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晨焕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稻田土中的锑形态被引量:5
- 2012年
- 采用王水消解及逐级浸提技术,以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对成都东郊稻田土中的Sb形态进行了分析,方法检出限为0.108μg/L,回收率为96.9%~104.8%。加入硫脲-抗坏血酸溶液后,土壤样品中可能存在的金属离子Cu2+、Co2+、Se4+、Sn2+、Zn2+、Pb2+、As3+、As5+、Hg2+对Sb的干扰可以有效地消除;样品Sb含量在0.92~2.52 mg/kg之间波动,平均值为1.76 mg/kg,与四川省土壤Sb背景浓度(≈1.70 mg/kg,1991)相比相差不大。水平方向上,各形态Sb的浓度因所处稻田条件的不同而分布各异,大体呈以下规律:残渣态﹥有机/硫化物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交换态占的比率最小;垂直方向上,各形态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
- 郎春燕周英赖晨焕
- 关键词:锑稻田土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
- 微波消解样品-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贝中硒被引量:3
- 2011年
- 海贝样品经硝酸和过氧化氢微波加热消解,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中硒的含量。使用溶于5g·L^(-1)氢氧化钾溶液中的10g·L^(-1)硼氢化钾溶液与溶液中硒离子反应生成氢化物。试样溶液中加入抗坏血酸消除硝酸的干扰。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硒的质量浓度在600μg·L^(-1)以内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s/k)为0.076μg·L^(-1)。对2μg·L^(-1)硒标准溶液进行11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6%。方法用于4种的海贝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率在86.0%~116.0%之间。
- 张晓郎春燕赖晨焕张安琪
- 关键词: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微波消解样品海贝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镉被引量:4
- 2010年
-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环境水样中痕量镉进行测定。对分析的条件进行了试验并予以优化。在0.12 mol.L-1盐酸介质中,以1 mg.L-1钴溶液为信号增感剂,10 g.L-1硫脲溶液作为络合剂,当硼氢化钾质量浓度为30 g.L-1时,镉质量浓度在6.0μg.L-1以内与荧光强度值呈线性关系。对空白溶液进行11次测定,其方法检出限(3s/k)为0.18μg.L-1。此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的分析,并在此样品基础上,用标准加入法对方法作回收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6.3%及101.7%。
- 郎春燕赖晨焕张晓孙县荣
- 关键词: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镉环境水样
- Na_2B_4O_7-Na_2SO_4-NaCl-H_2O四元体系323K相平衡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四元体系Na2B4O7-Na2SO4-NaC l-H2O在323 K的相平衡及平衡液相,测定了平衡液相的溶解度及密度。研究发现,该体系属于简单共饱和体系,无复盐和固溶体生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相应的相图,相图中有一个共饱点E,3条单变曲线E1E,E2E和E3E;3个结晶区平衡固相分别为:NaC l,Na2B4O7.10H2O和Na2SO4。实验结果表明,NaC l对Na2B4O7.10H2O和Na2SO4有盐析作用,并简要讨论了密度变化规律。
- 张晓桑世华赖晨焕孙明亮
- 关键词:水盐体系相平衡
-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贝中锌被引量:2
- 2009年
- 以硝酸和过氧化氢作为消解体系,采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4种海贝中微量锌进行测定,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荧光强度与锌的质量浓度在600μg·L^(-1)以内的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66μg·L^(-1)。应用此法分析了4种海贝样品,并以此4种样品为基体做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2.2%~101.9之间。
- 赖晨焕郎春燕张晓
- 关键词: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锌海贝
- 成都市周边蔬菜土壤中锑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锑具有重要的环境及生理学意义。锑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和生物可利用性取决于它在土壤中的形态,而其形态又受到土壤理化性质和其它因素的制约。本文针对国内外蔬菜种植土壤锑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相对缺乏,且相关研究多数未对土壤进...
- 赖晨焕
- 关键词:蔬菜土壤生物可利用性
- 文献传递