率密度与真空条件下,稀土氧化物发生了一类特殊的上转换过程,在激发发射机制上不同于上述已知的上转换形式。光子数拟合和光电导测量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带隙激发过程,激发过程始于稀土离子基态,经多光子过程到达导带;电子由导带的退激发过程导致了起源于电荷迁移态、带间能级辐射跃迁、激子复合等多种发光过程,加上光致黑体辐射形成了具有多种发光起源的混合反斯托克斯发射,在光谱上表现为宽带连续强发射。因此发光机制是掺杂离子(激发态过程)与基质(带隙激发)体系的整体协同激发发射过程,分立发光与复合发光两类不同的发光机制中的各种形式,都参与了这种特殊的上转换激发发射过程。激发功率密度、激活离子掺杂浓度、样品所处环境的真空度以及基质带隙宽度,是实现这种近红外激发下的反斯托克斯发射的关键实验条件。在功率密度为50 W/cm2的1 W 980 nm近红外激发下,能量转化率可达10%以上,亮度可达100,000 cd/m2,流明效率达到15 lm/W,色度可通过对真空度、激发功率密度及掺杂浓度等实验参数来连续调配。这类特殊的反斯托克斯过程不仅在机制分析和新掺杂体系尝试两方面有大量的理论和实验工作值得深入挖掘拓展,在应用方面还有开发特种需求的高亮度白光点光源,非接触型气压传感器的潜在价值。
王绩伟卢雪梅刘兴辉范晓星王中文梁雅秋谭天亚梅勇刘忠坤郝建华TannerPeter A.
关键词:真空多光子过程
磁悬浮冷坩埚技术在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2012年
磁悬浮冷坩埚技术以其无污染、高熔炼温度等特点在制备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磁悬浮冷坩埚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历程,重点讨论了该技术在特种功能合金熔炼和晶体生长方面的应用,分析了该技术未来在其它材料制备领域应用的可行性。
马朝晖谭天亚严清峰李强
关键词:合金熔炼晶体生长
Yb^(3+)/Er^(3+)掺杂比例对BaTiO_3:Yb^(3+),Er^(3+)纳米晶上转换发光分支比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前驱单体法合成了一系列Er3+单掺和Er3+-Yb3+共掺的BaTiO3:Ln3+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产物经900℃煅烧后得到结晶性极佳的纯立方相BaTiO3纳米晶,尺寸均匀约为100nm。稀土离子浓度较低时不会影响产物的晶体结构和形貌,掺杂浓度达到5%时出现微弱的Ba2TiO4衍射峰,当掺杂浓度达到20%时Ba2TiO4已经占主要部分,此时产物中有大量微米量级的颗粒存在。上转换发光显示:Er3+单掺浓度为0.5%时能获得最强的绿光发射,此时红绿光强度比约为1∶15。当Er3+-Yb3+共掺时,Yb3+极大地抑制了绿光的发射,同时红光发射明显增强,当Yb3+/Er3+大于5∶1后,红绿光强度比稳定在3∶1。上转换机制分析表明,Yb3+浓度较高时会引起Er3+-Yb3+粒子之间的能量逆传递过程,导致红光发射增强,而绿光发射减弱。
王绩伟梅勇谭天亚夏立新刘忠坤宋晓栋范晓星任玺王瑞鑫卢雪梅
关键词:上转换发光
LBO晶体上薄膜的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
随着全固态激光器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要求直接在晶体上镀制各类激光薄膜。同时,随着全固态激光器向高功率发展,晶体上的薄膜除了要求更加良好的光学性能外,对薄膜的力学性能、抗激光损伤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围绕全固态...
谭天亚
关键词:全固态激光器LBO晶体折射率激光损伤阈值
一种CDs/PVDF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CDs/PVDF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将柠檬酸和二乙烯三胺水热法制得的蓝色碳量子点作为荧光填充物,与具有优良压电特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相结合,通过共混流延的方式制备出CDs/PVDF复合薄膜。很好地解决...
卢雪梅王绩伟徐伟力赵铭钰敖韵琪范晓星谭天亚张义勐王健邱钰张磊张晓吕书宁
文献传递
量子点环嵌入Aharonov-Bohm干涉器中电子的退耦合态及反共振现象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Anderson模型哈密顿量和非平衡态格林函数方法对量子点环以不同构型嵌入A-B干涉器中电子输运的退耦合态及反共振现象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量子点环A-B干涉器的结构对称性以及穿过A-B干涉器的磁通量是诱发退耦合现象的两种物理机理.耦合量子点结构的对称性越高,体系在相干电子输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退耦合及反共振现象越明显.而且在具有高度对称性的耦合量子点结构中,通过磁场调节体系的结构参数可以分别使第奇数或第偶数分子本征态从电极上退耦合,从而使电子输运电导表现出奇偶对等振荡现象.这为设计纳米电子开关器件提供了一个新的物理模型.
吴丽君韩宇公卫江谭天亚
关键词:反共振
石英晶体监控膜厚仪的发展与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石英晶体振荡监控光学薄膜厚度是直接监控光学薄膜物理厚度的方法,与工作波段无关,设置简单,各种厚度皆可控制,易于实现白动控制,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光学薄膜厚度监控中。本文首先介绍了石英晶体监控膜厚仪监控光学薄膜厚度的原理,然后讨一论了石英晶体监控仪的发展和晶振片的稳定性。
占美琼谭天亚贺洪波邵建达范正修
关键词:石英晶体晶振光学薄膜工作波段膜厚振荡
一种抗氧化无颗粒型铜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氧化性强的甲酸铜基无颗粒型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醇类溶液与一种或多种有机胺混合备用2)向混合溶液中缓慢加入四水甲酸铜颗粒形成铜胺络合溶液,即得到目标墨水。最终得到的导电墨水稳定性好,常温...
王绩伟杨兴举刘雯梅勇丁勇谭天亚
文献传递
LBO晶体上1064nm,532nm二倍频增透膜的制备和性能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电子束蒸发方法在三硼酸锂(LBO)晶体上制备了1064 nm,532 nm二倍频增透膜。利用Lambda900分光光度计、MTS Nano Indenter纳米力学综合测试系统以及调Q脉冲激光装置对样品的光学性能、附着力和激光损伤阈值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多次实验,不断改进薄膜沉积工艺条件,在LBO晶体上获得了综合性能优异的二倍频增透膜。样品在1064 nm,532 nm波长的剩余反射率分别为0.07%和0.16%,薄膜粘附失效的临界附着力和激光损伤阈值分别为137.4 mN和15.14 J/cm2,薄膜激光损伤发生在Al2O3膜层。
谭天亚邵建达范正修于撼江吴炜郭永新
关键词:薄膜光学LBO晶体附着力激光损伤阈值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