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实磊

作品数:41 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综合征
  • 11篇儿童
  • 10篇细胞
  • 10篇患儿
  • 7篇肾病
  • 7篇基因
  • 7篇川崎
  • 7篇川崎病
  • 5篇肾病综合征
  • 5篇淋巴
  • 5篇免疫
  • 4篇突变
  • 4篇皮肤
  • 4篇基因突变
  • 4篇甲基化
  • 4篇SOCS3
  • 3篇调节性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肾病
  • 3篇原发性肾病综...

机构

  • 39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妇幼保...
  • 1篇深圳市福田区...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1篇贾实磊
  • 21篇李成荣
  • 20篇杨军
  • 16篇王国兵
  • 10篇高晓洁
  • 8篇马颐姣
  • 7篇温鹏强
  • 6篇付丹
  • 5篇祖莹
  • 5篇倪芬芬
  • 5篇李薇玢
  • 5篇陈冉冉
  • 4篇何庭艳
  • 4篇何颜霞
  • 3篇刘霞
  • 3篇郭建群
  • 3篇宋萍
  • 3篇杨卫国
  • 3篇周厚福
  • 3篇夏宇

传媒

  • 4篇中国小儿急救...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3篇中华风湿病学...
  • 3篇儿科药学杂志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1
  • 11篇2010
  • 2篇200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宫内调节性T淋巴细胞分化的因素
2015年
目的:探讨影响宫内调节性 T 淋巴细胞(Treg)分化的可能因素。方法收集200例新生儿脐带血,高分辨溶解曲线分析荧光定量法检测 Foxp3特异性甲基化区域( TSDR)去甲基化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脐带血二氢二醇环氧苯并芘(BPDE)-DNA 加合物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问卷调查随访至出生1.0~1.5年,询问婴幼儿是否反复喘息和顽固性湿疹,并询问父母是否患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结果(1)喘息组[(0.48±0.05)%]和湿疹组[(0.76±0.05)%]Treg 数量明显低于无症状组[(1.14±0.08)%](t =2.62、2.83,P 均﹤0.05)。父母特应性组 Treg 数量显著低于非特应性组 Treg 数量(P ﹤0.05);特应性组发生喘息和湿疹婴幼儿 Treg 数量显著低于非特应性组,但非特异性组仍低于无症状组( P ﹤0.05)。(2)喘息组[(236.30±6.59)ng/ L]和湿疹组[(173.40±7.38)ng/ L]BPDE-DNA 加合物水平显著高于无症状组[(111.01±3.36)ng/ L](t =10.35、6.53,P 均﹤0.05);特应性组中发生喘息和湿疹婴幼儿 BPDE-DNA 加合物水平低于非特应性组(P ﹤0.05)。(3)喘息组和湿疹组脐带血 IL-4水平明显高于无症状组(P ﹤0.05)。结论宫内遗传因素和BPDE-DNA 加合物可影响Treg 分化,Treg 分化相对不足可能是出生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形成的原因之一。
周厚福李成荣王小平杨军王国兵夏宇贾实磊
关键词:调节性特应性多环芳烃加合物细胞分化
森森布伦纳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贾实磊杨军何庭艳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itic syndrom,PNS)并发颅内静脉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的5例PNS并发CVST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儿均有明显浮肿、头晕、头痛等精神症状,2例有呕吐,查体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所有患儿实验室检查血清白蛋白<20 g/L,血浆纤维蛋白原(Fib)>4 g/L,D-二聚体>1 000 mg/L,抗凝血酶Ⅲ<100 mg/L。经抗凝治疗后,Fib和D-二聚体降低至正常范围。5例患儿给予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双嘧达莫口服抗凝治疗,3例还加用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监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prothrombin time-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PT-INR),维持在2.0~2.5之间。平均住院时间(20±5)d。5例患儿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患儿出院后6~36个月随访头颅MRI增强+MRV显示颅内异常信号均有不同程度吸收,临床痊愈。结论PNS并发CVST易发生于乙状静脉窦、上矢状窦。D-二聚体>1 000 ng/ml应高度警惕。PNS患儿出现头晕、头痛、呕吐等神经精神症状时,应及时完善头颅MRI等相关检查,有助于诊断PNS并发CVST。早期诊断及抗凝治疗PNS并发CVST,预后良好。
马颐姣高晓洁贾实磊郭建群陈冉冉罗贤泽
关键词: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颅内静脉血栓头颅MRI
桂枝茯苓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效果及对其ALB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效果及对其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研究组加以桂枝茯苓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ALB、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干预后两组ALB水平高于干预前,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ALB、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IL-6、Hs-CRP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采用桂枝茯苓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ALB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梁山玉贾实磊高丹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桂枝茯苓汤醋酸泼尼松片血清白蛋白
淋巴细胞增生相关性免疫缺陷病10例临床表型及基因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增生相关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10例淋巴细胞增生相关性免疫缺陷病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基因突变分析、治疗及预后。结果 10例患儿中位起病年龄3岁8个月(4个月至11岁8个月),均表现为肝脾肿大或淋巴结病。外周血细胞减少7例,合并EB病毒血症或感染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伴支气管扩张1例。Ig G(9.14~53.27g/L)及B细胞比例(10.6%~78.8%)正常或显著升高。基因检测显示PIK3CD、FASL、NRAS、KRAS、Caspase10或XIAP基因突变。均接受个体化治疗,并定期于免疫科门诊随诊。结论淋巴细胞增生相关性免疫缺陷病常表现为不明原因肝脾肿大或淋巴结病、外周血细胞减少、EB病毒血症或感染,早期完善基因检测有助于确诊,需结合病情和基因突变类型进行个体化治疗。
何庭艳夏宇齐中香梁芳芳贾实磊杨军
关键词:免疫缺陷病淋巴细胞增生肝脾肿大EB病毒
一例森森布伦纳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纤毛内转运系统(intraflagellar transport,IFT)43基因突变致森森布伦纳综合征(sensenbrenner syndrome)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机制。方法提取患儿及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利用液相捕获试剂盒将目标基因捕获出来,用新一代测序仪IlluminaHiSeq2500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分析,找出可能致病突变基因,应用Sanger测序对患儿父母相关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患儿表现为身材矮小,四肢短,短指畸形、牙齿发育不全,网膜营养不良,慢性肾功能衰竭。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JLIFT43基因存在c.1A〉G(p.M1V)纯合突变,Sanger测序验证患儿父母均携带IFT43基因C.1A〉G(p.M1V)杂合变异。结论IFT43基因e.1A〉G(P.MIV)突变为该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贾实磊杨军何庭艳李薇玢罗贤泽黄艳艳李成荣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Th17细胞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KD)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KD患儿45例,其中IVIG敏感型KD35例,IVIG无反应型KD10例,同年龄健康对照组30名。KD患儿分别于IVIG治疗前后直接取血备检,IVIG无反应型KD分别在病程第8、9、11天取血备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D4^+T细胞白细胞介素(IL)-17A/F、转录因子ROR-γt 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h17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L-17A和IL-6的表达。结果①急性期KD患儿CD4^+T细胞IL-17A/F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急性期IVIG无反应型KD患儿CD4^+T细胞内IL—17蛋白、IL-17A/F mRNA、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M的基因表达明显高于IVIG敏感型KD,经IVIG治疗后敏感型KDTh17细胞相关因子表达明显降低(P〈0.01),无反应型KD Th17细胞相关因子仍持续高表达(P〉0.05);③急性期KD患儿治疗前IL-17A和IL-6血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IVIG无反应型KD活化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IVIG敏感型KD组(P〈0.01)。经治疗后均有下降趋势,但IVIG无反应型KD仍高于敏感型KD(P〈0.01);④甲泼尼龙冲击治疗IVIG无反应型KD当天退热,血浆IL-6,IL-17A较前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CRP)恢复快,能够迅速控制血管炎性反应。结论Th17细胞过度活化可能是导致IVIG无反应型KD的原因之一。
贾实磊李成荣王国兵杨军祖莹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白细胞介素类TH17细胞
川崎病急性期Th17细胞变化初探
川崎病急性期Th17细胞变化初探 目的探讨Th17//Treg细胞失衡在川崎病异常免疫反应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Th17细胞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第一部分:我院为...
贾实磊
关键词:川崎病TREG细胞TH17细胞
文献传递
儿童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儿童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泌尿系感染患儿尿培养分离的297株病原菌进行病原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在分离的297株病原菌中,分离出革兰阴性菌212株(71.4%),革兰阳性菌75株(25.2%),真菌10株(3.4%).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阳性菌中以屎肠球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粪肠球菌等.药敏试验表明: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较高,其后依次为头孢他啶、头孢替坦等.粪肠球菌对加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抗生素普遍敏感.屎肠球菌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结论泌尿系感染致病菌种类较多,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临床上需注意尿培养留取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使用.
郭建群马颐姣贾实磊高晓洁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抗菌药耐药性
2009~2014急诊儿科死亡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儿科急诊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死亡原因,采取对策,以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6年(2009.1.1~2014.12.31) 142例儿科急诊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经过急诊抢救收入重症监护室6小时...
付丹宋萍贾实磊陈小珍
关键词:儿科急诊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